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摘 要: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形成的相關文獻都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有相應的文字記載。黨在不同的階段關于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有不同的表述,側面反映出了我黨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以及對共產主義認識的發(fā)展變化過程。研究梳理黨對于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認識發(fā)展,有利于我們在新的時期,更加堅定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自信、腳踏實地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關鍵詞:共產主義 黨代會 理想信念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形成的相關文獻都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有相應的文字記載。黨在不同的階段關于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有不同的表述,側面反映出了我黨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以及對共產主義認識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偟膩碚f,關于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我黨在歷次全會上的認識可以大致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1.革命戰(zhàn)爭階段
時間為中共一大到七大,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集中表現(xiàn)為發(fā)動農工,建立全世界勞農同盟,反對資本主義,打倒國際帝國主義,進行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具體來說:
一大初步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和信仰,為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書寫了一個輝煌的開端,但鑒于當時的客觀條件,還不是很完善,但這種革命的精神永存,在當前尤其富于現(xiàn)實意義。
二大在一大的理想信念基礎上,把一大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具體化組織化,建立相應組織規(guī)章,深入發(fā)動農工,把共產主義信念推向深入。
三大站在世界革命的角度,把中國視為世界的一環(huán),把中國的革命視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通過國共合作的方式,聯(lián)合以國民黨為代表的進步資產階級的力量,進行反帝反封的斗爭。
四大提出的信仰依然是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全世界勞農反對資本主義的同盟,打倒國際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國內的軍閥,召開國民會議。同時在國共合作問題上,具體討論了怎么聯(lián)合國民黨左派,與國民黨右派進行斗爭。
五大在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的危急關頭,依然堅定的信仰共產主義,堅持革命理想,同時提出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掌握武裝暴動的領導權進行革命活動。
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情況特殊,總結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分析中國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制定黨在新時期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統(tǒng)一全黨思想,發(fā)展革命力量。
七大開始有成熟完整的黨章,而不再單純是對黨員、黨組織活動的相關規(guī)程。黨章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總綱明確闡述了黨在現(xiàn)階段的目標是“為實現(xiàn)中國的新民主主義制度而奮斗”,而“黨的最終目的是在中國實現(xiàn)共產主義制度”。通過努力奮斗,以新民主主義制度的實現(xiàn)為路徑,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
2.文革前的社會主義建設探索階段
1956年,我黨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八大是在總結建國后社會主義建設的相關經驗教訓基礎上召開的,黨章總綱中談及黨的目的時說法有細微調整:“它的目的是在中國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同時,在論及黨的具體任務時說到:“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與七大相比,并沒有使用“最終目的”這一詞眼,同時在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表述前增加了“社會主義”一詞。進入建設時期后,八大認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可以說八大總結了社會主義革命后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客觀綜合地看待了各個階層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科學的制定了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
3.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年,我黨發(fā)動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時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集中體現(xiàn)為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思想,在無產階級掌握政權的情況下繼續(xù)發(fā)動階級斗爭,通過階級革命,消滅階級敵人,以實現(xiàn)共產主義。
1969年,九大召開。在文化大革命時代,九大重提“黨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突出無產階級專政,斗私批修,發(fā)動世界革命,把無產階級革命進行到底。
1973年召開的十大和九大一樣,在黨章中明確提出“黨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同時在九大基礎上,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這一說法。九大粉碎了林彪集團,糾正了文革的一些錯誤,但依然堅持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黨的十一大是一個過渡性質的會議,十一大召開是在剛粉碎四人幫不久,開始總結文革的教訓和失誤。十一大黨章較之十大黨章沒有明顯變化,依然明確提出“黨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雖然黨章基本沒有變化,但在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八日發(fā)布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公報上,在“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xù)革命”字眼之后,出現(xiàn)了“調動黨內外、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實現(xiàn)抓綱治國的戰(zhàn)略決策,為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強國而奮斗”這樣的表述。而在這之后的十一屆二中、三中、四中等全會上已經不再提“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xù)革命”,代之反復出現(xiàn)的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強國”,四中全會開始在會議公報中出現(xiàn)了“四個現(xiàn)代化”。
4.改革開放的歷史新階段
1976年四人幫倒臺,文革結束。黨總結了文革的教訓,開始實現(xiàn)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實踐,主要是在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進行的,我黨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從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xù)革命,變?yōu)榻ㄔO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通過實現(xiàn)國家的繁榮富強,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直至實現(xiàn)共產主義。具體來說:
4.1鄧小平時期
十二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徹底糾正了文革的錯誤思想,建立了新的強有力的領導班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關于黨的信仰和奮斗目標的表述上,十二大已經正式在黨章中刪去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表述,對“黨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這一表述也做了細微調整,變?yōu)椤包h的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蓖瑫r,在黨章中,正式把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作為黨在現(xiàn)階段的總任務,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在現(xiàn)階段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xiàn)工業(yè)、農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倍爸袊伯a黨工作的重點,是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經濟建設?!痹陉U明當前任務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之后,論及共產主義最終目標時強調方式上應同黨外群眾密切合作,實現(xiàn)祖國繁榮富強:“共產黨員只占全國人口中的少數,必須同黨外群眾親密合作,共同促進社會主義祖國日益繁榮富強,直至最后實現(xiàn)共產主義。”
十二大上,胡耀邦同志作為新任黨中央總書記向大會作報告,報告標題為“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報告中除了論述黨在當前的總任務(與十二大黨章內容一致),使用了“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和建設的根本目的”這一表述,這與文革前八大黨章中的“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論述基本一致。
總之,十二大開創(chuàng)了黨領導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黨的工作任務、重點都著眼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這一社會制度,而現(xiàn)階段的路徑是加快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促進國家繁榮富強,直至最后實現(xiàn)共產主義。十二大六中全會上開始論及“堅持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
黨的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召開的。在推進改革開放的初期階段,我國在經濟建設和思想領域等方面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比如物價問題等。但黨堅定推進改革開放、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這一基本面沒有變,趙紫陽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題為“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江澤民在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號召“萬眾一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奪取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性勝利,奪取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勝利!”。
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的同時,十三大針對當時思想意識領域出現(xiàn)的比如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問題,比較強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反對精神污染,要求堅定共產主義信仰。趙紫陽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明確提出“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努力建設精神文明?!薄耙π纬捎欣诂F(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理論指導、輿論力量、價值觀念、文化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克服小生產的狹隘眼界和保守習氣,抵制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振奮起全國各族人民獻身于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巨大熱情和創(chuàng)造精神?!?/p>
4.2江澤民時期
十四大是在鄧小平南巡之后召開的,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強調了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地位,作為我黨的重要思想,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在共產主義信仰上,十四大黨章延續(xù)十二大以來的表述:“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p>
十五大明確把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寫進黨章,黨章中關于共產主義信仰的表述同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
4.3胡錦濤時期
進入新世紀,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對于黨的共產主義信仰,十六大對十二大以來的相關表述進行了細微調整,十六大黨章總綱表述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
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完整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概念,將其正式列為中國共產黨全面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總書記重提毛澤東同志的“兩個務必”,帶領政治局常委去西柏坡、延安等革命勝地考察,強調領導干部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并在組織上設立了延安、浦東、井岡山三個干部學院。
十七大在黨章里首次提出科學發(fā)展觀,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fā)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fā)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與自然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
5.結語
回顧我黨走過的九十多年歷程,從我黨的歷次黨代會文本為切入,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在革命年代還是在建設年代,我黨都始終秉持著共產主義這一理想信念,從發(fā)動勞工,到發(fā)動階級斗爭,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直至實現(xiàn)共產主義,不同時期不同形勢,手段不同,途徑不同,但開展工作的落腳點相同,即始終在實現(xiàn)共產主義這一理想信念上。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深入推進了各項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在新的時期,我們應該更加堅定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自信、腳踏實地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年6月1日.
[2姚桓,李娜,張惠艦.《從黨章發(fā)展看中國共產黨成功之道》.中國方正出版社. 第1版,2015年1月1日.
[3]《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文獻選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 .中共黨史出版社.第1版,2015年1月1日.
[4]《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文獻選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中共黨史出版社.第1版,2015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