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燦
摘要:《大魚海棠》中的椿的形象被許多人認為是自私任性而不被認可的,但是其卻真實地反映了青春期少女的成長狀態(tài)。從這個人物形象身上,我們看到了青春的執(zhí)拗和勇氣,更明白成長中的責任和擔當。
關(guān)鍵詞:執(zhí)拗成長成熟責任
執(zhí)拗是一種怎樣的品質(zhì)?夸父逐日的悲壯、精衛(wèi)填海的凄婉……千百年來,留給世人多少感嘆!我也曾驚羨于生命的激情與堅強,也曾自信地認為青春年少是挑戰(zhàn)一切規(guī)則和權(quán)威的資本。然而,當我們僅以逐夢的理由來放縱自己的執(zhí)拗和任性,而拋給親人、朋友甚至素不相識的人痛苦與傷害時,這是否又是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
國產(chǎn)動畫片《大魚海棠》于2016年暑期上映。影片奇特大膽的想象、空靈唯美的畫面、精良的音樂制作、大量運用的傳統(tǒng)文化因素所形成的濃厚的古典韻味,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聽美感和心靈的震撼。但是影片播出以后,對影片的情節(jié)與臺詞一直褒貶不一,女主角椿的形象更是飽受爭議。我認為:盡管這個角色的塑造不夠完美,卻值得我們這些處于花季的少男少女們?nèi)テ肺?,去反思?/p>
十六歲的少女椿屬于一個非人類的“其他”族群,她單純、任性,向往著外面的世界。在舉行成年禮后,便和同齡的族人化成海豚巡游人間,但卻意外地被漁民的網(wǎng)所困。海邊少年鯤去救她卻受到誤解,在椿的掙扎中喪失了生命。強烈的內(nèi)疚使椿回到家中無法再平靜地生活。為彌補自己的過失,報答救命之恩,椿找到掌管靈魂的靈婆,不惜以自己半生的壽命來換回鯤的靈魂:一條小魚。為保護鯤長成大魚回歸人間,她經(jīng)受了一系列的考驗,甚至引發(fā)了海水倒灌家園的災難。最后她終于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化成一株巨大的海棠樹來填補海天之門。而深愛著椿的少年湫以自我犧牲來換得椿的重生,讓她在人世間與已變成人的鯤相逢。
這是一個少女成長的故事。作為一直生活在圓形土樓這樣封閉環(huán)境中的少女,有著爺爺奶奶的寵愛和父母的庇護,對父母口中的充滿危險的外面世界充滿向往。因此在成長儀式上,面對母親擔憂的目光和一遍遍的叮囑,椿更多的表現(xiàn)出冷淡和漠然。而在危難之時,面對來救助她的鯤,她驚慌失措,充滿戒備,十足一個涉世未深、執(zhí)拗而又脆弱的青春少女形象。此后,出于內(nèi)心的愧疚,她求助于靈婆找回鯤的靈魂——一條小魚,守護其長大并回歸人間,這是她聽從內(nèi)心聲音的選擇,也是她承擔責任、學會付出的開始。然而年輕的她畢竟還很稚嫩,在守護鯤的過程中,她沒有對母親的勸告多加考慮,也沒有對默默幫助她的湫給予更多的關(guān)心,甚至為救鯤將湫毫不猶豫地推向鼠婆,顯得有點自私和冷酷。她也更沒有想到:盡管她有勇氣用自己一半的壽命來交換鯤的重生,卻因一意孤行、違反自然規(guī)律而給族人帶來更大的禍患。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一向強調(diào)集體主義精神,個人的選擇應服從于集體的利益,而非劇中的爺爺對椿所說的:“只要你善良,所有的對錯都是別人的?!比绻恳粋€人都毫無顧忌地追求內(nèi)心的自由,那么必然會造成社會秩序的喪失和倫理道德的崩潰。這時的椿還單純地沉浸在鯤不斷長大的喜悅中,直至面臨與爺爺?shù)纳x死別,并親眼目睹了洪水倒灌、家園盡毀、族人流離失所的慘劇,她從只聽到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順心而為、有困難只會求助爺爺?shù)男∨?,終于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為族群成員的責任和使命,勇敢地承擔起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后果。這時的她才在真正意義上完成了自己的“成年禮”,獲得了靈魂的又一次重生。
試想,如果椿最終沒有能力彌補自己的錯誤,而眼睜睜看著族人陷入滅頂之災,即使她保護鯤成功地回到人間,又能否從中獲得滿足和喜悅?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追星或愛美的少男少女,為了追隨自己心中的偶像或是讓自己擁有美麗的容貌,不顧家庭條件,不惜揮霍父母的血汗錢,一擲千金,買碟片,看演出,追名牌,做整容,甚至到了逼迫父母節(jié)衣縮食甚至賣腎籌資的地步。這種“善良”和執(zhí)著是我們所能認可的嗎?所幸的是,劇中的椿最終承擔起自身選擇下應該肩負的責任,而不是抱著“善良”的初衷將責任放之東流。
也許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因為年輕的狂妄和執(zhí)拗而犯下這樣那樣的錯,并不可避免地要為自己的沖動和偏執(zhí)買單。但不要忘記:同時付出的,還有我們的父母、親人、師長和朋友。正因為有了他們的規(guī)勸、提醒,默默的庇護和寬宥,才使得我們有驚無險地走出青春的沼澤,最終找回真正的自我。
人們常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因為年輕,我們不乏勇氣,不懼挑戰(zhàn)規(guī)則和權(quán)威。同樣是因為年輕,我們往往夸大自己的能力,忽視自己的責任和他人的感受。我們固然可以“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但卻永遠不能以傷害他人為前提。其實,青春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執(zhí)拗,還有擔當,成長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希望,還有痛苦,也許正是在一次次挫敗、痛苦、追尋、反思之中,我們完成了蛻變,變得善良而勇敢、成熟而溫暖,就像《大魚海棠》中的椿一樣,最終走向更加理性、更加完美的自己。這也許就是椿這個形象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