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治松
以課堂活動來提高自主閱讀能力的探究
文/周治松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深入,高中語文日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閱讀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關鍵部分,在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引入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為學生綜合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谏鲜霰尘埃疚暮喴攀隽艘哉n堂活動來提高自主閱讀能力的必要性,并探討了課堂活動的具體應用措施,以期能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當前,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其中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而課堂是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主要場所,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調(diào)動自身的情感經(jīng)歷,從而獲取良好的閱讀體驗,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自主閱讀能力。
中語文教師日漸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有所側重,引導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閱讀興趣不高,教師仍采取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很難領悟到文章的精髓和作者的真實情感,從而降低了學習的自主性。同時教師資源整合能力較弱,教學內(nèi)容單一枯燥,教師單純引導學生進行主旨提煉或表現(xiàn)手法分析,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從而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課堂活動具有生動真實的特點,能夠為學生營造特定的學習場景,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悟,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內(nèi)容。
2.1 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能力的觀點要素,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合理安排情境活動,以此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使得學生自主進行閱讀學習。例如在《古都的秋》教學中,郁達夫文筆細膩,向讀者展示了個性十足且韻味悠長的北國秋景,細細讀來便能感受其中景與情的和諧統(tǒng)一,是作者細膩感情的折射。但是由學生閱歷有限,并且很多學生對季節(jié)景物描寫感知較差,所以單純地文字講解很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诖私處熢诮虒W中引入課堂活動,開展情境表演活動,教師先為學生播放朗誦音頻,以此有效傳達作者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然后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并為每組設定不同的場景,主要包括秋日街頭老友重逢、秋日黃昏母女散步等場景,并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圖片或者音樂,為特定的場景渲染氣氛。教師要求每組學生根據(jù)場景要求進行情景劇表演,從而在特定氛圍中感受秋天的千姿百態(tài),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使得學生產(chǎn)生思想共鳴,主動探究文章的主旨內(nèi)涵。
2.2 設置層級化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習慣
學生個性化差異明顯,傳統(tǒng)閱讀教學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不能兼顧學生的層級差異,從而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長此以往嚴重制約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開展有效的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例如在《雷雨》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微視頻講授基礎知識,教師在課前將視頻上傳至學習平臺,要求學生課前進行自主學習。以此解放課堂時間,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隨后組織開展層級化探究活動,教師以學生的探究能力為標準,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保證每組包含不同層級的學生,接下來教師布置層級化探究任務:1.對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進行分析;2.明確話劇語言的特色;3.感受每個人物背后的命運,并與時代命運相聯(lián)系。要求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組織探究學習。
2.3 開展討論辯論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深度
傳統(tǒng)語文教學形式固化,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性較低,很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下,教師應合理開展課堂活動,為學生設置主題鮮明,內(nèi)容豐富的討論辯論活動,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思維深度。例如在《觸龍說趙太后》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開展主題討論動,設置了“觸龍如何說服趙太后”的討論問題,將班級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從觸龍的角度出發(fā),第二組從趙太后的角度出發(fā),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自由發(fā)揮,教師針對學生討論的全過程進行指導,對其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糾正指導,并就學生的有效觀點進行記錄,在課后總結時予以說明,并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在了解文本的基礎上,明確作者觀點,并找出其中的精髓和不足之處,從而挖掘閱讀的深度。
綜上所述,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生氛圍,幫助學生擺脫厭學的心態(tài),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閱讀參與度,進而在潛移默化中鍛煉自主閱讀能力。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創(chuàng)設合理情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此外,教師還應組織有效的辯論探討活動,增加學生思維深度,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新蔡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