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澤育 寧德市蕉城區(qū)實驗小學
【內容提要】兒童美育的目的是開發(fā)兒童智慧,提高品格。通過正確引導和啟發(fā)培養(yǎng)兒童的自信心,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人的知覺培養(yǎng)人的個性、情感、情操。傳統(tǒng)書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及豐富的文化底蘊,極具人文素養(yǎng),融詩書畫印于一體。以表現意象和意境,表達,宣泄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等。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愉悅性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對詩詞的領悟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當他們近距離感知中國傳統(tǒng)美術文化時,接受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與浸染,促進了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獨立品格及氣質的升華。
書畫,視覺審美之藝術,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粹,具有悠久的歷史及豐富的文化底蘊。它主要表現意象和意境,不求形似,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表達、宣泄作者內心的情趣、思想、志趣、感情等,即“胸中逸氣”。是提煉了的物象,是思想的升華。
書畫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一門藝術,是極具人文素養(yǎng)的學科。在當今的學校美術教育中具有積極的、與其他藝術種類不同的作用。
傳統(tǒng)書畫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幫助他們從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走出來,使壓力得到緩解、轉移,滋養(yǎng)心靈、愉悅性情。
在我國美術史上,有許多畫家、理論家對繪畫的愉悅性情作用進行過論述,比如南朝宗炳在《畫山水序》——中國繪畫史上最早的山水理論文章中指出:“峰岫峣嶷,云林森渺,圣賢映于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可見,在他眼中,要得到精神愉快,再也沒有比山水畫更直接的了。因此,當他:“以疾還江陵,嘆曰:‘老病俱至,名山恐難遍睹,惟當澄懷觀道,臥以游之?!菜温?,皆圖之于室,謂人曰:‘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而與他同時代的王微也說過:“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奔催h望絢麗多彩的秋云,精神隨之飛揚;面臨和煦的春風,思緒浩蕩。
書畫藝術通過濃淡干濕的筆墨軌跡,使他們覺得既玄妙又神奇,這樣就促使了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使他們不知疲倦地想象和創(chuàng)作,從而得到了最愉悅的滿足感,也不會因為自己畫得不像某個具體的物體,而感到垂頭喪氣。孩子們在畫紙上添畫揮筆,每一筆的變化都可能讓他們自己興奮不已??梢姡瑐鹘y(tǒng)書畫確實能起到使人精神怡悅、心靈開闊的作用。
美學家、教育學家豐子愷先生說過:“藝術的目的,不是僅得一幅畫,一首詩,一曲歌,而是借描畫吟詩奏樂來表現自己的心,陶冶他人的心,而美化人類的生活。不然,舍本逐末,即為畫匠、詩匠、樂匠……”
傳統(tǒng)書畫歷來提倡詩意之美的美學意境,“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此乃追求的最高之理想,也是中國書畫最高之境界。既寫景又抒情,情景交融;它既“外師造化”,又“中得心源”;既“似”,又“不似”,介乎兩者之間。畫中題跋是中國書畫獨有的形式,它豐富了傳統(tǒng)書畫意境的表現力。當然,畫中題詩或跋只是一種形式,真正書畫中的詩境,并非題詩所能包含,而是體現在畫的構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詩化,詩情與畫意交融,雖無題詩,也富有詩的意境?!安恢蛔?,盡得風流”。中國傳統(tǒng)書畫詩畫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對詩詞的領悟能力,讓孩子在綜合學習過程中相輔相成,不斷提高自己。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產生良好的藝術氛圍,對學生整體修養(yǎng)起到重要作用。
思維是人類所具有的高級認識活動。它探索與發(fā)現事物的內部本質聯系和規(guī)律性,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
在兒童美育過程中,為更好地適應兒童成長發(fā)育及心理教育,結合傳統(tǒng)書畫的特質,從低年級的筆墨游戲到中年級的綜合技法畫靜物、花和樹木、動物、變體畫和扇面等,再到高年級的山水、創(chuàng)作等。內容安排由簡到繁、由淺到深、注重趣味性,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注重繪畫與生活的聯系,注重游戲活動培養(yǎng)兒童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個性,完善人格。特別注重通過兒童筆墨游戲活動,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尤其兒童在初步了解毛筆、墨水在宣紙上會產生干濕濃淡效果及點線的豐富變化,使兒童產生對書畫熱愛之情。為激發(fā)兒童的探索精神,引導兒童嘗試用水墨結合其他繪畫材料作畫奠定情感基礎。使學生深刻認識、感悟水墨的無窮藝術魅力,并在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書畫是我國的國粹,小學美術課程應加強傳統(tǒng)書畫教學,當然其目的不是培養(yǎng)書畫家,而應以欣賞教學為主,筆墨技法教學為輔,化難為易,鼓勵兒童通過傳統(tǒng)書畫的形式來近距離感知中國傳統(tǒng)美術文化,并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與浸染,促進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獨立品格及氣質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