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納
在“宮崎駿接班人”的聲音中,新海誠在一步步成為他自己。
在日本,導演新海誠的動畫電影長片《你的名字》自2016年8月26日上映以來,至12月5日,票房已逾200.1億日元,超過了2004年公映的宮崎駿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196億日元票房的成績,成為日本本土電影票房史上的亞軍。如今,排在它前面的只有《千與千尋》?!赌愕拿帧芬泊蚱屏酥挥屑妨赢嫴拍苓M入史上票房前十的神話。
在中國,《你的名字》2016年12月2日上映,12月3日,單日票房便超過了1億人民幣,以2D電影的身份,刷新了國內動畫電影市場多項紀錄。
新海誠就像一個在江湖上略有名氣的異域門派創(chuàng)始人,突然結束邊緣游走的狀態(tài)移步中原。擔心日本原創(chuàng)動畫電影后繼無人的媒體和影迷,將此前盛贊的細田守和庵野秀明扔到一邊,也選擇性地無視了還在修煉當中的吉卜力動畫人如宮崎吾朗和米林宏昌等,輕率地拋出“宮崎駿的接班人”這個稱號,一遍又一遍地說服新海誠和自己:新海誠就是那個將要拯救日本原創(chuàng)動畫電影危機的大俠。
天才之名
新海誠的名字如今常常以這樣的方式出現(xiàn):宮崎駿的接班人;日本動畫界的下一個宮崎駿。
無論何時何地,都被拿來與宮崎駿相比較,幾乎成了新海誠逃不開的宿命。實際上,兩人風格的差異可謂鮮明:宮崎駿的作品明朗大氣,新海誠則走了細膩唯美的路數(shù)。9年前,一部被譽為“隨便暫停在哪一幀都美得足以做屏?!钡摹睹胨?厘米》,為他在青少年中賺足口碑和人氣,“畫質狂魔”和“屏保導演”的稱號就此冠上。但珠玉在前,兩相比較之下,格局太小,就成了新海誠作品常被詬病的一點。
自然,他曾以天才的姿態(tài)闖進公眾視野:2002年,29歲的他憑一己之力包攬導演、劇本、美術、剪輯,用CG技術(注:Computer Graphics的縮寫,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完成了一部動畫短片神作《星之聲》,以第一位個體動畫制作者的身份被寫進了日本動畫史。
外界的厚望凝聚成皇冠,戴在一個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輕人頭上,難免毀譽并生。無論是時空距離被極度放大的廣袤宇宙,還是二戰(zhàn)后日本南北分裂的宏大架空歷史,抑或是另一個完全虛構的魔法平行世界,新海誠的故事背景再怎么宏大新奇,都是為少男少女的情感服務。畫面美則美矣,但過分細膩的情緒獨白,總不免讓人覺得,“那只適合青春期耽溺于自我世界的孤獨少年吧。”
以前也有人問他,你自己怎么看待“格局太小”的評論?
他老老實實地說“因為我看到的生活就是這樣子”,然后把自己和宮崎駿成長時代的不同之處一一道來。“日常生活不像宮崎駿的作品里那樣,每天都要去冒險,每天都要去打仗,每天去拯救世界,這樣的情節(jié)不會發(fā)生在我們的生活里面。我所看到的生活里,只有去便利店買東西、或者擠列車時不小心跟旁邊的人有幾句口角,雖然只是很小的事情,但我們內心的情緒起伏和那些戰(zhàn)爭以及拯救世界是一樣的。”
但,僅憑一部電影的火爆,就戴上“宮崎駿接班人”的桂冠,最后帶來的,也可能會是捧殺。
“被宇宙拆散的第一對戀人”
原名新津誠的新海誠,1973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本州中部長野縣南佐久郡小鎮(zhèn)。
他家境殷實,父親繼承了祖上的建筑公司,一年營業(yè)額約70億日元。但這并不能改變地方交通不便和信息不暢帶來的閉塞感。
雖然從小就能入手較為稀罕的電腦,但新海誠對優(yōu)秀動畫片的記憶,也僅僅局限于中學時代觀摩的《風之谷》《天空之城》等,缺乏大量動畫電視片的熏陶,以至于日后在人物形象設計和內容上存在短板。幸而他一直鐘情科幻題材書籍,從中汲取的營養(yǎng),在日后演變?yōu)樾潞U\作品中多有出現(xiàn)的星辰和宇宙元素。
幼時動畫氛圍的稀薄并未在后來的學習中補足。19歲時,新海誠考入中央大學文學部國文學專業(yè),這使他擁有了較扎實的文學功底,后來,在《追逐繁星的孩子》后的影片中,多見他來自日本古典文學的影響。
大學期間,新海誠在游戲公司Falcom兼職,并最終留任,負責宣傳片花制作等工作。雖背棄了父親對子承父業(yè)的期許,但繼承了母親的繪畫天分。
新海誠堅持下班后制作動畫至凌晨3點,早晨6點起床上班。做白領的5年間,竟以一己之力,于1998年完成《遙遠世界》,2000年完成《她與她的貓》等短片,獲得零星獎項。
隨后新海誠辭職,每日宅在家中獨自制作動畫十數(shù)小時,終于在2002年完成第一部影院電影《星之聲》。
這部25分鐘的全數(shù)字短片,以2039年地球與外星文明Tarsian的沖突為背景,講述2046年時,14歲的初三學生長峰美佳子入選聯(lián)合國宇宙軍調查隊,進入宇宙深部對戰(zhàn)。這導致她與暗懷情愫的寺尾升僅能依靠Email相連。相隔8.6光年的時空,使得兩人成了“被宇宙拆散的第一對戀人”。冀盼于“也許,思念可以超越時間與距離”的兩人,最終的命運并未可知。
這部短片已能明確窺見新海誠作品的主要元素:以近似虛幻的時空為舞臺,傾訴中學少男少女失之交臂或苦修未果的情感,用極度精致寫實的背景,襯托幾乎不太相稱的簡單化人物形象。片中青春期男女心間的情愫互通問題,也是新海誠少年時情感挫折的投射。
在這部動畫中,新海誠一人擔任導演、編劇、作畫、美術、剪輯、配音等職,用較為簡陋的電腦軟件完成這部短片,因此技術局限明顯:畫面銜接較不流暢,人物形象單薄,面部表情過于簡單,肢體動作僵硬……
至2013年,新海誠又相繼完成了四部作品。這些影片延續(xù)處女作中極其鮮明的作者性,同時也沒能避免處女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它們收獲了一批“死忠粉”,然而未能引起商業(yè)的興趣。
2004年,91分鐘的長片《云之彼端,約定的場所》,以二戰(zhàn)后被分為南北兩個政體/地域的日本為背景。影片雖力壓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獲得日本每日電影競賽動畫電影獎,但由于獨立電影的身份,僅在單廳藝術影院獲得長期放映。
2007年的63分鐘短片集《秒速5厘米》,由《櫻花抄》《宇航員》和《秒速5厘米》三部劇情獨立的短片組成。其中《櫻花抄》可以看出他崇拜的導演巖井俊二作品《四月物語》的影子。影片在單廳藝術影院放映長達半年,并獲得亞太電影節(jié)動畫電影獎。
2011年的116分鐘長片《追逐繁星的孩子》,新海誠作出新的嘗試,增加了幻想和動作的內容,并多處模仿吉卜力作品的風格。然而影片硬傷難遏,批評四起,成就止步于第8屆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金猴獎”。
2013年的46分鐘中篇電影《言葉之庭》最初并沒有影院公映的預期,但獲得東寶電影公司支持后,在全日本23塊銀幕上以1000日元的票價首輪公映(日本影院普通票價1800日元,當年平均票價為1246日元)。加上16塊銀幕的二輪放映,《言葉之庭》獲得約1.5億日元的票房。在中國內地,《言葉之庭》在樂視網播出。
“要吸引不認識新海誠的觀眾”
2016年,新海誠以“制作委員會”的方式創(chuàng)作《你的名字》,完成了從獨立創(chuàng)作者到商業(yè)電影導演的蛻變。
“制作委員會”制度始自1995年庵野秀明拍攝動畫電影《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時的新創(chuàng)。為制作某部電影,由主創(chuàng)人員所屬制作公司、發(fā)行放映機構、電視臺、廣告公司、報社、出版社、音像公司、貿易公司、藝人經紀公司、網站等多方聯(lián)合組成制片團體,稱為“制作委員會”,對影片從策劃到營銷的過程進行監(jiān)督管理。各家企業(yè)依據(jù)出資金額共同承擔風險,獲取利益回報。那之后,這一方式成為日本商業(yè)電影的主流制作方式。
《你的名字》是跨越2013、2016和2021年時空交錯的青春純愛故事。因為某種不可知的原因,居住在東京的高二男生立花瀧和居住在飛騨山區(qū)小鎮(zhèn)糸守的高二女生三葉在夢中不斷進行身體互換,他們在極力扮演好對方的同時,深深相愛。終于有一天,這種互換停止。立花瀧憑著些微記憶,找到了糸守,然而這個靜謐小鎮(zhèn)在3年前就毀于千年一遇的彗星隕石撞擊,早已死去的巫女三葉留下的口嚼酒,成為兩人再度實現(xiàn)身體互換的唯一通路……
《你的名字》堅持了一貫的精致寫實畫風,也有意識地舍棄部分作者性,采納了商業(yè)化痕跡明顯的設定。除了“將最擅長元素全部放進去”,新片劇情套用了較為流行的穿越模式;主題曲采用流行搖滾樂隊RADWIMPS的曲目,“即使被電影專業(yè)人士批評,也要吸引不太認識新海誠的觀眾,以此來表明我的決心?!?/p>
故事放棄了以往悲劇化傾向的收場,讓男女主角最終尋找到對方,給觀眾情感的解脫。影片有意加入能夠引起話題的噱頭:第一場戲是變身三葉的立花瀧揉著自己的胸來確認變成女孩的事實,相應的,三葉則伸手摸向腰下……揉胸的幽默場景經過精心計算置于情節(jié)關鍵點每每出現(xiàn),“那是迎合觀眾們的?!毙潞U\說。
對未來日本尤其東京命運的憂慮滲透著《你的名字》。雖然新海誠并未以強烈的先入觀念來創(chuàng)作,但影片明顯可見2011年日本大地震次生災害的母題。在這之前,日本電影的母題,是阪神大地震、戰(zhàn)爭創(chuàng)傷、1960年安保斗爭、1980年代末的泡沫經濟破滅和1990年代奧姆真理教事件。
對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的大多數(shù)當代日本人而言,泡沫經濟和奧姆真理教的心理影響多半是局部的、綿長的陣痛,而日本大地震帶給日本社會的更多是毀滅性的劇痛——這畢竟是二戰(zhàn)結束以來,這個國家死亡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災難。對于科學們家預言30年內即將到來的東京直下型大地震,該如何面對?記憶或許是克服未來危機的路徑。
面對盛譽,新海誠在近半年的公眾場合中保持著謙虛謹慎。他認為日本本土和中國的輿論一再將自己與幼時偶像宮崎駿相提并論,是“過度稱贊”,因為“沒有宮崎駿等前人的開拓,就不可能有今日成熟的市場”;而宮崎駿導演的成就“我真心認為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坦承巖井俊二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影響,在《你的名字》片尾專門致謝。
他對《你的名字》只保守地期待著20億-30億日元的票房,因為這已是《言葉之庭》的14-20倍。雖然同名小說,在發(fā)售5個月后就賣掉119.7萬本,成為2016年度暢銷書。
新海誠說他將繼續(xù)制作“1-2部迎合觀眾的電影”。高畑勲、宮崎駿等“戰(zhàn)后派”的作品以對主義的信仰為靈魂,押井守、大友克洋等以科技發(fā)展和人的異化為主題。6年前,新海誠出道時有人對他的評價是:才華橫溢,惟尚不能擔大任。走“小清新”路線的新海誠到底是不是救世大俠,沒人能夠預知。
(綜合摘編自《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