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英國課堂的教師身體語言
文︳曾曉潔
來英國已有近三個月,持續(xù)跟進在聽四門課及教師培訓中心的系列講座。如果要談聽課感受,對我構成震撼的,首先不是內(nèi)容上如何先進,而是一些通過形式反映出來的精神差異,教師身體語言使用就是這些形式中的一種。下面幾篇日記,記錄了英國課堂上教師身體語言使用的一些片斷與相關反思。
我的導師MarkSchofield教授,是英國教育部“TeachingExcellentFrame”項目的Fellow,類似于我國教育部高校辦學水平評估專家,全英國僅20名,屬于德高望重的那種人物。不過,如果只看他跟你交流的態(tài)度,你一定不知道他是一位專家。
記得到這兒后第一次與他見面是本月初,初秋的天氣還比較熱,他那天卻穿得很英國紳士范兒,襯衫、領帶、西裝、?;铡⒐ぷ髋埔粦闳?,也許在他看來,這是英國導師與中國訪問學者間很正式的一次見面。雖然很正式,但整個過程我卻感覺不到一丁點兒拘謹,因為他的微笑與嚴肅,都是那樣真誠地發(fā)自內(nèi)心。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回憶起去年到中國時跟中國小孩在一起的情景,說到孩子們很喜歡自己時,他一邊描述孩子們的表現(xiàn),一邊模仿孩子們摸他的鼻子、撓他的手背等動作,深陷的典型的歐洲人的眼睛里,閃著興奮的光,活脫脫一個可愛的小老頭兒,令人全然忘了他的身份。
這樣一位導師,上課時會是什么樣子呢?今天是他給博士生們上《高校教學》的第一課,我前天就在校園網(wǎng)該門課的電子書包里看到了他上傳的PPT,知道講課內(nèi)容是Taking the“Ass”out ofAssessment:Getting rid of the Donkey work。不像驢子那樣愚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有意思的題目!上課了,他首先介紹文獻中的相關理論,比如評價的目的、進步的涵義(將事情做得更好,做更正確的事)等,然后引入“驢子”這個隱喻,從驢子的工作性質(zhì)談到教師有時也會產(chǎn)生沉悶、重復勞動、負重前行的感覺……說實話,我自己也講過課程評價,不過慚愧得很,相較于Mark,我既沒有為了上好這節(jié)課特意閱讀大量文獻,也沒有想到要精心設計一個貫穿全課的隱喻以幫助學生理解,甚至連PPT也沒他做得精美。
不過,我感覺差距最大、短期內(nèi)可能也最難學會的是他豐富的身體語言!舉些例子吧。
談到教師批改作業(yè)任務重,他會先用雙手比劃出高過頭部的一大疊作業(yè),以及搬走一疊又來一疊的動作描摹作業(yè)之多,同時輔以從微笑到鼓勁再到有點兒沮喪的表情,來形容面對這些似乎永遠改不完的作業(yè)時教師的心情變化。
為了說明現(xiàn)實中有些評價標準不具針對性,他PPT出示“我告訴過驢子們要‘學會跳舞’,我也按照‘會跳舞’這個標準來評價驢子們的學習效果”這一比喻后,用刻板教條、居高臨下的語氣以及一個右手堅定向下的收束動作,刻畫出持該觀點的教師的自以為是。他甚至還扭腰晃胯、手打響指地跳了一小段搖擺舞,以此展現(xiàn)大學生受到教師積極評價且認同這一評價時的興奮勁兒。
……
真的,每次他使用身體語言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微笑,也能感受到其他聽課者的心領神會或為之動容。由此我想,身體語言確實是個好東西,英國教師確實放得開。不過,這是不是一個特例呢?我要拭目以待。
近些天又聽了3位老師的課以及好幾次講座。3位教師中,有一位的講課風格很像我所熟悉的中國課堂,她幾乎整節(jié)課都站在教室前面的側邊,按照PPT,逐頁逐段地大量講述,偶爾使用幾種常用手勢。學生的反應也跟國內(nèi)一些大學課堂一樣,專注聽課者寥寥,所不同的是玩手機者很少,大多數(shù)是很無聊地坐著或者在自帶筆記本電腦上看別的材料。不過,另外兩位老師的授課風格與課堂氛圍與此有天壤之別。
一位是Natalie,課程名稱是《小學英語教學》,連續(xù)兩小時的課,全班31位學生都十分專注,眼睛幾乎從沒離開過她。學生都是小學教師,在職攻讀教育碩士,能夠這么聚焦于聽課,說明她真的很吸引人。是什么吸引了這些學生呢?從衣著看,這位三十歲左右的教師很不怕冷。你知道,英國人許是牛肉、牛奶吃得多,都不怕冷,但她又特別地不怕冷,人家大多穿兩件衣服,而她只穿一件夏季及膝連衣裙配一雙運動鞋,洋溢著青春活力。上課了,她像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一樣,輕快地(連蹦帶跳的那種輕快)從電腦邊走到投影屏前,充滿熱情地跟學生們打過招呼后,就進入了主題《有意義的作業(yè)批改》。PPT色彩斑斕,不僅每頁都有好幾種顏色,里面還不時跳出一些小動畫,閃呀閃的朝你眨眼。
但光靠這些元素玩不了多久,我感覺能像磁盤緊緊吸住學生的是她的口頭語言與身體語言。她說話聲音不大,但高低、快慢、輕重等變化極其豐富,并同時配合著各種各樣的身體語言:她講小學英語教師實際上兼著數(shù)據(jù)管理者、學生的服務員、激勵者、紀律維持者、積極向上的榜樣、英語教師六種身份,每講一種身份,都會搭配模擬該身份的最典型工作狀態(tài);講到作業(yè)批改最好先找到一個閃光點,再標出那些處于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需提高點時,她睜大眼睛做上下尋覓及孜孜努力后終于發(fā)現(xiàn)一個閃光點后的興奮與釋然;講到那些無用的批改,她模仿學生領到作業(yè)時看一眼自己的評語,撇一下嘴,扔掉,再左顧右盼其他同學的評語,然后攤手歪頭一臉無奈的樣子??傊?,像極了演員。
另一位老師Mary,來自令她引以為傲的牛津,五十多歲,上著緊身薄羊毛衫,下著一字裙,身材高挑,身板筆直,舉手投足間透露著高雅的貴族氣息。她上課時雖然不像Natalie那么會演,但身體語言同樣豐富,尤其是眼神活動非常到位。她這節(jié)課是給本科生上《小學口語教學》,其中有個環(huán)節(jié)是怎樣講故事。她采用了場景重現(xiàn)法,重現(xiàn)小學的場景,并解釋給孩子講故事時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當說到講故事時要保證每個孩子都有讓自己感覺舒服的姿勢,她先問圍坐在地上的一個女生斜著坐是否舒服;講到“要讓每個學生都在你的視野里”時,她請坐在一條較遠凳子上的男生把凳子搬近一點兒;講到“最好讓所有學生都在一個90度視角里”時,她請原本與她幾乎平行坐著的學生挪到稍前面一些去……最后,她以給小學生講故事的口吻,眉眼靈活、表情生動地為大學生們完整地演繹了《BlackDog》這個故事。
其他面向同事們開設講座的老師,講座時也運用了不少身體語言。據(jù)我觀察,除了各種手勢外,幾乎每位老師都有最會說話的其他身體部分,有的是肩膀,有的是五官,有的善用走動,有的腰肢靈活。聽講座時,你會感覺他們的身體就是所闡述內(nèi)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于我這慣看一板一眼中國課堂的人,英國課堂里教師們的身體語言著實令人著迷。同時,我也渴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擁有靈活自如的身體語言,增加課堂的解釋力與魅力。但正如有聲語言是思想的物質(zhì)外殼一樣,身體語言同樣也是思想的物質(zhì)外殼,要想豐富自如地運用身體語言,可能首先必須弄清一個問題:為什么英國教師善于運用身體語言?經(jīng)過斷斷續(xù)續(xù)的思考與觀察,我得出了如下這個尚不成熟的答案。
從根源上看,也許是因為他們普遍擁有比較開放、自信的文化心態(tài),relax(放松)、enjoy(享受)是常用詞匯。他們尊重傳統(tǒng),休戰(zhàn)紀念日的氛圍能前后持續(xù)個把月;會熱情地咨詢你對美國大選結果的態(tài)度,同時毫不隱諱自己的觀點;對工作與學習有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熱情與專注;電視新聞主播室的布置可以以沙發(fā)為主打,主持人面前還多半會放上一杯茶水;普遍持有假期旅行的休閑觀,連保潔人員也不例外,等等。
校園物質(zhì)文化與制度文化也比較寬松。就拿教室來說吧,最“正規(guī)”的當然在教學樓里,挨著教師辦公室,但機房、二三百人的會議室、熙熙攘攘的學生活動中心也可以是教室,如果學生不多,甚至走廊上某套桌椅也成為臨時教室。說到這兒,要特別提一句,這兒的辦公室也許不大,但所有樓道的走廊特別寬闊,不管直行處還是拐彎處,都根據(jù)空間大小擺著形狀不一的各種桌子、椅子或沙發(fā),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各種小規(guī)模討論。一句話,只要有老師、學生及必需教學工具的地方,都可以作為教室。
另外,上課作息時間也不是那么統(tǒng)一,教師只要在課程框架內(nèi),提前向相關部門預訂好時間與地點,并通過校園網(wǎng)向本課程每位選課學生發(fā)出公告、郵件,上午9:00到下午5:00(甚至晚上)任何時間開始和結束都可以。
教室里,教師、學生都不會首先給自己貼上一個身份標簽,而是把彼此都當成有正常情感的普通人。學生與教師的話語權也一樣,雖然基本教學流程是教師安排的,但任何時候,任何學生,都可以隨時叫老師的名字請求暫停,提出自己對正在學習的內(nèi)容的疑惑或質(zhì)疑,而教師也不會忽略掉任何一名學生的提問。
開放、自信的文化,讓人的心靈與身體更能和諧發(fā)聲。所以,英國課堂的教師身體語言,不是“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描述的補充之物,而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所描述的身心和諧狀態(tài)下的相伴相隨。
寫到這兒,我突然想到,湖南衛(wèi)視《天天向上》節(jié)目收視率高,除了主持人機智的語言,是不是也因為他們心態(tài)開放敢于進行各種不怕出糗的表演?影視作品之所以比廣播、圖片更具吸引力,是不是因為“動”比“靜”更能吸引眼球?那么,教學當中,如果我們的老師也像英國教師一樣,放下架子,打開心門,放松心態(tài),讓身體與心靈一起活躍起來,學生是不是也能通過我們動感而具有場景再現(xiàn)力的身體語言,更加理解課堂、成長生命?
(作者單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小學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