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來森
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每個人都可以享有它。但有時它也是只屬于一個人的,“一個人的月亮”,便變得特別幽俏。
居住鄉(xiāng)村的那些年,許多個夜晚,我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夜半醒來的時候,月光恰好灑在窗紙上。潔白的月光透過同樣潔白的道林紙,有一種白玉般的明凈感。雖然看不清天上的月,但內(nèi)心的聯(lián)想,卻會使月亮更加豐滿,更加皎潔明凈,更是充滿了神奇的幻想。于是,我睡意全消,一個人趴在床上,靜賞這窗上明月。窗外,恰有一株石榴樹,石榴樹碎碎的影子,投在窗口的上部,微風(fēng)吹過,搖曳亂離,便覺得這個月夜更加幽雅。隨著時間的推移,月光,由滿格,漸至半滿;半滿的窗紙,一半明一半暗,世界,仿佛也分成了兩半。月漸沉,月色也在發(fā)生著變化,由潔白變成潤黃,潤黃的光,軟軟的,撫慰著我的心。
由此,這窗上的殘月,便只屬于我一個人了。此時的我,內(nèi)心也覺得特別的寧靜。偶然想起了李清照的那首《山花子》:“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边@首詞寫于李清照大病之后,透過這些語句,還能夠感受到她的無助與蕭索。李清照一個人,靜臥床頭,看著一彎殘月緩緩地爬上窗紗,內(nèi)心的憂傷便全融在這窗紗殘月上了。當(dāng)時的那片月,在李清照的心中,大概也只屬于她一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