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社會工作思想在近代中國的發(fā)端與實踐
        ——以滬江大學創(chuàng)辦的“滬東公社”為例

        2017-02-23 22:14:28王如月郭占鋒
        關鍵詞:大學服務

        李 卓 王如月 郭占鋒

        (1.中國農業(yè)大學人文與發(fā)展學院,北京100193;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fā)展學院,陜西楊凌712100)

        社會工作思想在近代中國的發(fā)端與實踐
        ——以滬江大學創(chuàng)辦的“滬東公社”為例

        李 卓1王如月2郭占鋒2

        (1.中國農業(yè)大學人文與發(fā)展學院,北京100193;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fā)展學院,陜西楊凌712100)

        1917年,由滬江大學葛學溥主導創(chuàng)建的“滬東公社”,首開中國社會工作教育之先河。盡管在創(chuàng)建之初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它開展的大眾教育、社會改良和慈善救濟活動,卻無不體現(xiàn)出西方社會工作的思想。如對弱勢群體的觀照,建立中國第一家社區(qū)服務機構;關注時代問題,不斷擴展服務對象與服務領域;“三位一體”共同推進,實務工作、專業(yè)教育和學術研究緊密結合,樹立大學的社會形象和社會責任。“滬東公社”所秉承的價值理念和開展的服務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社會工作思想在近代中國的萌芽與發(fā)展過程,值得當代學者仔細研究和學習,以汲取歷史經驗發(fā)展當代中國社會工作。

        滬東公社滬江大學葛學溥社會服務社會工作

        一般認為,現(xiàn)代意義上的專業(yè)社會工作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西方發(fā)達國家,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方法也產生于西方。而在同一時期的中國,社會工作思想和理念由西方傳教士帶到了中國,開始在中國萌芽和發(fā)展。1917年,由滬江大學創(chuàng)建的“滬東公社”開始在上海進行宗教慈善活動、宣教事業(yè)和社會文化教育活動,這些活動在當時的上海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意義已經超越了大學教學實踐的層次。盡管“滬東公社”在創(chuàng)建之初,創(chuàng)辦者和主持者的宗旨是踐行基督教的福音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是,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和社會現(xiàn)實下,其宗教色彩在社會服務實踐中被逐漸淡化,它所從事的慈善救濟、社會改良和大眾教育活動卻無不體現(xiàn)出西方社會工作的思想。①馬長林:《基督教社會福音思想在中國的實踐與演化》,《學術月刊》2004年第3期。然而,在當前仍有很多人認為社會工作只是最近30年才被首次引入中國的,實則不然,早在1917年“滬東公社”在中國創(chuàng)辦之后,剛剛興起于西方的社會工作也開始在中國萌芽,并在葛學溥等人的推動下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①彭秀良:《近代中國社會工作史研究的兩重意義》,《博覽群書》2012年第2期。本文旨在梳理“滬東公社”從1917年創(chuàng)辦到解放初院校調整時結束,這30多年里,從事的主要社會服務活動,以及開展社會服務時所秉承的價值理念、工作思想和工作方法,總結它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以期對當代中國社會工作的發(fā)展有所啟發(fā)。

        一、對社會弱勢群體的觀照:建立中國第一家社區(qū)服務機構

        (一)“滬東公社”簡介及其發(fā)展歷程

        “滬東公社”源于滬江大學。1900年,美國南北浸禮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決定通過創(chuàng)建大學來擴大其影響力,在上海楊樹浦郊區(qū)購置土地興建校舍,并于1906年籌劃創(chuàng)建了神學院“浸會神學院”。后來逐漸發(fā)展壯大,于1908年正式成立“浸會大學”,成為擁有中文、外文和社會學等12個系科的一般性大學,由美國傳教士柏高德出任校長。1912年神學院被大學兼并,魏馥蘭繼任校長,并于1915年更名為“滬江大學”。②周淑利、彭秀良:《滬江大學和滬東公社》,《蘭臺世界》2009年第12期。“滬江大學”曾在中國近代新式高等教育的歷史上開了很多先河,如“美國布朗大學在此設立中國第一個社會學系、第一個在制度上實行男女同住的大學等”。③張琳、王勇:《教會大學的校園景觀及其場所精神——以滬江大學校園為例》,《建筑與文化》2010年第12期。1914年在“滬江大學”創(chuàng)辦社會學系之初,僅有一門課程,由美國年輕的傳教士葛學溥主講,到1915年課程增加到5門,包括社會學、社會病理學和社會調查等,此時改稱社會科學系。葛學溥在向學生講述“社會調查”這門課程時,組織和指導學生在上海郊外的楊樹浦東部地區(qū)開展社會調查,內容主要涵蓋人口、工業(yè)、教育和宗教等方面,調查結束后組織學生將材料整理成文,并繪制圖表。④周淑利、彭秀良:《滬江大學和滬東公社》,《蘭臺世界》2009年第12期。

        葛學溥在這次社會調查中發(fā)現(xiàn),楊樹浦地區(qū)人口密集,工人和農民的生活條件極其惡劣,且社區(qū)內部社會矛盾突出。這次實地調查的經歷,引發(fā)了他的社會關懷,堅定了他創(chuàng)辦社會服務事業(yè)的信念,隨后他在校內創(chuàng)辦了“滬江社會服務團”,實施慈善救濟活動,希望通過深入研究和開展社會服務活動而達到改正社會不良風氣的目的。⑤張琳、王勇:《教會大學的校園景觀及其場所精神——以滬江大學校園為例》,《建筑與文化》2010年第12期。“滬江社會服務團”在開設之初分成若干個小組,主要面向平民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如開展平民教育、文化服務等活動,而葛學溥在創(chuàng)辦“滬江社會服務團”之初,也主要是受到基督教福音思想的驅動,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傳播基督教福音思想。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伴隨著社會環(huán)境和服務對象的不斷改變,以及社會服務實踐的不斷深入,它的宗教色彩逐漸被淡化,社會救濟和社會服務的功能不斷凸顯。1917年,葛學溥為進一步擴大社會服務范圍,在校外設立了一個社區(qū)服務中心,英文名字為“The Yangtze-poo Social Center”,直譯為“楊樹浦社區(qū)中心”,而葛學溥卻賦予了它一個更加能夠凸顯其服務理念的中文名字“滬東公社”。⑥⑦彭秀良:《近代中國社會工作史研究的兩重意義》,《博覽群書》2012年第2期?!皽麞|公社”是由滬江大學創(chuàng)建的中國第一家社區(qū)服務機構,它開啟了近代中國社會服務事業(yè)的先河,也是西方社會工作思想與理念在近代中國實踐的產物。

        (二)“滬東公社”開展社會服務的主要內容

        “滬東公社”作為“滬江大學”創(chuàng)辦的中國第一家社區(qū)服務機構,開展的社會服務內容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同時還在社會服務、宗教事業(yè)等領域為民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服務,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大眾教育、社會改良和慈善救濟三個方面。

        1.大眾教育。1917年“滬東公社”建立之后,“下設智育、體育、群育、救濟和社會研究等五個部門,并在楊樹浦地區(qū)先后設立了職工補習學校、中學、小學、托兒所和平民女校等多種類型的學校”,以滿足不同人群接受教育的需要。經過滬江大學師生的不懈努力,“滬東公社”逐漸建立起擁有醫(yī)院、圖書館、全日制小學、初中和夜校的相對完整的社會服務和社會教育體系。①周谷平、孫秀玲:《挑戰(zhàn)與應對:近代中國教會大學的社會服務》,《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第4期。西方傳教士這樣不遺余力地在中國發(fā)展文化教育,難免會帶有文化侵略和布道色彩,但它在客觀上促進了西方先進文化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帶來了西方先進的思想、技術和理念,從這方面來講,“滬東公社”的創(chuàng)辦還是具有進步意義的。如果從專業(yè)教育的視角來看,“滬東公社”提供的大眾教育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提供從小學到大學的正規(guī)教育;二是在楊樹浦社區(qū)內部開辦成人教育班、職工補習學校、紡織補習學校、平民女校和短期掃盲班等社區(qū)教育形式,也包括以社區(qū)居民為對象的宣傳教育活動等。而后者便可看做是社區(qū)社會工作在中國的雛形,這些實踐為社區(qū)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為后來社區(qū)工作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②林順利:《民國時期社會工作引入和發(fā)展的路徑》,《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

        2.社會改良?!皽麞|公社”除了開展大眾教育以外,還針對當時低下的國民素質和落后的社會風氣開展了社會改良活動。滬江大學于1913年設立民眾圖書館,通過募捐的形式增加圖書數(shù)量,前來看書的民眾逐漸增多,并在圖書館處設立民眾代筆處,幫助不識字的人書寫信件。在民眾娛樂方面,“滬東公社”也開始將西方的各種球類運動介紹到中國,并嘗試設立各種球類俱樂部,豐富工人的業(yè)余生活,同時嘗試著將西方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傳播給工人和民眾。這種民眾同樂的俱樂部,不僅組織民眾開展娛樂活動,還針對民眾進行“公民教育”,通過開展民眾歌詠會、學徒聯(lián)歡會等活動,對參加者施以公民教育,以開啟民智,這在當時促進人民權利的覺醒,為爭取民主權利而斗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還搭建了滬江大學校外社會實踐的平臺,如“1937年4月的一個星期六舉行民眾同樂會,邀請大學部教育系民眾教育班同學參加,并進行節(jié)目表演”,③周淑利、彭秀良:《滬江大學和滬東公社》,《蘭臺世界》2009年第12期。進一步加強了滬江大學師生與普通民眾的互動,提高了滬江大學的影響力。此外,“滬東公社”還開展了社區(qū)宣傳教育、鄉(xiāng)村建設等一系列帶有社會改良性質的活動。

        3.慈善救濟?!皽麞|公社”的社會服務內容沒有停留在大眾教育和社會改良層面,而是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服務。針對貧民和社會弱勢群體,“滬東公社”開展了慈善救濟活動,對貧民和難民進行救濟和撫恤。如滬東公社開辦施診所,對社區(qū)內部及周邊地區(qū)的“貧苦而無錢就醫(yī)者”進行義診,每天下午二時至五時,開門應診,上門求醫(yī)者分文不取,并動員社會力量捐助患者治療所需的藥費。同時,積極組織青年服務團,不定期舉辦德育演講,開設夏令營,招收未受過教育的學齡兒童,進行啟蒙教育。除此之外,“滬東公社”還積極參與難民救濟,如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上海淪為戰(zhàn)區(qū),幾十萬難民因戰(zhàn)爭流離失所,眾多慈善機構都開辦了難民救濟所對難民進行救濟,“滬東公社”也積極參與其中,在開辦難民收容所時,還幫助其他難民收容所解決難民救濟問題,如相繼接收了復興收容所、道德收容所的難民,對其進行收容救濟,④彭秀良:《上海滬東公社》,《團結報》,網址:http://epaper. tuanjiebao.com/html/2013-06/27/content_8090.htm。這些都體現(xiàn)出了“滬東公社”在不遺余力地踐行著其創(chuàng)辦之初的理念和思想。

        二、關注時代變遷與社會問題:服務對象與領域不斷擴展

        葛學溥在創(chuàng)辦“滬東公社”之初就非常關注和重視社區(qū)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社會問題,開展社會服務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改善楊樹浦地區(qū)民眾的生活環(huán)境、緩解社會矛盾。20世紀30年代,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新社會問題的不斷出現(xiàn),它的服務對象、服務領域和范圍也在不斷擴展,從關注楊樹浦地區(qū)普通民眾的生活疾苦,到關注流離失所的戰(zhàn)爭難民,從關注楊樹浦社區(qū)到關注整個上海社會,乃至更加廣泛的區(qū)域。

        1917年,在創(chuàng)辦之初,主要是為了改善楊樹浦地區(qū)工人的生活環(huán)境,解決工人社區(qū)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而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fā)之后,上海很快淪為戰(zhàn)區(qū),社會局勢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戰(zhàn)爭而流離失所的難民突然增多,“滬東公社”及時轉換視野,關注新社會問題下的戰(zhàn)爭難民,其服務對象和服務領域也因此而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最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直接參與到當時的難民救濟當中,并面向學徒開辦夜校。如“1938年1月15日,滬東公社接收了復興收容所,收容難民600余人,后來又接收了道德收容所的300余名難民”,①彭秀良:《上海滬東公社》,《團結報》,網址:http://epaper. tuanjiebao.com/html/2013-06/27/content_8090.htm。這說明滬東公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仍然能夠堅持最初的問題取向,以解決社會問題,緩和社會矛盾為己任,不斷擴展服務對象和服務領域。然而,“滬東公社”在收容難民時,不僅對其進行衣食救濟,還對難民進行分組教育,將所有的難民按照成人、少女、兒童進行分組,以方便管理,教難民認字,組織難民進行生產活動,直到1939年5月才結束難民事務。②彭秀良:《上海滬東公社》,《團結報》,網址:http://epaper. tuanjiebao.com/html/2013-06/27/content_8090.htm。在開辦難民所對難民進行收容救濟期間,“滬東公社”考慮到戰(zhàn)爭結束后難民的發(fā)展與生計問題,積極組織籌建職業(yè)培訓班,為難民中的成年人提供學習生存技能的機會。并于1938年聯(lián)合上海慈善會開辦汽車專科學校,在1940年增設高級機械和駕駛班,培訓班制定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在授課和實務操作上對學員嚴格要求,確保學員的培養(yǎng)質量,歷屆畢業(yè)生都得到社會一致好評。到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汽車培訓班累計培訓學生260余人,大部分學員后來轉戰(zhàn)內地開展服務運輸事業(yè)。③彭秀良:《上海滬東公社》,《團結報》,網址:http://epaper. tuanjiebao.com/html/2013-06/27/content_8090.htm。此外,“滬東公社”在上海的孤島時期,其工作重心也發(fā)生了轉移,其教育對象從工人轉變成商店學徒,陸續(xù)舉辦了7期夜校,高峰時期人數(shù)竟高達1100余人。由此可見,“滬東公社”在上世紀急劇變遷的社會環(huán)境下,仍然能夠做到與時俱進,關注時代的變遷和新的社會問題,不斷擴展它的服務對象和服務領域,這也為日后社會工作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總體而言,葛學溥等人創(chuàng)辦的“滬東公社”在上海地區(qū)所開展的社會服務,一定程度上集中體現(xiàn)了西方社會工作思想在近代中國的萌芽、發(fā)展與實踐的過程,盡管“滬東公社”在創(chuàng)辦之初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在日后的社會服務和具體實踐過程中,“宗教色彩”逐漸淡化,其社會服務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凸顯,更需要強調的是“滬東公社”的歷史經驗,可以為目前中國社會工作者開展社會工作服務,尤其為農村社會工作者開展農村社會工作服務提供經驗借鑒。

        三、三位一體:實務工作、專業(yè)教育和學術研究緊密結合

        盡管慈善救濟活動,在東西方都由來已久,但專業(yè)意義上的社會工作卻來源于西方,它的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則是伴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yè)革命實現(xiàn)轉型的,并以高度的社會分工為基礎。鴉片戰(zhàn)爭以后,資本主義的殖民統(tǒng)治和國內民族資產階級的興起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轉型,諸多仁人志士也開始尋求救亡圖存的道路,學習和借鑒西方先進的文化、技術和思想,而社會工作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引入中國的。社會工作伴隨著西方傳教士的慈善活動和教會大學的創(chuàng)建被引入中國,最初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因這一專業(yè)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有利于解決當時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反而很快得到了其他社會進步組織的認可和借鑒。同時,被納入到了高等教育的課程設置之中,民國時期主要的教會大學,如滬江大學、燕京大學、東吳大學和圣約翰大學等基本上都設置了與社會工作有關的課程,或直接開展社會工作服務實踐。④孫志麗、張昱:《中國近代教會大學與社會工作》,《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其中以滬江大學創(chuàng)辦的“滬東公社”最為著名,通過“滬東公社”這一平臺,滬江大學基本上做到了實務工作、專業(yè)教育與學術研究的結合,即以大學為依托,把人才訓練和社會服務結合起來,實現(xiàn)了所謂的“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模式,這種發(fā)展模式對今天中國社會工作發(fā)展而言,具有深刻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一)社會工作實務

        社會工作實務是指以社會工作目標和價值為指導,運用專業(yè)社會工作知識、方法和技巧來幫助有需要的人群解決各種社會問題。①朱眉華、文軍:《社會工作實務手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頁。但是,這里所講的社會工作實務應該是指廣義上的社會工作實務,因為在民國時期,西方社會工作實務也尚未形成今天這種專業(yè)化的實務操作體系,況且剛剛引入中國不久的社會工作,還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這些都不影響滬江大學對中國社會工作發(fā)展做出的歷史貢獻,尤其是在社會實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從廣義的角度來講,滬江大學或者說“滬東公社”開展的社會工作實務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慈善救濟活動,二是社會改良性質的道德和教育活動,三是綜合性質的社區(qū)服務和鄉(xiāng)村建設活動。上文已經提到了“滬東公社”開展社會服務的主要內容,從內容上便可看出,基本上全部涵蓋了這三個部分的實務工作,而且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在楊樹浦地區(qū)開展的社區(qū)服務實踐活動。在提到的這些社會工作實務中,大部分是屬于廣義層面的社會工作,但其中也不乏接近或屬于狹義上的專業(yè)社會工作,②林順利:《民國時期社會工作引入和發(fā)展的路徑》,《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如它所開展的各類球類俱樂部、民眾歌詠會等團體活動,則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今天小組(團體)工作的性質,開展的針對不同群體的夜校,對其進行專門輔導,則帶有“個案工作”的性質,而在楊樹浦地區(qū)開展的社區(qū)服務實踐則最能體現(xiàn)“社區(qū)工作”的特征。盡管這樣劃分,難免會被批評過于機械和不嚴謹,但可以看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社會工作實務在化解社會矛盾和解決社會問題上還是得到一定的應用,并且逐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二)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

        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個社會對社會工作的需求,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各種社會危機和社會問題,也在呼喚著專業(yè)社會工作的出現(xiàn),但是至今中國還尚未形成一套完全成熟的社會工作教育體系。近年來,盡管國家已經開始重視和發(fā)展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但由于后發(fā)劣勢和積累不足,在發(fā)展中也遇到很多問題。但是,社會工作教育在中國的發(fā)展卻有一段歷史了,早在1914年滬江大學建立國內大學的首個社會學系之初,就已經開設了與社會工作有關的課程,主要包括社會病理學、社會組織、社會調查和社會研究等專業(yè)必修課,同時開設社會工作、社會行政、婚姻與家庭和人口問題等專業(yè)選修課,③孫志麗、張昱:《中國近代教會大學與社會工作》,《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此外,在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方面,滬江大學特別注重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楊樹浦地區(qū)創(chuàng)辦了“滬東公社”,作為社會學系學生進行社會工作實習和社會調查的基地,“它將人才訓練與社會服務相結合,開創(chuàng)了我國大學服務社會的先河”。④羅國芬、周嘉穎:《滬江大學社會學系師生的學術貢獻略論》,《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滬江大學不僅建立了相對完備的全日制人才培養(yǎng)體系,還在校外開展社會工作培訓,以期培養(yǎng)更多的社會工作人才為社會服務,如1940年在獲得國民政府經費資助之后,開始對社會行政人員中從事社會福利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以期他們更好地服務社會民眾。滬江大學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所從事的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代表了當時專業(yè)教育發(fā)展的成就,即使是放到當前的中國,這種專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也是不落伍的,而且有更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三)學術研究與本土化的探索

        社會工作的發(fā)展跟社會學的學科發(fā)展是相互交叉的,社會工作研究也是從社會調查開始的。⑤林順利:《民國時期社會工作引入和發(fā)展的路徑》,《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實質上,“滬東公社”的建立本身就是基于葛學溥的一次社會調查,“滬東公社”在建立之后,不僅成為滬江大學社會學系師生進行社會服務的主要社區(qū),而且也成為了社會學系師生進行社會調查和社會實驗的主要場所。在葛學溥建立滬江大學社會學系之初,就非常注重社會調查,他從基督教社會服務的觀點出發(fā),認為當時中國面對大量社會問題,迫切需要對社會狀況進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找準問題所在,對癥下藥開展社會服務工作,才能解決問題。在民國時期,開展社會調查的三股力量分別是宗教和民間組織、高校學者和科研機構、民國政府有關部門,在社會調查基礎上,為推進社會工作實務和社會工作教育的開展,社會工作研究和本土化的探索也在同步進行。①林順利:《民國時期社會工作引入和發(fā)展的路徑》,《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滬江大學和“滬東公社”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也從未停止過,1949年在其創(chuàng)辦的《滬東》雙周刊的創(chuàng)刊詞中寫道:“滬東雙周號今天誕生了。滬東公社是楊樹浦工業(yè)區(qū)唯一的社會工作中心,三十年來它幫助了無數(shù)的勞工們獲得知識,砥礪品格,更幫助了無數(shù)的貧苦者解決衣食,覓得職業(yè),它是勞工們和貧苦者的朋友,并且永遠是他們的朋友……我們呼出我們的困難和需要,使社會人士予我們以同情合作,使我們能做更多有益人群的工作……我們熱誠地接受任何善意的批評和指望,使本刊能逐漸接近讀者們理想的境地”。②滬大檔案,Q242-454,第18頁。轉引自馬長林:《基督教社會福音思想在中國的實踐和演化——以滬江大學所辦滬東公社為中心》,《學術月刊》2004第3期。在民國時期,其他社會工作者也在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本土化方面進行了探索,如蔣志昂的《社會工作導論》、步濟時的《社會工作方法》等都在社會工作理論的建構與方法的層面進行了一些思考,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四、“滬東公社”的歷史經驗對當前發(fā)展社會工作的啟示

        回顧我國社會工作的發(fā)展歷史,發(fā)現(xiàn)在20世紀前半期開始萌芽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也曾于在20世紀50、60年代一度中斷,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社會學在中國恢復重建以來,社會工作才得到了緩慢的發(fā)展。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工作步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并迎來了歷史性的發(fā)展機遇,2006年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了“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戰(zhàn)略部署,社會工作在國家層面得到認可,逐漸步入制度性建設階段。但是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社會工作起步晚,長期以來的“嵌入型”發(fā)展,使得中國當前的社會工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理論外借、分析視角單一、專業(yè)人才匱乏等,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上文回顧和總結了“滬東公社”在社會工作方面取得了的主要成果,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尤其是對當前農村社會工作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從“滬東公社”的歷史經驗中可以獲得如下啟示:

        (一)積極回應社會問題,擴展服務對象與服務領域

        西方社會工作的產生最初遵循的也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思路,社會工作的產生正是為應對和解決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yè)革命引發(fā)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耙话愣裕鐣ぷ髋c一定范圍內社會問題的出現(xiàn)直接相關,當個人、家庭、社區(qū)遇到某種問題需要幫助時,社會工作就有了用武之地”。③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皽麞|公社”在建立之初,只關注了楊樹浦地區(qū)的工人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矛盾,伴隨著新社會問題的不斷出現(xiàn),如戰(zhàn)爭帶來的難民、民眾文化水平低下等,它的視野不斷擴大,服務范圍擴大到整個上海地區(qū),服務對象也逐漸由工人擴展到難民,直至普通大眾。社會工作領域會隨著新社會問題的出現(xiàn)和社會進步而不斷擴展,社會進步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人類對生活質量的關注將會促使社會工作的領域不斷擴大。在當前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遭遇的各種社會問題,如農村的留守問題、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問題、反貧困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都呼吁社會工作的介入。社會工作可以通過專業(yè)的服務理念和方法為這些人群提供服務,如留守老人的居家養(yǎng)老服務、農民工的維權服務和貧困群體的資源連接等多維度的服務,來提升這些群體的生活質量,解決他們的生存困境。同時,進一步擴展社會工作的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因此,可以說社會工作在當前中國社會轉型背景下,既面臨挑戰(zhàn),又迎來了歷史性的發(fā)展機遇。

        (二)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實現(xiàn)“產學研一體化”發(fā)展

        滬江大學在創(chuàng)辦社會學系之初,就非常重視社會調查和社會服務,1913年創(chuàng)建社會學系,葛學溥就帶領學生前往楊樹浦地區(qū)進行社會調查,1917年又建立“滬東公社”在楊樹浦地區(qū)從事社會服務工作,踐行教學、研究、服務一體化的辦學模式,為培養(yǎng)社會工作專業(yè)人才,服務社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①羅國芬、周嘉穎:《滬江大學社會學系師生的學術貢獻略論》,《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當前中國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也有一段時間了,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似乎是理論與實踐相互割裂,教學和研究尚未完全結合,更別提“產學研”一體化發(fā)展了。據(jù)筆者觀察,發(fā)現(xiàn)目前社會工作理論研究并沒有得到國內社會工作界的普遍重視,社會工作者并沒有認識到理論的重要性,大家似乎只關注社會工作實務,總結了各種社會工作的實務模式,編寫了多本社會工作實務手冊,卻很少從社會工作實踐中提煉和總結出屬于中國的社會工作理論。在市面上能夠見到的幾本社會工作理論讀物,也基本上是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譯著或者是大篇幅引用西方學者觀點的“外借理論”讀物。由此可見,社會工作理論研究與社會工作實務之間在中國是嚴重脫節(jié)的,理論研究尚未跟上社會工作實務的進展,而中國社會工作尚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面臨諸多的問題和挑戰(zhàn),若這一問題不能引起當前社會工作學界的重視,勢必會影響社會工作的長足發(fā)展。

        (三)挖掘本土學術資源,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工作

        通常大家會認為專業(yè)社會工作起源于西方,中國的社會工作完全是引進于西方,但實際上中國對社會工作的發(fā)展亦有貢獻。上世紀30年代,當社區(qū)社會工作還尚未被西方人所廣泛熟知時,晏陽初、梁漱溟等人早已在鄉(xiāng)村社區(qū)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了鄉(xiāng)村建設運動,雖最終因戰(zhàn)爭等原因而失敗,但卻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經驗,而且還得到了國際認可,②王思斌:《中國社會工作的經驗與發(fā)展》,《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這對當前中國社會工作的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近年來,也有不少學者對晏陽初、雷潔瓊、梁漱溟和袁方等人的社會工作思想與實踐進行了梳理和研究,試圖挖掘傳統(tǒng)社會工作的價值,嘗試著從中找到中國本土化社會工作的發(fā)展路徑③④⑤⑥郭占鋒、楊萍:《晏陽初鄉(xiāng)村工作理念對當前農村社會工作的啟示》,《社會工作》2012年第11期。,這些探索對推動中國社會工作發(fā)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滬東公社”的運作模式和歷史經驗,如積極回應社會問題、理論與實踐并重和“產學研”一體化發(fā)展的專業(yè)教育模式,對當前社會工作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當前中國的社會工作應該注重挖掘這些本土化的學術資源,并在實踐中不斷提煉總結本土化的理論與方法,從而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體系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徐澍)

        The Origin and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Thought in Modern China:Take the Yangtze-Poo Social Center Founded In 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as an Example

        LI Zhuo1,WANG Ruyue2,GUO Zhanfeng2
        (1.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2.College of Humanities&Social Develop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In 1917,“the Yangtzepoo Social Center”was founded in 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creating a precedent for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China.It carried out the public education,improving society and charity activities,all reflecting the thought of western social work.The value of“the Yangtze-poo Social Center”and the practice service,reflected the ger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estern ideas of social work in modern China.It is worthy of contemporary scholars’careful study and research,learning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develop the social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Yangtze-poo Social Center;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Daniel H.Kulp;social services;social work

        李卓(1992-),男,陜西商洛人,中國農業(yè)大學人文與發(fā)展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社會發(fā)展與農村社會工作;王如月(1992-),女,甘肅天水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fā)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社會工作;郭占鋒(1977-),男,陜西咸陽人,通訊作者,牛津大學訪問學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fā)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農村社會學與農村社會工作。

        C916

        A

        1008-7672(2017)02-0030-08

        猜你喜歡
        大學服務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征稿簡則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48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求學的遺憾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丰满少妇爆乳无码专区|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丝袜美腿在线视频|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男同志网站|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麻豆| 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黑丝美腿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h真人在线网站| 亚洲av色香蕉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黑丝|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久久尤物AV天堂日日综合|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在线| 91亚洲无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你懂的一区二区| 青春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男女啪啪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韩国精品另类综合|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臀 | 在线天堂av一区二区|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国内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夜夜爽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日日做人人爱|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99久久婷婷国产精品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一本色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口爆吞精美臀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看三级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