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蕾
(上海東海職業(yè)技術學院 上海 200241)
幾種新優(yōu)攀援植物的園林應用
黃蕾
(上海東海職業(yè)技術學院 上海 200241)
攀援植物是園林植物中重要的一類,它們的攀援習性和觀賞特性各異,在園林造景中有著特殊的用途。本文以幾種新優(yōu)攀援植物為例,對攀援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范圍、應用方式等做相應的研究。
攀援植物;新;優(yōu);園林應用
攀援植物通常又可稱為藤蔓植物。其種類繁多,在園林中的應用廣泛,憑借著它所具有獨特的攀援特性,在城市的綠化造景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新優(yōu)的栽培種,更是在城市的垂直綠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雖然攀援植物的許多品種及栽培種都能在園林中加以應用,但卻并非每個品種都能充發(fā)揮其特性,真正為園林造景起到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作用?,F(xiàn)階段,在園林中被廣泛應用,且取得了良好造景效果的均是一些新優(yōu)的攀援植物栽培種。
1.1 “優(yōu)”攀援植物栽培種
所謂“優(yōu)”,就是指該栽培種能夠在被栽培的環(huán)境中健康茁壯地生長,并能營造出優(yōu)美的園林景觀,充分發(fā)揮其綠化美化作用的品種。
1.1.1 重瓣紫藤
重瓣紫藤是紫藤的一個栽培種,其庇蔭和裝飾的效果均好,是優(yōu)質(zhì)的廊架綠化材料?;ㄆ?~5月,花繁而密,重瓣。春季大串紫色花序低垂藤上,非常美麗奪目。加以藤蔓蜿蜒,老藤盤曲,更是賞心悅目。同時,它也是良好的枯樹綠化材料,可以裝飾枯死的古樹,給人以枯木逢春之感,可謂是園林造景的一大佳品。
1.1.2 斑葉絡石
斑葉絡石,葉具白色至淺黃色斑紋,葉緣乳白色。入夏后葉茂花繁,白花似雪般純潔,清秀芬芳,是大型優(yōu)美的攀援植物。在園林中斑葉絡石常被用于棚架、籬垣、花亭、花廊等造景,也可用于攀緣古樹名木或用以點綴園林中的山石小品、徒壁等,都十分相宜。
1.1.3 花葉洋常春藤
花葉洋常春藤是一種長綠吸附類攀緣藤本,其葉緣有寬窄不等的黃白色斑塊狀紋。它既是理想的室內(nèi)外壁面垂直綠化材料,又是極好的地被植物。在園林造景中,由于其極強的耐蔭性,最適于充當?shù)乇恢参?、覆蓋裝飾其他園林建筑小品基座以及水邊駁岸的點綴。
1.1.4 荷花薔薇
荷花薔薇是薔薇的一個栽培種,花期4~5月,重瓣、粉紅,多花成簇,甚是美麗,最適于籬垣式和棚架式造景,裝飾墻垣、柵欄和棚架,花開時節(jié)可形成花墻、花棚,與此相似的方式還有花格、綠廊、綠門、綠亭等。如果經(jīng)過人工牽引、綁扎,使荷花薔薇沿庭院燈柱或?qū)TO的立柱攀緣而上,就可形成花柱。此外,它也可用于假山、坡地或沿臺坡邊緣列植,使其細長的枝條下垂,這樣既美化坡壁又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1.1.5 重瓣黃木香
重瓣黃木香是常見的一個栽培種,其生長健旺,病蟲害少。花繁而芳香,花期淡黃一叢,滿園清香;花后葉叢濃密蔥綠,綠化效果好,適應性強,在園林中多用于棚架、花格墻、籬垣和巖壁的垂直綠化。
1.2 “新”攀援植物栽培種
此處的“新”并非指新發(fā)現(xiàn)或新培育出來的攀援植物栽培種,而是指那些雖然早就有原始存在的,但在園林中尚未廣泛被應用的栽培品種。
1.2.1 大花西番蓮
大花西番蓮是一種常綠草質(zhì)藤本,花朵碩大美麗,在熱帶可全年開花,是一種難得的美麗攀援植物。在南方熱帶園林中,常用于花架、花棚、綠廊、柵欄等多種造景方式;也可用于圍墻、拱門和柱體的美化,如以繩索牽引,甚至可以美化墻面。
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大花西番蓮在園林中的應用還是偶見,尤其在北方及偏北地區(qū),更是難以推廣應用。如果能夠解決其在栽培技術方面的問題,使之能夠被廣泛的應用,那對園林植物造景方面將是一大貢獻。
1.2.2 葉匍匐鴨跖草(Tradescanitia fluminensis cv.Variegata)
葉匍匐鴨跖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葉具白色條紋,匍匐莖可長達3m以上。其抗性強,既喜濕又耐旱,同時又極其耐蔭,在較差的環(huán)境條件下也能健康茁壯的生長。它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繁殖快,能迅速蔓延成一大片,是崖壁、山坡綠化以及在園林中做地被的良好材料。
在我國目前的園林應用中還較難見到對葉匍匐鴨跖草的應用,其實它的花非常美麗,可以彌補其他地被植物的僅以觀葉為主的單調(diào)、老套的缺點。
1.2.3 紅翠喜林芋(Philodendron panduraeforme cv.Red Emerald)
紅翠喜林芋是一園藝雜交品種,它多被用于室內(nèi)綠化裝飾植物,置于大廳、酒樓、大型商場等處,偶見園林造景中有所應用。如若不將其進行普通栽培,而是作攀緣栽培的話,其氣生柱可高數(shù)米以上,直達屋頂,氣勢極為壯觀。
雖然由于紅翠喜林芋不耐寒的特性而幾乎不將它作露地栽培,這也是它在園林造景中很少被運用的原因之一。但要是能將它與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熱帶植物配植在一起,設計營造一個溫室熱帶景觀,也不失為是一個好創(chuàng)意。
2.1 附壁式造景
可用于各種墻面、斷壁懸崖、擋土墻、大塊裸巖、橋梁(橋墩)、樓房等設施的綠化。園林中由于各種原因而建造的人造石壁往往是與視線正交的畫面,若下面以扶芳藤、常春藤、爬山虎等吸附類植物攀緣,上沿再植以觀花或觀果的懸垂植物如探春、蔓長春花等,上下結合,會獲得極佳的視覺和景觀效果。各種園橋配以適當?shù)呐试参镆矔纬蓛?yōu)美的園林意境。
2.2 籬垣式造景
主要用于籬架、欄桿、鐵絲網(wǎng)、柵欄、矮墻、花格的綠化。由于這類設施大多高度有限,對植物材料攀緣能力的要求不太嚴格,幾乎所有的攀援植物均可用于此類造景方式,但不同的籬垣類型各有適宜材料。
竹籬、鐵絲網(wǎng)、圍欄、小型欄桿的綠化以莖柔葉小的草本和柔軟木本種類為宜。柵欄的綠化應當根據(jù)其在園林中的用途以及結構、色彩等而定。如果柵欄是作為透景之用,應是透空的,種植攀援植物時宜以疏透為宜。如果柵欄起分隔空間或遮擋視線之用,則應選擇枝葉茂密的木本種類,包括花朵繁密、艷麗的種類,將柵欄完全遮蔽,形成綠墻或花墻。
2.3 棚架式造景
棚架式造景是園林中應用最廣泛的攀援植物造景方式,其裝飾性和實用性均強,既可作為園林小品獨立形成景觀或點綴園景,又具有遮蔭和休閑的功能,供人們休息、消暑,有時還具有分隔空間的作用。
2.4 假山置石的綠化
用攀援植物進行假山置石的美化,在我國園林中應用廣泛。懸崖峭壁倒掛三五株老藤,柔條垂拂,剛柔相襯,使人更感到山的崇高俊美。
2.5 柱體的垂直綠化
吸附類的攀援植物最適于立柱式造景,不少纏繞類植物也可應用,但立柱所處的位置大多環(huán)境惡劣,高架路下的立柱還存在著光照不足的缺點,因此,應選用適應性強、抗污染并耐蔭的種類。
2.6 地被
攀援植物的很多種類可形成低矮、濃密的覆蓋層,是優(yōu)良的地被植物,能將樹木、花草、道路、建筑等各個風景要素更好地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起來,并對這些風景要素起到襯托的作用,從而形成多層次的綠化布置。尤其是在地形起伏較大地段如坡岸、石崖、樹間以及風景區(qū)內(nèi),考慮到修剪的不方便,不適于種植草坪,此時,攀援植物是最好的選擇。
攀援植物雖然在園林造景中被廣泛的應用,但是不同的種類有各自不同的生態(tài)習性、觀賞特性、適用環(huán)境等等。因此,針對不同的園林環(huán)境、園林景觀應選擇恰當、適宜的攀援植物品種來加以協(xié)調(diào)合理的應用。
3.1 造景時的選擇原則
3.1.1 應選材恰當,適地適栽
不同的植物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不同的要求和適應能力。因此,在栽培應用時,首先要選擇適應當?shù)貤l件的種類,從外地引種時,最好先作引種實驗或少量栽培,成功后再大量推廣。
3.1.2 結合自然美與意蘊美
應用時,要同時關注科學性與藝術性兩個方面,在滿足植物生態(tài)要求,發(fā)揮植物對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功能的同時,通過植物的自然美和意蘊美要素來體現(xiàn)植物對環(huán)境的美化裝飾作用,也是觀賞植物應用的一個重要特點。
3.1.3 充分發(fā)揮生態(tài)效應
應用攀援植物時,除考慮其生態(tài)習性、觀賞特性外,植物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也是環(huán)境綠化的重要目的。攀援植物因習性特殊,能在一般直立生長植物無法存在的場所出現(xiàn),更具有獨到的生態(tài)效應。我們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其生態(tài)效應。
3.2 造景時的種間搭配
考慮到單一種類觀賞特性的缺陷,在攀援植物造景中,應當盡可能利用不同種類之間的搭配以延長觀賞期,創(chuàng)造出四季景觀。重點應利用植物本身的生態(tài)特性,如速生與慢生、草本與木本、常綠與落葉、陰性與陽性、深根與淺根之間的搭配,同時還要考慮觀賞期的銜接。如果用幾種花期銜接、配合協(xié)調(diào)的植物按照生長速度、喜光性、攀緣能力等因素合理配植,會取得良好的景觀效果。
由此可見,攀援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是極其廣泛的,它不僅能和其他綠色植物一樣起到綠化美化的作用,而且還能裝點其他園林植物所無法裝點的地方,是城市垂直綠化的一大功臣。而目前,全世界城市發(fā)展中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建筑面積大,人口集中,交通繁忙,可用于園林綠化的面積越來越小。因而,如何拓展綠化空間、增加綠量和綠化覆蓋率、提高城市的整體綠化水平,是城市園林建設面臨的共同課題。而充分利用攀援植物,尤其是新優(yōu)品種來進行垂直綠化是增加綠化面積、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途徑。
[1]路德維格·卡爾.攀援植物[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臧德奎.攀援植物造景藝術[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2.
[3]毛龍生.人工地面植物造景——垂直綠化[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4]陸家珍.怎樣進行垂直綠化[M].上海文化出版社,1984.
[5]葉茂宗.城市生態(tài)與立體綠化[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3.
S688
A
1005-7897(2017)16-0061-02
20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