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文娟 劉 英 圖_梁 丹
八道溝里的喜事
文_劉文娟 劉 英 圖_梁 丹
“這次增容改造,俺八道溝的人有福了,以后俺們再也不用三更半夜炕香菇了!大喜事呀!”10月24日,面對前來走訪的供電員工,內(nèi)鄉(xiāng)縣板場鄉(xiāng)后湖村的村民張喜岑高興得合不攏嘴。
后湖村是內(nèi)鄉(xiāng)縣最西部的一個小山村,5個村民小組近400戶人家散居在大山中。種香菇是該村最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香菇。每年的10月到來年的2月,是炕香菇的旺季。每逢此時,菇農(nóng)們歡天喜地地忙碌著。烘干機一開,香菇飄香的同時該村的負荷也一路飆升。
同是菇農(nóng)的張喜岑卻高興不起來。她所在的玡子組,位于大山深處的八道溝中,距離電源較遠。每逢用電高峰,她家的烘干機老是啟動不了,眼瞅著一筐筐的鮮香菇炕不成,心里甭提多急了。白天炕不成,那就晚上炕。她和老公一合計,一個前半夜,一個后半夜,為了炕香菇,夫妻倆記不清熬了多少個夜晚。玡子組的其他菇農(nóng)也和張喜岑家一樣,只能在晚上炕香菇。那時,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家門口增加一臺變壓器,可以在白天從從容容地炕香菇!
自10月份以來,內(nèi)鄉(xiāng)縣供電公司的迎峰度冬工作拉開了帷幕。農(nóng)配網(wǎng)工程也加快了進度。八道溝的村民們終于迎來了他們盼望已久的喜事——供電公司要對八道溝的線路進行改造。大家奔走相告,別提有多高興了。
10月8日,板場供電所所長李亦然帶領(lǐng)施工隊來到了后湖村進行勘測。次日一早,八道溝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就迎來了施工隊員。新架的線路須翻山越嶺,供電員工要趟過荊棘叢,踏過亂石堆,翻過一座座山峰,穿過密密匝匝的樹林……施工隊員們在蒼翠的大山中東奔西走,每天從天蒙蒙亮忙到暮色低垂……
施工隊在栽2號桿時遇到了難題。選址在該村村民邢小黑的地里,里面栽滿了幾百棵一人高的桂花樹。要機器立桿至少得砍掉十幾棵桂花樹,每棵樹值上千元。
損失太大了!李亦然決定人工立桿。那天上午,為了不傷到桂花樹,十幾名施工隊員在桂花樹樹叢間小心翼翼地繞來繞去,騰挪閃躲,硬是沒有傷到一棵樹。圍觀的村民們紛紛贊嘆:“供電員工真是太好了!處處為咱們著想!”邢小黑更是激動,特地準備了一桌子好酒好菜,請施工隊員們到家里吃飯,但被李亦然婉言謝絕了。
施工隊每天清晨7點集合上工,晚上七八點收工,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他們?yōu)榘说罍闲略隽?2根電線桿,600米10千伏線路,更換400伏線路2100米,增加了一臺100千伏安的變壓器。
八道溝里的燈火更明了,菇農(nóng)們也從此使上了“小康電”,張喜岑和村民們再也不用晚上炕香菇了。張喜岑和家人興致勃勃地計劃著,要把種植香菇的規(guī)模翻番,當(dāng)個小財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