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歌,湯澤萍
·臨床醫(yī)學·
·短篇論著·
同理心在帕金森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分析
譚 歌,湯澤萍
同理心;帕金森病;護理中的作用分析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稱震顫性麻痹,它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疾病。PD是一種逐漸發(fā)展的長期性的疾病,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最近有研究表明,PD患者的全面有效的藥物指導及心理護理是治療、護理中的重要方面[1]。同理心(empathy,EMP)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又叫做換位思考,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2]。也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觀地理解當事人的內心感受,且把這種理解傳達給當事人的一種溝通交流方式?,F(xiàn)將EMP在帕金森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如下。
1.1 構成要素 EMP由2個要素構成:一是“知人之所感”,即理解;二是“感人之所感”,即“同情”。由于PD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原因,通常不能夠、也不愿意表達自己真實的或全部的感受及觀點,通常情況下都是暗示對方[3]。如果不是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和理解對方來了解對方真實的感受和需求,就會造成溝通上的障礙。只有設身處地理解、體會對方,為對方著想并與對方產生共鳴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深化雙方關系。
1.2 實施步驟 完成EMP的2個步驟:辨識、反饋。確實分辨出對方與自己感覺的不同,準確反饋對方重要而明顯的感受[4],讓對方感覺到你是認真傾聽了對方,站在他的角度深刻理解他的感受,包括各種復雜感受中的潛在感受、潛在需求、潛臺詞、暗示等,與他產生真正的共鳴。
2.1 EMP提升護士在PD患者治療中的作用 護士應用EMP,站在PD患者及家屬的角度,確實體會到PD患者及家屬的感受,并用言行真誠的表達其對PD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關心,增加PD患者及家屬對護士的信任,使PD患者及家屬更容易接受護士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PD患者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護患關系近了,也自然會提高護士的工作信心,使護士由衷地增強其對PD患者的責任感。
2.2 EMP可以促進護士與PD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隨著醫(yī)療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已由對疾病的護理擴展到對患者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的整體關注。PD患者身體形象改變、語言障礙,導致PD患者心理異常脆弱與敏感。護士應用同理心,通過尊重的態(tài)度、真誠的目光、親切的語言,多關心幫助理解PD患者,多與患者聊天、談心,耐心解釋,及時消除PD患者的各種疑問、擔憂,讓PD患者減輕自卑感,增強PD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加PD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及接近,從而與護士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3 EMP提高護士護理PD患者的質量 護士應用EMP,根據(jù)PD患者的文化程度,講解有關帕金森病的原因、表現(xiàn)、治療、規(guī)律等知識,消除PD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和疑慮,幫助PD患者正確面對所患疾病,樹立積極長期與配合醫(yī)生治療的思想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護士通過EMP能夠站在PD患者的角度反省、檢查、調整自己的工作,不斷提高工作質量;護士通過加強與家屬溝通,關心、體貼患者,增加PD患者的家庭溫暖;組織PD患者及家屬集體活動,鼓勵、贊揚他們互相交流各自好的治療心得、經(jīng)驗,使患者作為個體處于集體之中,能夠自覺調整自己的錯誤認知和不良情緒,改善與他人的關系,以健康、自信、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適應現(xiàn)實,增強PD患者及家屬的信心,使患者做好回歸家庭和社會的心理準備。
3.1 為PD患者創(chuàng)造人性化的環(huán)境 護士應用EMP為PD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讓患者獲得最好身心狀態(tài)。根據(jù)PD患者的病情周到考慮房間的安靜、“無障礙”布局、色調等,這些都會讓患者感受護士的理解、同情、關愛,對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療效都有促進作用。同時護士根據(jù)PD患者的病情,運用宣傳冊、科普書報、網(wǎng)絡等不同工具對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介紹國內外治療帕金森病的一般知識、注意事項、最新動態(tài)等。多與患者聊天,培養(yǎng)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循序漸進,增強其認知能力,增加其生活樂趣。叮囑患者家屬要多陪伴患者,與患者一起看電視電影、談論家長里短、種花等,多鼓勵、少埋怨,使患者身心愉悅,避免PD患者情緒焦慮或抑郁。
3.2 滿足PD患者對護理服務的需求 PD患者對帕金森病的知識總歸不是專業(yè)的,加上患者容易因為癥狀改善不明顯或組織改善明顯出現(xiàn)敏感反應,護士應實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及心理感受,配合醫(yī)生及時、有針對性地講解下一步的用藥、康復等治療方案,正確采用安全護理、用藥指導、功能鍛煉使患者增強信心。根據(jù)不同患者的護理需求,針對性地指導患者進行漸進性放松訓練,放松訓練時播放柔和、舒緩的音樂;指導患者記錄患者過去生活、工作中最難忘、最感興趣的經(jīng)歷,并思考這些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指導在閑暇時間發(fā)展自己的業(yè)余安好,如讀書、看電視、看報等,并試著復述,這不僅能夠幫助患者回味生活中的樂趣,而且對于提高認知能力也具有積極意義[4]。PD患者多有不停地畫畫、寫字,強迫購物、攝等失控行為。護士應充分理解這種病態(tài)行為,不應指責與鄙視,應配合家屬加強陪護,循循引導,觀察病情及時報告醫(yī)生,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治療,可緩解PD患者的失控行為。3.3 科學地為PD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護士要科學地為PD患者提供護理服務?,F(xiàn)在已有很多的經(jīng)驗值得借鑒,如:通過鼓勵PD患者傾訴,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以及治療后的感受,緩解自身的心理壓力;采用患者能夠接受的方式講解帕金森病的治療風險及預后等患者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解除患者的非理性評估和恐懼;給予患者利他性保證,介紹目前帕金森病治療的優(yōu)勢,讓患者充分信任醫(yī)生,增強治療信心,減少負性情緒;患者患病后會對家人產生負疚感,通過對患者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評估,發(fā)揮病友及家庭成員的作用,將這種負疚感轉化為治療疾病的動力和決心,指導他們正面面對,保持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指導患者學會理性的自我鼓勵,理想的對待人生的得失,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4]。
PD病程較長,患者易產生恐懼心理,且由于治療效果不顯著易復發(fā),容易出現(xiàn)消極悲觀情緒,患者對疾病失去信心,甚至不愿治療。護士應站在PD患者及家屬的角度,確實體會到PD患者及家屬的感受,并用言行真誠的表達其對PD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關心,增加PD患者及家屬對護士的信任,使PD患者及家屬更容易接受護士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 Webster D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disabil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Modern Treatment, 1968, 18(5): 257.
[2] 唐崢華,梁華忠. 帕金森氏病患者認知功能的研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8,6(2):91-93.DOI:10.1007/s00415-008-0665-5.
(本文編輯:張陣陣)
100841 北京,海軍機關門診部
R581
B [DOI] 10.3969/j.issn.1009-0754.2017.04.028
??劉君.共情在臨床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8C):2228.
10.1002/mds.20527.
2017-02-08)
[4] 孫宇佳,宮建美,王春玲.同理心在手術室工作中的研究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0,31(26):4479.DOI:10.1016/j.jns.2011.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