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轉
(山西關帝山國有林管理局 山西文水 032104)
基于紅葉黃櫨生態(tài)特性論述其在山西地區(qū)育苗技術
田曉轉
(山西關帝山國有林管理局 山西文水 032104)
本文根據紅葉黃櫨的生態(tài)特性,詳細闡述了其在山西地區(qū)的播種育苗技術,其技術措施與指導意義值得育苗同仁學習、參考。
播種育苗技術;黃櫨;探析
紅葉黃櫨作為園林綠化重要樹種之一,近年來在山西地區(qū)廣泛栽植。紅葉黃櫨的葉子秋季變紅,色澤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其木材可提取黃色染料,并可制作家具或用于雕刻。樹皮和葉可提制栲膠;枝葉入藥有消炎、清熱之功效,可以說紅葉黃櫨的全身都是寶。
紅葉黃櫨,屬漆樹科黃櫨屬,別名紅葉、光葉黃櫨。紅葉黃櫨屬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3~5m。圓錐花序;花雜性,雄蕊5,長約1.5mm,花藥卵形,與花絲等長,花盤5裂,紫褐色;花柱3,分離;果序長5~20cm,有多數不育花的紫綠色羽毛狀細長花梗宿存,核果腎形,徑3~4mm?;ㄆ?~5月;果熟期6~7月。
紅葉黃櫨喜光,耐半蔭,耐寒、耐干旱瘠薄土壤,但不耐水濕。以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之砂壤土生長良好。生長快;根系發(fā)達。萌蘗性強。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
紅葉黃櫨的優(yōu)良品種一般選擇北京地區(qū)的長葉黃櫨、光葉黃櫨和紫霞黃櫨。選擇結果早,品質優(yōu)良的健壯母樹,于6月下旬~7月上旬果實成熟時,及時采收,否則遇風容易將種子全部吹落。采集后風干、去雜,過篩、精選、晾干,存放到干燥陰涼處備用,并防止蟲害、鼠害。干燥的核果或除去果皮的種子均可作為播種材料,可于冷涼處袋裝干藏。
紅葉黃櫨苗圃地要選擇地勢較高,土壤肥沃,水肥條件較好,排水良好的壤土為育苗地。土壤黏度較大時,可結合整地加入適量細沙或蛭石進行土壤改良,在山西地區(qū),整地時間以3月上、中旬為宜,整地時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kg左右,并施30~50kg復合肥,深翻耙細撿去雜物。
紅葉黃櫨種子處理根據播種期的不同可選擇不同的時間進行。春播種子要提前40~50d處理種子。先將種子風選或水選除去秕種,然后加入清水,用手揉搓幾分鐘,洗去種皮上的黏著物,濾凈水,重換清水并加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或多菌靈,浸泡3d,撈出摻2倍的細沙,混勻后貯藏于背蔭處,令其自然結冰進行低溫處理。至2月中旬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而干燥處挖深約40cm,長寬約60~80cm的催芽坑,然后將種沙混合物移入坑內,上覆10cm左右的細沙,中間插草束通氣,坑的四周挖排水溝,以防積水。在催芽過程中應注意經常翻倒,并保持一定的濕度,使種子接受外界條件均勻一致,發(fā)芽勢整齊,同時防止種子腐爛。3月下旬~4月上旬種子膨脹,開始萌芽,待有25~3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秋播一般在6月采種后混沙貯藏2個月左右,果皮軟化后,8~9月間播種,當年有少量出土,越冬時覆草保護,第二春即可出齊。
紅葉黃櫨育苗既可春播也可秋播。山西地區(qū)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為宜。播種一般以低床為主,播前3~4d用福爾馬林或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灌足底水。待水落干后按行距33cm,拉線開溝,將種沙混合物稀疏撒播,每畝用種量6~7kg。下種后覆土約1.5~2cm,輕輕鎮(zhèn)壓、整平后覆蓋地膜。同時在苗床四周開排水溝,以利秋季排水。注意種子發(fā)芽前不要灌水。一般播后2~3周苗木即可出齊。
灌溉與排水:在苗木生長前期灌水要足,但在幼苗出土后20d以內嚴格控制灌水,在不致產生旱害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灌水。間隔時間視天氣狀況而定,一般10~15d澆水1次;后期應適當控制澆水,以利蹲苗,便于越冬。在雨季,應注意排水,以防積水,導致根系腐爛。
間苗與定苗:黃櫨幼苗應適當密植。在苗木長出2~3片真葉時可進行1次間苗。在葉子相互重疊時進行第二次間苗。間苗時除去發(fā)育不良、有病蟲害、有機械損傷和過密的,同時使苗間保持一定距離,株距以7~8cm為宜。另外可結合1~2次間苗進行補苗,最好在陰天或傍晚進行。
黃櫨病蟲害較多,常見的有蚜蟲、立枯病、白粉病和霉病等。蚜蟲危害葉片、嫩莖和頂芽,造成葉片皺縮、卷曲、蟲癭以致脫落,嚴重時導致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5~8月間每隔15d噴1次樂果、50%馬拉硫磷乳劑或40%乙酰甲氨磷1000~1500倍液,也可噴魚藤精1000~2000倍液。黃櫨立枯病造成根部或頸部皮層腐爛,嚴重時造成病苗萎蔫死亡。防治時應及時處理病株,噴灑50%的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噴1:1:12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5d噴灑一次。
紅葉黃櫨1-0型播種苗出圃。Ⅰ級苗為地徑大于0.8cm,苗高大于100cm;Ⅱ級苗為地徑大于0.5~0.8cm,苗高大于70~100cm;一般裸根出圃,起苗時注意根系保護,不要傷根,速蘸泥漿。用蒲包包裹根系。遠距離運輸注意溫濕度,不要出現發(fā)熱現象。
紅葉黃櫨育苗技術相對比較簡單,容易操作。但在育苗生產中,還是要根據育苗地立地條件和氣候特點,施加以科學有效管理措施,只有做到因地制宜、科學合理,才會培育出優(yōu)質、健康的黃櫨壯苗。
[1]黃 霞,樊 駿.紅葉黃櫨育苗技術[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0,10.
S793
A
1005-7897(2017)18-0014-02
2017-9-8
田曉轉(1977-),女,林業(yè)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森林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