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甲狀腺激素檢測診斷孕婦子癇前期的臨床效果,為臨床診斷子癇前期提供可參考依據(jù)。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子癇前期患者70例為實驗組,再隨機選取同期70例健康孕婦為對照組,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兩組血清甲狀腺水平,入院時采用超聲檢測胎兒情況,并對胎兒的生理物理(BPS)評分。然后,兩組間進行比較。結(jié)果:實驗組不同孕期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33~36周游離甲狀腺激素(FT4)水平低于對照組,實驗組胎兒BP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總甲狀腺激素(TT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妊娠期婦女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引起子癇前期,早期檢測血清甲狀腺激素有利于減輕子癇前期帶來的危害。
關(guān)鍵詞:血清甲狀腺激素 孕婦子癇前期 檢測
子癇前期是指懷孕20周以后,孕婦出現(xiàn)高血壓伴有蛋白尿,[1]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一個類型。臨床常有頭痛、惡心、嘔吐等臨床表現(xiàn)。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會導致孕婦子癇、胎盤早剝、腦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2]而且也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嚴重時可危及母子生命。一旦發(fā)生子癇前期,除終止妊娠外,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所以對于這個階段的孕婦要注意檢測,預防子癇。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子癇前期70例孕婦及同期70例健康孕婦進行研究,現(xiàn)將詳細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子癇前期患者70例為實驗組,再隨機選取同期健康孕婦為對照組。實驗組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6.89±5.12)歲。26~29周22例,30~32周27例,33~36周21例。對照組年齡25~36歲,平均年齡(26.56±5.23)歲。26~29周21例,30~32周29例,33~36周20例。兩組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先前已患有甲狀腺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的孕婦,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抽取所有孕婦的清晨靜脈血液3ml,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孕婦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甲狀腺激素(FT4)、總甲狀腺素(TT4)的水平。同時入院時采用超聲檢測胎兒情況,計算胎兒的生理物理(BPS)。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各項指標評分
實驗組不同孕期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33~36周游離甲狀腺激素(FT4)水平低于對照組,實驗組胎兒BP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總甲狀腺激素(TT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子癇前期是臨床上孕婦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導致妊娠期婦女及胎兒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3]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生長發(fā)育,作用最明顯的是在嬰兒期,它能促進骨骼、腦和生殖器官的生長發(fā)育,[4]若甲狀腺激素缺乏時,會引起呆小癥,往往治療無效。因此,本研究對子癇前期孕婦與健康孕婦的甲狀腺激素水平進行測定與比較,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不同孕期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33~36周游離甲狀腺激素(FT4)水平低于對照組,實驗組胎兒BP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總甲狀腺激素(TT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子癇前期孕婦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與正常孕婦相比差異比較大。
綜上所述,與健康孕婦相比,子癇前期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的變化比較顯著,胎兒BPS評分異常,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易造成胎兒感染、缺氧的問題。因此,臨床上對孕婦進行血清甲狀腺激素檢測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子癇前期,能夠減輕子癇前期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肖琳. 硝苯地平治療中毒子癇前期患者的臨床價值研究[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27):245-246.
[2] 田賀寧,宋囡. 血清甲狀腺激素檢測診斷孕婦子癇前期的效果[J]. 醫(yī)療裝備,2018(01):80-81
[3] 周佳任,李威,杜鵑,等. 重度子癇前期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孕婦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與腎功能的相關(guān)性[J]. 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4,49(11):811-815.
[4] 楊芹. 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 中國婦幼保健,2015(25):4291-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