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進龍
摘 要:我國是一個旅游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地大物博,建筑風格也同樣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例如,窯洞、吊腳樓、土家樓等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類型。我國風景區(qū)較多,風景區(qū)內的建筑類型也同樣多種多樣,較為豐富。風景區(qū)內的建筑結構設計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部分,不同的風景區(qū)其建筑結構是不同的,往往具有較為明顯的特色。本文主要對風景區(qū)的游客中心建筑、裝飾建筑、酒店建筑設計等的特色進行分析。
關鍵詞:風景區(qū) 建筑 結構設計 特色
1、風景區(qū)裝飾性建筑的結構設計
裝飾性的建筑大多設立在風景區(qū)的園林中,屬于園林建筑,例如,各種涼亭、公園等。建筑不僅形式各樣,色調明快,裝飾精巧且協(xié)調。例如,萬壽宮建筑群屬皇家建筑形式,也是景區(qū)內有代表性的宗教建筑。其主體建筑屋蓋均為黃色琉璃,斗拱三重,梁面與斗拱均設宮廷彩繪,柱為大紅漆,所有外墻為土黃色,匾額、楹聯(lián)均為黑底金字,內墻施以壁畫,以許真君出道升天為題材,特別是古戲臺天棚繪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寓意繪畫,掛落鏤空后內外貼金。宮內所有菩薩及其神龕都為貼金彩繪,所有木雕、石作均平滑細膩,精致而生動,盡顯皇家建筑的莊重典雅和富麗堂皇。
在風景區(qū)建造新建筑物通常會吸收當?shù)貍鹘y(tǒng)建筑因素。設計考慮了建筑的歷史和原始特征,使建筑的設計有助于增加景觀觀賞性,滿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并與景區(qū)的環(huán)境協(xié)調。新的建筑形式是對傳統(tǒng)風格的傳承,結構設計師也應該了解和熟悉各種住宅的傳統(tǒng)風格和形狀,如屋頂形狀,著名民族圖騰的裝飾符號等,以更好地反映和傳達文化內涵,增強建筑品味。以下是景區(qū)不同建筑功能的總結,以說明其結構設計特點。
風景區(qū)的涼亭四面開放,利于空間流動,內部和外部互相交融,同時,也有利于觀賞風景。在結構設計方面,要求梁柱截面尺寸均勻一致,除了滿足承重和抗震要求外,還需要考慮適當?shù)囊?guī)模要求。此外,結構梁布置與建筑裝飾構件整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受力構件起到裝飾作用。兩端的人行道建筑物形狀為裝飾梁,水平方向一排,縱向兩排。在設計時,橫向裝飾梁外部支撐傾斜板作為受力分量,參與計算,以減小梁和柱截面尺寸。
2、風景區(qū)游客中心建筑的結構設計分析
2.1 展示型游客中心
展覽型的游客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展示,與交通組織上合理地調整展覽區(qū)和服務區(qū)兩部分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和彼此連貫性,達到流通且互不干擾。這其中而言,展覽區(qū)的流線樣式一般可分為三種:放射式、串聯(lián)式和通道式。此三種流線樣式能夠在較大的展覽區(qū)域且分布相對復雜時相互組合使用,組成流線比較復雜的流線組合。
2.2 交通型游客中心
此類游客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功能,即為游客朋友提供景點內部與外部的交通方式,比如機場、碼頭、索道起點和十字路口等。
這種游客中心不僅要處理基本接待空間的交通流量,還要處理特殊交通的流線型組織。同時,適當調整交通流線組織與各種接待功能的各種流線型組織,如機場、索道、終端等各類交通的關系和相對獨立性尤為重要。交通游客中心的類型還需要注意旅游接待流線與交通功能主要部分固有的流線之間的協(xié)調與合作問題。
2.3 休閑會所型游客中心
休閑會所型游客中心主要為游客提供休閑、娛樂、會議、餐飲等以休閑為目的的活動。休閑會所型游客中心一般在主題公園型風景區(qū)內設立,選址的過程中,應考察周圍環(huán)境,使之能夠與主題較好的配合,形成和諧統(tǒng)一的環(huán)境,接待處可以與門口合并,這種設置也更加合理。由于需要承載的游客數(shù)量較多,因而基地應當更加寬闊平坦,并且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如:水、電、氣等)。
2.4 綜合型游客中心
大型旅游接待中心是一個綜合性的旅游中心。它就像一個大型商業(yè)綜合體。它可以為游覽者提供各種功能。面積不小于5000平方米。它可以提供風景旅游者提供接待、住宿、餐飲和交通等服務。大多數(shù)綜合性旅游中心設在全國著名的大型風景名勝區(qū),交通便利。由于規(guī)劃區(qū)內各景點的建立,景區(qū)應該是融入景區(qū)總體規(guī)劃原則。它應該設置在主入口和出口處。在未來擴建景點時,有必要考慮分階段建立多個游客中心。
3、風景區(qū)酒店建筑設計
風景區(qū)酒店也是風景區(qū)建筑的重要組成之一吸收當?shù)貍鹘y(tǒng)建筑因素使建筑的設計既有地方風格同時也具有時代特色,成為景區(qū)內又一特色景觀。如云南傣園酒店的設計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建筑技術的優(yōu)越性,使建筑的整體布局靈活多樣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結構輕巧地化為精致的裝飾,新建筑設計中的深檐重檐屋頂再現(xiàn)了當?shù)亟ㄖ逃械奶厣L貌,為典型的屋面結構設計。極具地方特色將給游客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形成較深刻的影響。由于建筑平面要求,不可避免存在少量兩柱框架結構,從提高整體抗震能力考慮 可將兩柱框架的柱的抗震等級提高一級,加強了兩柱框架的承載力,對樓板開洞面積大于樓層面積30%或有效寬度大于該層樓板典型寬度的40%時(控制不大于50%)增加彈塑性分析,彈塑性變形要符合《建筑抗震規(guī)范》相關要求,達到大震不到。加厚洞口附近樓板并雙層雙向配筋,每層每向配筋率不小于0.25%。同時控制周期比不超過0.9,減小扭轉的不利影響。
4、風景區(qū)標志建筑的結構設計要點
風景區(qū)大門或標志式建筑,根據不同造型選用不同的結構形式,如厚重風格的門牌、門坊,可依據建筑尺寸選用磚或混凝土柱承重,配上混凝土梁、板組成承重構件。為鋼筋混凝土門梁支承在圓形混凝土柱上,由于較為單薄,在底部1 /4層高處增設2米寬的底座.用磚砌筑,沿高度每隔500mm設置拉結筋錨人混凝土柱內,增加抗側移剛度.加強了穩(wěn)定性。其他標志性建筑雖然純屬裝飾構件,但因體量較大,為安全起見,也仍然須按建筑進行結構設計.如云南某地區(qū)象征幸福的葫蘆標志建筑,結構設計時依據裝飾構件的立面沿高度分成幾個結構平面,設置承重梁、柱,用板連接形成剛性樓面形成框架結構,并按當?shù)氐目拐鹪O防進行抗震設計,確保安全。
結 論
在風景優(yōu)美的景區(qū)設計過程中,建筑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元素,不同類型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裝飾性的建筑功能側重于美觀,游客型的建筑側重于休閑與娛樂,酒店型的建筑側重于舒適與安全,標志性的建筑側重點在于其象征意義。這就使得不同的建筑在結構設計時各有側重。
參考文獻
[1] 尹宏. 雪峰山風景區(qū)鄉(xiāng)土建筑保護與利用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5.
[2] 胡一可,胡鴻睿,邵迪.基于互動式眺望模型的風景區(qū)邊緣區(qū)建筑高度控制研究[J].中國園林,2014,30(0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