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學香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可作為80后的新媳婦,我不但沒有和婆婆處成“針尖對麥芒”,相反倒成了婆婆眼中的“小棉襖”。
這讓很多認為“80后媳婦難和婆婆相處”的人大跌眼鏡。
我是標準的“80后”,和老公結(jié)婚后,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時間長了,難免勺子碰鍋沿。
天天“冷戰(zhàn)”也不是長久之計啊,于是,我想到了一個填補婆媳之間代溝的辦法——經(jīng)常帶婆婆一起出去。出去的內(nèi)容和方式包括:逛街、吃飯、采買、散步、辦事等等。
婆婆年歲大了,不愛逛街。我每次上街時,都要到她的房間動員幾次。婆婆之所以不愛逛街,一是因為累,二是覺得我們婆媳倆走在大街上“不搭配”。針對這兩點,我“對癥下藥”,一一攻破。
首先,我給婆婆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某某廣場新建了城市雕塑,某某公園休閑的老年人特別多等。聽得婆婆心里直癢癢,于是,我再懇求,婆婆便爽快地答應(yīng)和我一起上街了!
其次,走在大街上,我處處給婆婆介紹著新近的變化,讓婆婆覺得不上街是一種“虧損?!边^馬路時,我親昵地攙著婆婆,儼然一對親母女。每次逛街,婆婆都覺得收獲很大,回來后臉上總是掛著笑,對我這個80后新媳婦也逐漸產(chǎn)生了親近感和好感。
我和婆婆都有晨練的習慣。我經(jīng)常帶婆婆一起出去晨練,晨練時她做動作我配合,像一對師徒。
晨練結(jié)束后帶她去早市上賣菜。婆婆買菜總是選些大路菜,而我和老公則喜歡一些時令鮮菜。
為此,采買過程中,我總是跟婆婆商量:做菜要講營養(yǎng)搭配,大路菜可做主菜,如燉豆角;時令菜可做配菜,如苦苣。
剛開始的時候,婆婆對我買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時令菜持抵觸情緒,待買回家后,我經(jīng)過一番精心調(diào)配,將大路菜與時令菜有機結(jié)合,做出的菜“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吃得婆婆連聲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