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聿君
(吉林省蛟河市橫道子林場,吉林蛟河132514)
?
晚花楊扦插苗生長節(jié)律初報
費聿君
(吉林省蛟河市橫道子林場,吉林蛟河132514)
通過對晚花楊扦插苗生長量的初步觀測和研究,繪制出了生長節(jié)律曲線,確定出晚花楊扦插苗速生期主要集中在7月初到8月中旬,7月最高,占苗高生長總量的55.1%。從8月下旬,生長速度開始減緩,9月下旬停止生長。
晚花楊;生長節(jié)律
晚花楊(Populus×canadensisMoech.cv“Seroting” )歐美楊的栽培變種,喬木,高達(dá)30m,胸徑達(dá)1m,樹干通直,樹皮灰褐色,粗糙。基部樹皮縱裂,萌枝有棱,小枝無毛或微有毛,葉近三角形,葉基部平截,先端短漸見或漸見。葉兩面均為綠色,果卵圓形,只見雄株,因花期較晚,故有晚花楊之稱。本種于1750年發(fā)現(xiàn)于德國,1958年引入北京,東北、華北、西北各地均有栽培。對海風(fēng)和潰瘍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試驗地為蛟河市苗圃,地理坐標(biāo)為43°44′ N、126°43′ E,海拔190m,地處長白山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土壤為河流沖擊土,土層厚度25~30cm。該地屬于北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年均溫度3.9℃,年極端最低溫度-40℃,有效積溫≥10℃一般年度為2400~2800℃,初霜期在5月下旬,終霜期在9月中旬,平均無霜期120~140d,年平均降水量為696.1mm,日照時數(shù)年平均2447.1h。早春平均風(fēng)速達(dá)5級以上,圃地處河道風(fēng)口,沙壤貧瘠土,土層厚度為25~30cm,土壤pH值為7.2。
扦插苗繁殖方法: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晚花楊,剪成10cm左右長的短穗,插穗要使剪口平滑,上切口應(yīng)距頂芽1cm,上切口平剪,下切口斜剪成馬蹄形,剪切完畢后,打成捆狀,用清水浸泡24h,扦插深度為插穗的2/3,扦插株行距為1.5cm×1.5 cm,扦插后壓實插穗四周基質(zhì)。
2.1 試驗材料
1年生的晚花楊扦插苗。
2.2 試驗方法
將成活的晚花楊扦插苗隨機抽取出3個區(qū)組,每個區(qū)組調(diào)查30株苗木,每隔10天左右進(jìn)行觀測。然后對各階段苗木的苗高生長量進(jìn)行統(tǒng)計,繪制出生長節(jié)律曲線從而揭示出晚花楊的生長規(guī)律。
3.1 晚花楊生長節(jié)律
表1 苗高生長調(diào)查統(tǒng)計表 △H/H(%)
從表1可以看出:7月的苗高生長量占苗高生長總量的55.1%,8月的苗高生長量占苗高生長總量的29%,6月的苗高生長量占苗高生長總量的12.65%,9月的苗高生長量占苗高生長總量的3.3%。從中可以看出晚花楊扦插苗的速生期主要集中在7、8月。
經(jīng)計算機計算結(jié)果為:K=99.63458,m=85.36542,r=0.5786951,X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963,擬合效果理想,可用Logistic生長方程擬合晚花楊扦插苗高生長曲線。
其高生長曲線方程為
圖1 生長節(jié)律曲線
從圖1可以看出:速生期的生長量決定著整個生長期的生長量,苗木水肥的消耗量也很大,此時要
加強苗木的撫育管理,主要是澆水,施肥、除草。澆水要采取一次澆透,多量少次。適時除草,保持床面整潔。及時剪掉多余的枝椏。
4.1 通過對晚花楊扦插苗生長量的初步觀測和研究,繪制出了生長節(jié)律曲線,確定出晚花楊扦插苗速生期主要集中在7月初到8月中旬,7月最高,占苗高生長總量的55.1%。從8月下旬,生長速度開始減緩,9月下旬停止生長。
[1]李紅寧.山地育苗技術(shù)[J].中國園藝文摘,2011(11).
2016-09-27
費聿君(1977-),女,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資源保護工作,E-mail:zhbh2468@163.com。
S792.11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