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凌
去北歐旅行,行至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被這個美麗的城市迷住了。斯德哥爾摩瀕臨波羅的海和梅拉倫湖入海處,市區(qū)分布在14個島上,由七十多座橋梁相連,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
在我看來斯德哥爾摩和威尼斯都很美,只是美的點不一樣。威尼斯是水巷之美、橋城之美,整個城市泡在水中,遠看并不好看,只有人走近了,坐在了高高翹起的黑色鳳尾小船上,看到水巷兩邊風化斑駁的樓房磚石和顏色不一的層層水洇綠苔時,才能感受到的美。威尼斯是近美、細美,而斯德哥爾摩是島嶼之美,是遠美、大美,遠看好看,近了就感覺不到了。
要想盡情欣賞斯德哥爾摩美景,須乘游輪游覽梅拉倫湖,才能盡顯斯德哥爾摩的秀美,就像游武夷山,只有在九曲溪漂流的筏子上,才能領略武夷山的秀麗。
隨著游船的緩緩前行,朵朵浪花隨船舷漂后,見湖兩岸古建筑和聳立在山上的教堂塔尖隱藏在綠蔭之中,遠處游船的桅桿白帆提亮了景色的色調(diào)層次,湛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深藍的湖水,真是美不勝收。
青山綠水也許是描寫國內(nèi)山水常用的詞,在這里就不好使了,我說的深藍的湖水就是這個意思。梅拉倫湖與波羅的海相連,梅拉倫湖水和海水是相融的,就像調(diào)色板上湖藍色又調(diào)進去一點兒普蘭,使色感更加寂靜、沉穩(wěn),明度也比湖藍低沉而寧靜,襯托著湖岸上的景色更加純美。
按行程傍晚要乘游輪去芬蘭,登船前還有三四個小時的自由時間,我突發(fā)奇想,既然斯德哥爾摩市這么富有、這么美,諾貝爾獎頒獎處就在跟前,這里的兒童美術教育應該很好吧。我試圖能發(fā)現(xiàn)點什么,轉了幾條大街沒見著,就往居民區(qū)里走,還真找著了一家幼兒園,卻因語言障礙無法與人溝通。但我不甘心,有著強烈的接觸走近的愿望,我圍著幼兒園房子轉悠,試試運氣,還真發(fā)現(xiàn)一間教室的窗戶臨街,就像國內(nèi)的“通天窗”,非常大,幾乎有半個墻面,視線也很好。更加巧合的是這是一間美術教室,有七八個孩子正在畫畫,我喜出望外,暗自慶幸今天的好運氣,真是想什么就來什么,好像是上帝有意在幫我。
我看到瑞典孩子們用的畫材與國內(nèi)差不多,水彩筆、油畫棒、色卡紙等,有畫的,有剪的,有做手工的,有拿著毛刷蘸上顏料往紙上弄彩色點點的,孩子們各玩各的,像是一個美術游戲,自由活動,很隨便。
比巧合還巧的是美術老師不在,給了我機會。當我隔著窗戶玻璃往里瞧時,孩子們多少還有點兒驚訝并傻傻地望著我,我猜測他們心里想這是從哪里突然冒出來個外國老頭。我示意他們過來,我翻動手機隔著窗戶玻璃讓他們看我在國內(nèi)教孩子們畫畫的照片,他們立刻有了反應,情緒高漲起來,表現(xiàn)出對我的友好。看來美術的確用不著翻譯,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接著,他們隔著窗戶給我看他們的畫,滔滔不絕地爭著給我講怎么畫的,有個女孩拿著一本厚厚的畫一張一張地翻給我看,邊翻邊嘟囔,他們希望我能聽懂,我也堅信他們能理解我說的話。就這樣,他們用手給我比畫,我也用手給他們比畫,在這種熱情足夠、語言不夠的情況下,也許比畫是最好的交流。
我非常享受與孩子們互相比畫的瞬間,此刻熱情、興致比什么都重要。要是語言相通,或許還沒這個氣氛呢!都說北歐人冷漠,缺少快速點燃熱情的速度,如果這是真的,那么他們孩子的熱情為什么像火藥一樣一觸即發(fā)呢!而且對他們來說猛然接觸的還是一個來路不明者,一點兒提防都沒有,搞不懂?我們的教育可是不能和陌生人說話?
后來,老師來了,一個小朋友上前說了點兒什么,老師看到了眼前的情景,沒去制止,反而躲在了一旁,面帶微笑地看著我們的表演,我知道她是不忍心掃孩子的興,畢竟孩子的快樂勝過最好的教育。
看孩子們的個頭像我們國內(nèi)一二年級的學生,其實都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這么高的個子畫出的畫像是國內(nèi)中班四歲多孩子畫的,有兩個女孩子畫的花很簡單,畫面也顯松散,不像我們這么大的孩子畫得已很“專業(yè)”了。比如畫更見主題性,完整、漂亮,這是我們比人家先進嗎?我覺得不是,這正是人家比我們更超前的地方。
歐洲的教育重在遵循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認為孩子在幼兒期是不能受教的,過早的教會毀掉幼兒的感悟,兒童就要像兒童一樣去生活。但我們的教師從“骨子里”就想教,控制不住,覺得不教是自己失職,大多家長也這樣想。
一棵小草都能按自然規(guī)律生長,該它發(fā)芽時它就露出草尖,該它枯萎時它就變黃,歲歲枯榮,無怨無悔。其實,這些道理教師都懂,一旦做起來什么都忘了。
這次和瑞典畫童的不約而見,有著可遇不可求的巧遇,給我感受最深的還不是美術,而是與瑞典孩子們的交流。她們幼稚、可愛的燦爛笑臉,親切、友好、真誠的眼神使我深受感動。雖然語言不通,只能用手比畫和圖畫交流,誰也不知道對方在說什么,只是糊里糊涂地聽著、傻笑著,但大家友好之心相通,意思都懂。
我覺得在異國他鄉(xiāng)有個跟外國畫童們“接地氣”的談話也就足夠了,用得著非得弄明白說的是什么嗎?不明白才會有遐想,才會有念頭。天天見陌生人,處處見陌生景,每天看到的都是你從沒見過的,這不就是旅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