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學(xué)香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部,有一個鎮(zhèn)子,鎮(zhèn)子中間有一口四季長流的泉,泉水冬暖夏涼,因此這個鎮(zhèn)子被稱之為暖泉鎮(zhèn)。暖泉鎮(zhèn)有古色古香的西古堡,是許多影視劇取景之處,常常有游客慕名而來。而吸引游客的還有暖泉鎮(zhèn)的另一項絕技——打樹花。以前只有元宵節(jié)燈會的時候才會有打樹花活動,而現(xiàn)在隨著參觀的游客增多,打樹花活動也會不定期的表演?!拔逡弧逼陂g,我們便親眼見識了一回這一絕技。
我們到達暖泉鎮(zhèn)的時候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此時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翹首企盼打樹花。
在廣場前面有一個巨大的爐子,爐子下面是一個敦實的容器爐子,里面裝滿了煤炭,上面覆蓋著廢鐵。此時,爐火熊熊燃燒,把廢鐵融化成鐵水,順著爐子流進下面的容器里。等到容器快要滿了的時候,就會有人把鐵水倒進旁邊的鐵水鍋里備用。滾燙的鐵水足足有一千多度,真不知道那打樹花的藝人們會有怎樣的鋼筋鐵骨?
我正在思量間,現(xiàn)場的氣氛突然熱烈起來。興奮的人們將目光都投向遠處,只見兩名頭戴草帽,反穿羊皮大衣的中年男子沿著樹花墻走了過來。聽了身邊人們的議論才知道,這便是今天晚上要打樹花的師傅,他們之所以穿成那個樣子是為了避免被鐵水燙傷。隨著師傅的到來,爐子旁邊的鼓風(fēng)機也鼓吹起來,發(fā)出“隆隆”的聲響,熊熊的烈焰更是躥出爐頂,宛如一頭怪獸吐出足足有一米多高的火舌,頂端還有一片片的金花閃爍,很是妖冶。這時進入融鐵的最后階段,那些廢鐵全部被融化成鐵水后,就可以開始打樹花了。
打樹花是暖泉鎮(zhèn)三百年前流傳下來的民俗活動。據(jù)說每逢年節(jié),許多窮人因為買不起鞭炮,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天,一位鐵匠潑鐵水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潑到墻上而濺回來的鐵水綻放出燦爛的火花。于是他燒了一些鐵水,晚上拎去城墻那里,然后用柳木勺子盛上鐵水潑向城墻,火樹銀花的美景吸引了全城的老百姓,于是大家紛紛湊鐵化成鐵水讓鐵匠潑灑。后來這便逐漸演變成打樹花。
進行完莊嚴的祭爐儀式后,打樹花活動正式開始了。只見鐵匠師傅穩(wěn)穩(wěn)地站在爐子不遠處,用一柄長把的特制勺子舀起一勺鐵水,然后奮力向高空潑灑開去,隨著“嘩“一聲響,那鮮紅的鐵水化作一粒粒耀眼的珍珠,呈拋物狀向城墻飛去。珍珠撞到堅硬的城墻上,炸裂開來,形成一簇簇小傘狀的火花,遠遠看去又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蔚為壯觀。
在火花還未落地之時,師傅又舀起第二勺潑向?qū)γ?,打出新一輪火花。金燦燦的好不耀眼,千朵萬朵的火花此起彼伏,從夜空中飄飄灑灑,緩緩落下,宛如一場如夢似幻的花瓣雨,讓人心神蕩漾。而這一刻,我終于明白了什么是“火樹銀花不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