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萍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感受。我有幸生在高原,從第一聲啼哭開始,在青藏高原上有了自己生命的軌跡。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珍惜每天的生命遇見,在高原的山水花草樹木間。
感受高原,我記下一些走過的印痕。每一個日子里,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所行、所悟,我所途徑的風景、閱讀的書籍、喜歡過的人和事……我完整的記錄,激情地與親人、閨蜜、好友分享。在許多安靜的夜晚,閑暇的午后,對著窗外的雪山草地,我把這些零散的思想片斷剪輯串聯(lián),一遍一遍地加工、打磨、潤色、修飾,任其沸騰、白熱、淬火、冷卻,渴望釀成一碗醇香的青稞酒,雙手捧出來,獻給愛我的家人、關注我的朋友,能夠讀到這些文字的已經重逢或終將相見的有緣人,以及我感受高原途中,走進我生命和書本的許多奇妙邂逅。
我祖籍陜西,但我生在青海,并聲稱自己是青海人。我以青海人而感到自豪。我努力想給藏地高原帶來些什么,比如一些不同或是一點有益的改變,以不辜負這段生命時光的賜予。但當我站在高原,回望從前,我的一些所謂付出與改變,跟高原賜予我的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提。在偉大的自然面前,整個人類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高原給了我什么?高原給了我崇高與謙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高天厚土、山宗水源的青藏高原,雄居中國西部,博大無私,滋養(yǎng)萬物,卻從不盛氣凌人。站在世界屋脊的高度,本來可以俯瞰全球,君臨天下,卻謙遜得不言片語,任由萬物自生,如天觀世。宛如圣君,冷峻高遠,超凡脫俗;又若大德,護佑蒼生,思澤一切。路過高原,跟高原同行,你何來自滿與驕傲?哪有不安與浮躁?在雄奇的茫茫雪山,在放眼望去的無垠草地,那振翅翱翔的雄鷹,輕輕一飛,便越過千山萬壑。小小的你,只有心生羨慕,只有自愧弗如。在神秘的寺院廟堂,在藏族同胞虔誠的眼神里,你會開始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看不見的東西,卻真切地存在著。在自然面前,你當然可以努力,可以改變,可以試圖控制,這是人類的生存智慧。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建設美好、創(chuàng)造幸福是人類的主觀能動和偉大高明之處。但這一切卻必須嚴格依著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傲不可長,欲不可求,順勢而為,適可而止。如果不顧一切,在偉大的自然力面前,人類的那點小聰明就會變得可笑、微不足道又不堪一擊。是的,在尋求改變的積極努力之外,對于自然,人類至少要保持謙卑,心存敬畏。恩格斯說:“不要過分陶醉于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绷舸嬉环菥次?,善待自然,自然對人類的反哺才會涌泉相報,滔滔不絕。人本來就是自然之子,只有回到自然才能回歸家園。大自然這個神奇的療養(yǎng)院,即使不能治愈別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類不顧一切的沖動自大癥。
高原給了我信仰與信心。信仰是生命的支柱,是指引人生航船的燈塔。藏地的神秘高原無時無刻不在純凈心靈,升華信仰。從翻身農奴把歌唱,到如今完善的道路交通、水電氣暖以及學校、醫(yī)院等公共基礎設施,現(xiàn)代生活方式已經代替了刀耕火種和自給自足,遠在邊陲的藏族同胞每天都能感同身受著祖國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政通人和,安定團結,一派繁榮盛世。西寧、拉薩、烏魯木齊……一個個西部城市群正迅速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樣給了藏區(qū)人民以堅守的信仰和前進的信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央視紀錄片《第三極》采訪一個在旅游區(qū)做生意的藏族同胞,他高興地告訴記者:“黨的政策好,扶持力度大!”在生活越來越好的藏族百姓家里,跟活佛一起供奉的還有黨和國家五代領導人的標準圖像,《習近平偉大中國夢》的年畫掛在了墻壁正上方。“黨和政府對我們牧區(qū)太好了,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山東人民!”“有了共產黨,翻身做主人,有了新中國,才有新生活! ”藏民對于黨和國家的感恩,對中國夢的信仰同樣是堅定而虔誠的。
高原給了我思考與深刻。閱讀使人謙卑,思考讓人深刻。高原生活恰恰給了四十歲的我以深刻思考和大量閱讀的空間和時間。在寂寂的高原,在漫漫的春秋冬夏,有書香陪伴,與思考相戀,跟“高反”抗爭,于是有了更多抵抗孤獨的理由,戰(zhàn)勝寂寞的淡定,以及享受安靜的坦然。寂寞是一片詩意的土壤,生長出許多動人的思想之花。只有當你獨處的時候,你才是自由的。而安靜是思考的沃土,減少需求,身心沉靜,才能保持或擴大屬于自己的自由,也才能更真切地面對自己,找到本我。有人把閱讀比作一個人精神的“越獄”,是的,在閱讀中,人們精神自由,恣意縱馳。除了自由,閱讀還使人謙卑,讓人深刻有力。一個人通過閱讀??梢园炎约何⑿〉娜松粩喾糯?,直至強大,又可以通過閱讀把人生還原到最小,低到塵埃。閱讀同時是一個人的心靈成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伴隨我的高原路過,無疑給了我閱歷和心性的雙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