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華
冬小麥返青期“節(jié)水”灌溉的技術要點
丁曉華
小麥作為華北地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是影響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據冬小麥返青的特點,結合土壤墑情,達到節(jié)水、降本、增產的目的。
小麥在返青期間影響其生長的主要因素不是肥水而是溫度。入春后雖然氣溫逐漸升高,但夜間氣溫仍然偏低,適宜小麥生長的溫度尚未達到。華北春季氣候特點為多風少雨,倒春寒頻繁,早春澆水過早容易造成田間降溫大,對小麥返青后的生長十分不利,重者還會因冷空氣來臨引起凍害,所以不要盲目過早澆返青水。返青肥水應掌握科學、合理、適量、及時的效果,如果肥水過早會造成春季小麥無效分蘗過多,群體偏大,一則造成養(yǎng)分浪費,二則為后期倒伏及病蟲害危害埋下隱患。
春季冬小麥澆返青期“節(jié)水”灌溉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澆返青水的時間應根據土壤墑情來定。凡是冬前搶墑播種又未冬灌、耕地質量差、田間失墑嚴重的麥田及小麥個體發(fā)育較差、群體小、旱情嚴重的麥田均應及時澆返青水,澆返青水的時間為日均溫度達到5℃以上時方可進行。一般麥田只要墑情允許,應延緩或不澆返青水,將返青水推遲到起身或拔節(jié)期進行;對群體小、長勢差或冬前旺長、春季長勢弱的麥田,可結合澆水畝撒施尿素25公斤左右。
澆返青水要嚴格控制澆水量。因早春晝夜氣溫變化大加之冷暖氣流頻繁交替,澆水量以分畦澆小水為宜,不宜大水漫灌,防止一旦有寒流發(fā)生氣溫及地溫太低給小麥造成凍害。
澆返青水還要根據苗情而定。對于冬前適期播種的麥田,由于地力不足造成分蘗少,穗數不夠的(冬前每畝總莖數55萬左右)可澆返青水,并結合澆水每畝撒施尿素20-25公斤,以促進早春小麥分蘗,盡可能爭取較多的有效穗數,為豐產打好基礎;晚播麥及總莖數75-93萬的壯苗或93萬以上的偏旺苗肥水充足一般不澆返青水,把春生分蘗壓到最低限度;冬前旺長的麥田因冬前生長量大消耗肥水多,而又未冬灌,田間墑情差,早春遭遇倒春寒易導致死苗,也應注意及時澆返青水。
總之,冬小麥澆返青水要因溫、因地、因苗制宜,切忌盲目灌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作者單位:棗強縣農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