素履
電影《燕振昌》根據已故河南省長葛市水磨河村原黨支部書記燕振昌的生平事跡改編。影片以水磨河村幸福湖驟然干涸為切入點,講述了燕振昌帶領全村干部群眾克服各種困難,最終解決了灌溉水源問題,自己卻在通水之際因積勞成疾不幸病逝的故事。電影采用生活化的語言,從小處入手,用平凡詮釋偉大,通過凡人小事彰顯主流價值觀,真實還原了新時期黨的基層干部對黨忠誠、堅守信念的優(yōu)秀品質,一心為民、造福百姓的公仆情懷,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奉獻精神,淡泊名利、廉潔奉公的高尚情操。看完影片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被情節(jié)所吸引,為事跡所動容。腦海中也一直縈繞著一個問題:為什么燕振昌做到了這些?帶著這個問題回到現實,我認為,是因為他始終堅持了三個“一”。
堅持對黨忠誠和對人民忠誠的高度統(tǒng)“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在任村黨支部書記44年間,無論在任何環(huán)境和情況下,燕振昌始終不忘初心、勇于擔當,把“永遠聽黨話、堅定跟黨走”作為最重要的人生信條,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堅持“共產黨員不應掛在嘴上而應記在心里”,把服務群眾、造福鄉(xiāng)里作為畢生追求,謀劃新農村,打造幸福湖,建起商業(yè)街,新建教學樓,帶領群眾把一個昔日的貧瘠村建成遠近聞名的明星村,把一個“十年種地九年荒”的貧困村變成了長葛市第一個億元村,為群眾辦了大量好事實事,在最平凡的工作崗位交出了讓黨和人民非常滿意的答卷,踐行了“對黨忠誠”的入黨誓言和對人民忠誠的使命擔當。
堅持理想信念和腳踏實地的知行合“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衡量共產黨員、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共產黨人是堅持理想信念和腳踏實地為人民服務的知行合一論者。燕振昌堅守著“共產黨員沒有分工”的信念,把全部精力傾注于水磨河村的發(fā)展和建設上,把整個身心都獻給家鄉(xiāng)人民,以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圣職責。他留下的94本工作日記,見證著他曾許下的諾言:“留在農村,照樣能干出個名堂。”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寫下的工作日記仍記載著當天要為村民辦的3件事,真正踐行了“對黨忠誠、奉獻一生”的理想信念。
堅持牢記宗旨和引領發(fā)展的始終如“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電影《燕振昌》講述的是燕振昌重建恢復幸福湖,解決附近3個鄉(xiāng)鎮(zhèn)23個村近4萬口人的飲水和灌溉問題的故事。這只是他44年村黨支部書記生涯中為民謀福利的一件事情。而他留下的94本工作日記,8000多頁、100多萬字,更好地見證了在他的帶領下,一個貧困村到億元村的鳳凰涅槃。他在日記中寫道:“共產黨員把群眾放在什么樣的位置,群眾也會把你放在什么位置。你把群眾放心里,群眾才會把你放眼里,這叫黨心換民心”,他明確提出:錢不沾邊、物不沾邊、獎金不沾邊、紅白喜事酒場不沾邊、煙不沾邊;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費攤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實惠的不干?!拔鍌€不沾邊”和“四個不干”充分彰顯了燕振昌牢記宗旨意識,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學習燕振昌,就要學習他44年如一日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牢記宗旨、一心為民,勇于擔當、引領發(fā)展,清正廉潔、克己奉公,堅持黨和人民事業(yè)第一,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始終做到忠誠干凈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責任編輯:狄英娜 李民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