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功成 陳檬 王東升 王杰
引進薄皮甜瓜品種M-013
羅功成 陳檬 王東升 王杰
M-013 薄皮甜瓜于 2012 年從中國臺灣農(nóng)友種苗有限公司引進,2013-2014 年在湖北雪印農(nóng)場試種,2 年均表現(xiàn)突出,其田間抗性、坐果率、成品果一致性、糖度等均高于其他試種品種。 該品種于 2015年和 2016 年在宜昌、 潛江等地進行小面積推廣試驗,表現(xiàn)良好。特別是 2016 年,雪印農(nóng)場種植的 M-013 于 5 月 19 日育苗,6 月 18 日田間移栽,經(jīng)歷了7 月的連續(xù)雨水天氣,田間長勢仍正常,且 8 月初正常采收,經(jīng)測定,單果質(zhì)量為 600 g 左右,每株 5~8個標準果,可溶性糖含量 16.5°。
M-013 薄皮甜瓜果實梨形,果皮白色,肉質(zhì)脆甜,別具風味,可溶性糖含量 16.5°,夏季高溫栽培時 糖 度 穩(wěn) 定 。 單 果 質(zhì) 量 550 ~650 g,667 m2產(chǎn) 量1 700~2 000 kg。 葉片小,主枝粗壯節(jié)間短,側(cè)枝著生性好,坐果率極高,耐濕性好。 春作 80~90 天,夏秋作 55~60 天,開花至采收 25~30 天。
M-013 為淺根性作物,適宜通氣性佳的砂質(zhì)壤土。如表土過淺,則根部生長不良,影響生長,故種植土壤以土層深厚、保水力強、通氣性好為宜,pH值 6.0~6.8,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為宜。喜溫暖、干燥、 多日照氣候, 坐果期溫度 28~30℃, 夜溫 16~20℃,15 cm 地溫最低 15℃以上。
抗病性強,尤其高溫期高抗病毒病,生長強健,適應(yīng)性強,特別適合夏季栽培,后期注意防治霜霉病。 耐寒、耐熱性均較強,且比厚皮甜瓜抗病,耐濕性也強,如在棚室內(nèi)栽培,一般不需人工授粉,可噴施坐果靈提高坐果率。
2.1 播種時間及栽培設(shè)施
小拱棚栽培,3 月上旬播種,4 月上旬定植,5 月下旬 6月初成熟; 露地栽培 ,4月上旬至 7月上旬播種,4 月底至 7 月中旬定植,6 月中旬至 9 月底成熟。
2.2 播種育苗
春季育苗天數(shù) 25~30 天,夏季 10~15 天,適宜定植苗齡為 3~4 片真葉。
2.3 營養(yǎng)土配制
營養(yǎng)土由大田表土和充分腐熟的廄肥混合配制而成,配制比例需根據(jù)土壤的肥力與廄肥的特性而定,疏松程度以“手握成團,丟下會散”為原則。 一般土壤∶廄肥=6∶4 或 8∶2, 另外每 1 m3土中加入過磷酸鈣 1 kg、稻草木灰或硫酸鉀型復(fù)合肥 1 kg、甲基托布津 (甲 基 硫 菌 靈 )50~80 g、 敵 百 蟲 50~60 g, 充 分 混勻,用塑料膜覆蓋悶 15~30 天,然后裝入營養(yǎng)缽,裝缽時營養(yǎng)土要下緊上松。播種前營養(yǎng)缽澆足底水。
2.4 種子處理
①浸種消毒 用 55℃溫水浸泡種子 15~20 min,不斷攪拌待水溫降至 30℃左右時,再浸泡 5~6 h,撈出后洗凈。 或用配制好的 500~800 倍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溶液浸種 25~30 min,撈出后洗凈,再用溫水浸泡 5~6 h。
②催芽 將消毒后的種子用濕紗布包好,放在25~30℃條件下催芽,待其芽尖露白、胚芽長 0.2~0.3 cm 時播種。 夏播可不催芽,浸泡好后,可直接播于營養(yǎng)缽內(nèi)。
③播種 播種時種子平放,芽尖朝下,播后蓋厚約 1 cm 的營養(yǎng)土,再在苗床上蓋一層地膜,搭建小拱棚。 夏季播種時,須加蓋遮陽網(wǎng)。
④苗期管理 甜瓜苗期 (春季) 一般不易徒長,白天溫度控制在 25℃,夜溫在 15℃。 苗期 20~25天為宜,應(yīng)避免春季低溫育苗。 定植前 7~10 天 10~15℃下煉苗,防止莖蔓伸長徒長,夜溫高,澆水過多也易徒長,應(yīng)當看苗澆水。 另苗期可噴施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百菌清等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疫病。
2.5 定植
①整地作畦、施基肥 爬地栽培,株距 50~60 cm, 行 距 1.5~1.8 m, 作 畦 以 深 溝 高 畦 為 原 則 ,每 667 m2施 腐 熟 有 機 肥 (雞 糞 、 豬 糞 )2 000 kg、 過磷酸 鈣 40~50 kg、硫 酸 鉀 型 復(fù) 合 肥 100~150 kg、硼砂 1 kg。
②定植 春季定植選在晴天上午,夏季以陰天定植為佳或在傍晚定植,定植后澆透定根水。 定植水中可加入 1 000 倍的磷酸二氫鉀或農(nóng)友葉綠精。春季定植后及時蓋上小拱棚薄膜。
2.6 田間管理
①溫度管理 春季幼苗定植后,一般通過揭蓋薄膜調(diào)節(jié)棚內(nèi)小氣候,夜間溫度如低于 10℃,應(yīng)在小拱棚外加蓋草簾,以免低溫造成苗僵化;溫度過高時,應(yīng)揭膜通風降溫。
②肥水管理 春季, 提苗肥: 定植后 10~15天,輕施提苗肥,以氮肥為主,每 667 m2施尿素 5~10 kg,或農(nóng)友葉綠精 500~600 倍液灌根;伸蔓肥:當蔓長 30~40 cm 時,重施 1 次伸蔓肥,定植后 30~40 天 ,667 m2尿 素 和 硫 酸 鉀 型 復(fù) 合 肥 各 10 kg, 穴施后澆水;膨瓜肥:一般每蔓上有 1~2 個瓜時,可施1 次膨瓜肥,澆 1 次水,每 667 m2施硫酸鉀型復(fù)合肥 10 kg,穴施。
夏季(生育期較短,不需施伸蔓肥),提苗肥:定植緩苗后 3~5 天,667 m2施尿素和硫酸鉀型復(fù)合肥各 10 kg,澆水;膨瓜肥:每蔓上有 1~2 個瓜時,每667 m2施硫酸鉀型復(fù)合肥 10 kg,穴施,澆水。
③整枝留果 M-013 甜瓜以孫蔓結(jié)果為主,一般采取 3~4 蔓整枝,主蔓 4~5 葉時摘心,子蔓長至10~12 節(jié)摘心,促進孫蔓生長,選留 3~4 條健壯孫蔓保留,4 節(jié)以下孫蔓摘除。 夏季栽培時,可保留第2 節(jié)以上孫蔓。一般每株上可結(jié) 5~8 果,孫蔓上雌花節(jié)位留 2葉摘心。 瓜坐住后,可用手去掉瓜臍處的花瓣,以免昆蟲鉆進瓜腔內(nèi)為害,造成瓜腔褐變。
2.7 病蟲害防治
①霜霉病 早春小拱棚栽培時,控制棚內(nèi)溫度,以免產(chǎn)生露水,降低發(fā)病率。 發(fā)病初期應(yīng)及時防治中心病株,控制病害蔓延,一般用百菌精、代森錳鋅等農(nóng)藥輪流噴施,以免產(chǎn)生抗藥性。
②白粉病 加強生長后期管理,可經(jīng)常噴施葉面肥,增加葉片抗性。 可用粉銹寧(三唑酮)、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輪流混合噴霧。及時控制中心發(fā)病株,以免病害蔓延。
③疫病 種子消毒,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溶液泡種 30 min。 合理灌水,應(yīng)掌握苗期少澆、開花至果實膨大期多澆、成熟期停澆的原則,盡量不在白天高溫時澆水,絕不能漫灌。 藥劑灌根、噴灑或涂莖相結(jié)合:對病穴撒施生石灰,或選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敵克松(敵磺鈉)、乙膦鋁、殺毒礬或甲霜·錳鋅等藥劑噴施。如在藥劑中混入適量農(nóng)友葉綠精或磷酸二氫鉀,則效果更好,每隔 7 天噴 1 次,連續(xù)3~4 次。
④蟲害 斑潛蠅,用 5%卡死克(氟蟲脲)乳油2 000 倍 、25%斑潛 王 (噻 嗪·殺 蟲單)可濕 性 粉 劑1 500~2 000 倍液噴霧。 蚜蟲 ,一是消 滅蟲 源,首先于冬天清除田間地頭雜草,并將其燒毀;二是可用2.5% 除 蟲 菊 酯 乳 油 3 000~4 000 倍 液 或 10% 吡 蟲啉可濕性粉劑 2 000~3 000 倍液噴霧。
2.8 采收
M-013 甜瓜不宜采收過早, 否則果實含糖量低,而且有苦味;采收過晚,果肉也變軟,風味不好。適宜的采收標準:果皮由淡綠色轉(zhuǎn)為黃白色或卵黃色,一般采收期為授粉后 25 天(根據(jù)播種時間和天氣情況,采收時間會有所不同)。
羅功成,湖北雪印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荊州市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深圳大道佳海工業(yè)園 A2-1-001-002,434001,電話:0716-8838192,8838833,E-mail:2249059353@qq.com
陳檬,王東升,王杰,湖北雪印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