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尤其是在課堂教學方面,存在著許多的困惑和迷茫。閱讀教學的程序似乎就只是千篇一律的三部曲,生字詞語;中心思想;寫作特點。語文老師填鴨式滿堂灌教學,學生(學習認真的)只負責“記錄”。漸漸地學生對語文閱讀失去了興趣,上完一節(jié)課后,覺得“啥也沒學到”。劉錫慶教授提出了對話教學這個具有革命意義的概念,他說:“‘對話教學的理解有兩種:一是把以對話為手段的教學視為對話教學,二是把以對話為原則的教學視為對話教學”。劉教授強調(diào)對話教學是以對話為原則的教學。這也就是說,對話教學可能以對話方式的教學呈現(xiàn),但其他的方式只要是在對話的精神支配下使用也是對話教學?!皩υ捠健苯虒W雖然不是解決閱讀教學的仙丹妙藥,但它至少為閱讀教學打開了冰山一角。在閱讀教學中以對話為原則,有意識地營造對話氛圍,促進了師生的交流意識,通過交流與互動引導學生自覺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在對話教學中也完成了對文本的二次解讀。師生在閱讀教學中共同成長漸入佳境。
在“對話式”閱讀教學中,我們的學生已不再是被灌輸?shù)目腕w,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作為主體與文本、與教師與作者展開了平等的對話,直接參與了文本意義的建構(gòu)。對話式閱讀教學注重教師、學生、文本、作者間的雙向溝通、交流、互動。它克服了以往的獨白式、灌輸式教學的弊端,它是一條通往自由、平等、民主的教學之路。毫不夸張的說,對話式教學是追求人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更是一種面向生活和生命開放的教學。
對話教學不是以傳授知識為教學的首要目的,而是一種以人的發(fā)展為終極目的。自古以來,但凡成功的教育都不是單向的教諭式的,而是互動討論式的。蘇格拉底的“助產(chǎn)術(shù)”可以看作是西方對話教學的最初嘗試。在偉大的東方,圣人孔子更是早早就進行了對話教學?!妒套芬徽?,就閃耀著“對話”的光焰,至今仍然是教學“對話”的極致。
對話教學過程中,我們的學生在與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對話中,要想讓自己的語言被他人理解,對話者就要提煉自己的語言和說話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與自我、與同學與文本與作者的對話過程中,無形中就會提升自己的批判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會說了,寫下來也就不難啦,聽、說、讀、寫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自然就提高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我們當下的課堂教學已逐漸融入了對話理念。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由于傳統(tǒng)教學習慣的影響,再加上一些教師對對話理論理解的偏差等因素,出現(xiàn)了一些偏離對話理念的現(xiàn)象。那么,我們的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師的素養(yǎng)是對話式閱讀教學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
在對話式閱讀教學中,教師應(yīng)擔當以下角色:
1.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者。教師必須選取一個恰當?shù)那腥朦c,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真正感覺到學習的快樂。
2.對話的引導者。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走進學生,讓學生暢所欲言。不要一味地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肯定、夸獎,而要引導學生敢想、敢說的同時會想、會說,對學生對話中的“錯誤”及時糾偏,巧妙地說“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關(guān)鍵句、重點段的學習,通過朗讀、思考、討論、品悟,把學生的對話引向更深處。
3.對話的傾聽者。教師要做學生的傾聽者,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愛、真正地、平等地、耐心地傾聽學生心靈深處的聲音。教師的贊許、微笑、激勵的話語會引領(lǐng)學生暢快地表達自己的獨特體驗、感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和人格的自信。
基于這些原因,所以一個語文教師要想讓課堂教學有效,就必須要加強自身各方面的修養(yǎng)。
首先,要有獨立鉆研教材的能力。名師于漪在上課前,一定要先讀文本數(shù)遍,然后獨立完成教案的設(shè)計,再讀文本修改自己的教案,在上完這堂課后,根據(jù)課堂生成的問題,再次修改自己的教案。反觀當下的語文課堂,不少語文教師在讀過一遍文本后,根據(jù)教案來個原封不動的講解,更有甚者,課文一遍不看,也敢照著教案給學生一番講授。
其次要有較厚的語文素養(yǎng)。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多讀書、多學習。你可以訂閱幾份語文權(quán)威雜志:《語文教學通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建設(shè)》等。每當一期雜志到手以后,聞著那淡淡的墨香,心情頓時愉悅起來,捧讀自己喜愛的文章,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名師李鎮(zhèn)西給自己訂閱的《中學語文教學》雜志編制了《語文教材課文備課資料目錄索引》,這個《索引》分為《課文目錄》和《資料目錄》。《課文目錄》是按音序把中學語文教材的所有課文都編好序。每一篇課文題目后面都有一個頁碼數(shù)字,根據(jù)這個頁碼數(shù)字就可以到《資料目錄》里面去查到《中學語文教學》雜志中相應(yīng)的備課資料目錄。名師的做法給我們以啟示,供我們?nèi)W習、借鑒。
除了專業(yè)雜志,還可以讀語文教育史類、學習理論類、學科教學論類、文學作品類和其它的雜書。如課程論這一塊,可以讀王榮生教授的《聽王榮生教授評課》、張鴻苓主編的《語文教育學》等;文本解讀類可以讀孫紹振教授的《名作細讀》、《月迷津渡》;陳日亮的《如是我讀》等。選幾本書作為案頭必備書,也可以精選一本作為你的壓箱底書。
在對話教學中,除了要運用語文專業(yè)知識以外,常常還涉及到自然、歷史、道德、法律、哲學等相關(guān)知識。所以,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必須是位“雜家”。
還要有很好的教學機智。當學生的發(fā)言產(chǎn)生了偏頗,偏離了文本的價值取向,教師要及時地引一引;當學生的思維難點卡殼時,教師機智地點一點;在課堂上收放自如,具有把握課堂教學大局的能力。
除此之外,還要根據(jù)不同的文體,選擇正確的對話方式。詩歌、小說、散文、喜劇等文體,突破點的選取各有不同。
二、平等對話并不意味著可以信馬由韁
對話教學固然要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自由、合作、輕松的氛圍,但又要受教學目標的制約,還要完成一定的教學內(nèi)容,同時,它還有時間的限制,這些因素決定了對話教學不可能是漫無邊際的胡侃亂談,也更不可能是毫無遮攔的“大話西游”,對話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傾心參與,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它有助于完成教學目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對話教學并不意味著可以信馬由韁、天馬行空、山南海北,它需要航向、燈塔、指南針。
三、平等對話不是簡單的問答
對話式閱讀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課堂上的有些問答并不是真正的教學對話。真正的教學對話,一是把以對話為手段的教學視為對話教學,二是把以對話為原則的教學視為對話教學。對話教學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也就是蘊涵教育性的相互傾聽和言說。它需要師生之間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價值的分享。對話式教學不僅表現(xiàn)為提問與問答,還表現(xiàn)在交流與探討,獨白與傾聽,鑒賞與評價,也表現(xiàn)在根據(jù)文本基礎(chǔ)的寫作。這是對話式教學在質(zhì)的方面的要求。
四、平等對話要注意主體的平等
在對話式閱讀教學中,必須厘清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關(guān)系。學生、教師、文本都是主體。師生一方作為讀者,和文本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主體、客體之說。教師、學生在與文本對話過程中,師生均有對文本的解釋權(quán)、質(zhì)疑權(quán)。以往的學生的教師和教師的學生均不復存在,代之以學生式的教師和教師式的學生,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在對話的過程中也在受益、也在被教;學生不再是僅僅被教,也在對話的過程中同時去教。他們共同對整個成長過程負責,師生能夠真正地做到教學相長。這種平等關(guān)系還包括教師在其他各方面的引導權(quán)與學生自主權(quán)的平等。教師不再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但也不能完全撒手,任由學生牽著自己的鼻子走。師生與文本的對話,或者學生與教師的對話時,學生與學生對話時,教師或者文本,也是平等對話的一方,不能因為反對教師或文本的話語霸權(quán),而剝奪教師或文本的話語權(quán)力,這就由過去一切由教師或教學參考書說了算走向了一切由學生說了算的另一個極端。這兩種做法都不可取,必須要摒棄。
陳際深,江蘇睢寧高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