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勝,沈明領
(安徽工程大學 人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2. 安徽工程大學 管理工程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甄別與認定現狀及對策研究
黃江勝1,沈明領2
(安徽工程大學 人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2. 安徽工程大學 管理工程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甄別與認定是高校落實國家各項資助政策的前提和基礎?;趯Ω咝<彝ソ洕щy學生甄別與認定現狀的分析,從家庭經濟信息來源、甄別與認定時間以及創(chuàng)新認定方式等方面提出對策。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甄別;對策
根據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數據,2012年全國受資助學生人數突破8000萬人次,資助金額突破千億元,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基本得到了有效的經濟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是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其準確性直接影響到資助效果,然而由于家庭收入信息不透明、信息來源渠道不對稱,加之需要考慮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情感等諸多因素,使得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在操作層面的難度大大增加[1~3]。目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甄別與認定已成為制約我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深度發(fā)展、精度對接的難點問題。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每學年開展一次,高校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規(guī)定,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學校實行三級管理負責制,認定程序如下:學生入學時提供《高等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和《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以年級(或專業(yè)、班級)為單位成立認定評議小組進行民主評議,確定等級后在本年級(或專業(yè)、班級)公示,然后由學院認定、審核和公示,最后由學校審批。
2.1 家庭信息和貧困信息真實性不足
目前,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其困難程度只能單方面的根據學生提供的家庭基本信息,真實性難以保證。由于學校普遍缺乏學生家庭信息的來源渠道,因此不得不把學生本人當作其家庭經濟信息的主要提供者[4]。根據學生提供的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高校對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程度進行認定。生源地認定則是由學生高考所在地民政部門或鄉(xiāng)鎮(zhèn)及街道辦事處,根據學生口頭或者書面描述的家庭經濟困難狀況,開具相關證明證明學生的家庭經濟困難程度。高校認定和生源地認定的主要信息均由家長或學生提供,真實性難以保證。
2.2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
一般來說,學生在校期間的衣食住行最能反映其消費能力及家庭經濟狀況。老師和同學們可通過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消費、是否擁有高檔手機、電腦和高檔化妝品、假期是否外出旅游等情況初步判定其家庭經濟狀況,但這種定性判定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目前,學校尚無法掌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日常消費的定量數據、家庭成員資金流向數據以及資助經費的具體使用情況。
2.3 改革紅利的分享與認定制度的不協(xié)調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于家庭貧困、最低工資的界定也在逐年變化。我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各省對家庭貧困的界定標準也不一致,且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最低工資標準呈動態(tài)性變化。目前高校以自身所在省份的家庭經濟困難標準進行貧困生認定,做法不盡合理。
第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時間的優(yōu)化。高校應對學生家庭成員基本信息及家庭成員年收入情況、學生在校消費水平等信息進行甄別。可采取走訪的形式進行甄別,以提高認定的準確性。走訪可在暑假開展,可將全校申請困難補助的學生按家庭住址分成不同的片區(qū),采取家庭住址就近原則,每個片區(qū)派出一定數量的教師、入黨積極分子或者學生黨員,對學生家庭經濟狀況進行調查。
第二,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甄別工作經費。做好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甄別工作,提高認定的準確性,時間和經費是重要保障。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應根據資助金額,配套專項甄別經費,實行??顚S茫@有利于調動甄別走訪工作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走訪工作的效率。
第三,搜集學生家庭成員的經濟來源、開支情況和資助資金使用情況數據信息。教育部應與民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部門合作,通過身份證號查詢學生家庭成員近半年的資金流水賬單,查詢受資助學生資助資金使用情況,以準確認定經濟困難學生,監(jiān)督資助資金有效利用。建議對學生資助資金設立專用銀行賬號,并限制資助資金取現,這有助于對資助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確保資助資金的本質屬性。如果學生再次申請困難資助,必須提供上一學年個人賬戶流水賬單,這將作為其申請的重要依據。
第四,創(chuàng)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與資助模式。建議由生源地負責甄別、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fā)放貧困生助學金;高校負責評定和發(fā)放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應根據各省經濟情況、人口總量、考取大學的學生數量等情況,向各省分配貧困生助學金;各省人民銀行、民政廳、教育廳聯合開展工作,根據各市的經濟情況、人口總量、考取大學的學生數量等情況,向各市分配貧困生助學金,同時市級民政、教育、金融部門共同聘請第三方社會組織對申請資助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展開調查,落實具體的甄別和認定工作。教育局和民政局負責貧困生助學金的發(fā)放,大學生收到資金后,應將相關證明材料帶到高校,高校將信息上報省教育廳,全國數據共享,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評定機制。
第五,加強誠信和隱私教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誠信缺失的現象時有發(fā)生,應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生源地和高校都應建立學生個人誠信檔案并進行動態(tài)管理,對于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學生以及生活奢侈的貧困生應停止發(fā)放助學金和助學貸款。此外,高校要對參與甄別和認定工作的老師、學生加強隱私教育,強化人員責任意識,保護和關愛受資助學生。
[1] 畢鶴霞, 沈 紅. 貧困生判定的難點與認定方法探究[J]. 高教探索,2008(5):42-46.
[2] 楊振斌, 馮 剛. 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岑道權. 髙校貧困生認定的難點及對策探析[J]. 陜西理工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7(4):84-87.
[4] 王中對, 潘玉駒. 教育公平下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機制研究[J].實證調研,2011(4):50-53.
(編輯:唐 芳)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Poor Students Identify
HUANG Jiang-sheng1, SHEN Ming-ling2
(1. College of Liberal Arts,Anhui Engineering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2. College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Anhu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Wuhu 241000,China)
The identify and recognition of poor students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the national various aid polici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rom aspects as the information source of domestic economy,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time,and the innovation of identification way.
poor students; identify; countermeasures
2016-05-19
安徽工程大學青年基金項目(2015YQ26);安徽工程大學青年基金項目(2013YQ04);安徽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基金資助項目(AH201410363334).
黃江勝(1978—),男,湖北咸寧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647
A
2095-8978(2017)01-0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