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 鍵
月令
正月節(jié)令果實之朱柿慈恩分種遠 駢實渥如丹
關(guān) 鍵
俗語有「沒出正月都是年」,在家家歡慶、戶戶團圓的氣氛中,最能代表這新年新月的果實,除了栗子、花生等干果外,在水果中則非柿子莫屬了。
柿子,又名朱果、紅柿、朱柿等,是柿科柿屬植物柿樹的果實。柿樹原產(chǎn)于我國,在日本、朝鮮、韓國等地區(qū)皆有分布,為高大的落葉喬木。樹葉闊大,橢圓形,表面深綠,秋天經(jīng)霜后轉(zhuǎn)為紅色,是與槭、楓、櫟、櫨等并列的重要秋季觀葉樹木。柿樹較耐貧瘠,果實產(chǎn)量較多,其果實多為扁圓形,成熟時呈朱紅色。故而宋人張?zhí)N有「慈恩分種遠,駢實渥如丹。垂野華星大,然云火樹寒」句稱贊柿子及柿樹。詩中還涉及到了一則與柿子相關(guān)的典故,根據(jù)唐代李綽《尚書故實》記載,鄭虔早年家貧無紙,寄居慈恩寺,以寺中柿葉練習(xí)書法,最終成為書家,其詩、書、畫被玄宗謂為「鄭虔三絕」。在鄭虔的手中,通紅的柿子葉是可以與懷素習(xí)字的芭蕉風(fēng)雅并舉了。
柿子的成熟時間相對較晚,一般是在金秋十月霜降左右。明代,趙善政《賓退錄》記載了一則故事,說明太祖早年行糧斷絕,馬上要餓死,恰逢霜降時節(jié),道邊的柿樹上滿掛果實,太祖以柿子充饑而沒有被餓死,之后再次見到此棵柿樹,解下袍子蓋在樹上,并封其為「凌霜侯」。按照果實成熟的時間來說,柿子并不是正月間的時令水果,然而人們卻通過將柿子放入瓷罐儲存,制作成為凍柿子、柿餅等手段,想方設(shè)法把干、鮮柿子保存到過年、保存到正月。為什么人們在年節(jié)期間這么執(zhí)著于柿子呢?
一方面不僅僅因為柿子成熟得較晚、便于儲存,另一方面更是因為柿子中蘊含著的人們對于新一年的美好企盼。柿子顏色朱紅,與能代表新年的大紅色顏色相近,十分討喜應(yīng)景。而且「柿」與「事」諧音,柿蒂以中間的柿梗為中心四面出萼,萼片呈心形,極像四個如意云頭,音與形結(jié)合,柿子本身就蘊含著「事事如意」的祝愿。在一些以柿子為主題的書畫作品中,作者們就像怕觀眾看不出來其中寓意似的,往往將柿子兩兩配對,旁邊還要加上一抦如意。如明憲宗朱見深所繪的《歲朝佳兆圖》軸,圖中繪鐘馗與小鬼風(fēng)塵仆仆相依而行,小鬼手持托盤,盤上盛有紅柿兩枚,與鐘馗手中所持的如意組成「事事如意」。托盤中除柿子外,還盛有柏枝,柏與「百」諧音,更有「百事如意」的隱意。除此之外在鐘馗與小鬼上方還繪有蝙蝠,「蝠」與「?!怪C音,各種吉祥意象相互穿插在一起,和諧統(tǒng)一。此外,更有將如意與柿子兩者形象完全結(jié)合的,如清代青玉雕柿式如意,以如意為形,柿子作云頭、柿樹枝為柄,柄上下纏繞百合花(由于百合一般在冬日不開花,在以「歲朝」為題的繪畫中,亦有以百合球根與柿子、如意相搭配的,如乾隆帝御筆《歲朝圖》軸之「盎春」等)、靈芝,除了百事如意外,更添加了長壽的祝愿。
在古代,年遭饑荒,貧苦學(xué)子「取紅葉學(xué)書」,饑寒百姓甚至龍潛帝王「倚柿而生」免于倒懸;歲逢太平,溫飽人家憑著聰明機巧,借柿子來祝福祈愿。一個柿子,兩種境遇、兩個心情。新的一年愿各位讀者能在振作得志之時,不忘堅苦;在困頓失意之時,不失希望。
清 青玉雕柿式如意故宮博物院藏
明 朱見深 歲朝佳兆圖軸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