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
(商丘市梁園區(qū)東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眼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改良Parks切口斜視手術的療效及對患者淚膜功能的影響
王燦
(商丘市梁園區(qū)東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眼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研究改良Parks切口斜視手術治療斜視的效果及對患者淚膜功能的影響。方法 將商丘市梁園區(qū)東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斜視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角膜緣梯形結膜瓣切口斜視手術治療,研究組采用改良Parks切口斜視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淚膜功能和治療效果,淚膜功能采用淚液分泌基礎實驗(Slt)、角膜熒光素染色積分(CFS)、淚膜破裂時間(BUT)方法進行評定。結果 兩組患者術后7 d Slt與CFS升高、BUT降低,但對照組Slt與CFS高于研究組、BUT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個月兩組患者Slt、BUT、CFS均恢復至正常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愈率(73.3%)低于研究組(9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改良Parks切口斜視手術能有效矯正患者斜視,減少淚膜功能影響。
改良Parks切口斜視手術;療效;淚膜功能
斜視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眼科疾病,患者出現(xiàn)斜視癥狀后相應的視覺功能、雙眼單視功能易發(fā)生發(fā)育不良等現(xiàn)象,造成視覺功能受損、破壞或干擾患者視力,甚至引發(fā)弱視[1]。目前,臨床治療斜視多在肉眼下進行手術操作,能促進患者雙眼視覺功能恢復,改善整體美觀,為患者后期建立雙眼視功能創(chuàng)造解剖學條件[2-3]。合理選取手術切口對結膜瘢痕隱藏、術后外觀改善、術眼擾動減少等具有重要作用,且對患者術后淚膜功能恢復、術后并發(fā)癥具有重要影響,是臨床治療關注的重點[4]。本研究采用改良Parks切口斜視手術治療斜視,分析其療效及對患者淚膜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商丘市梁園區(qū)東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斜視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臨床檢查符合斜視相關診斷標準,術前雙眼視力、矯正視力>0.9,術前未使用淚膜穩(wěn)定藥物、淚液分泌藥物治療。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0~45歲,平均(18.2±6.8)歲;斜視角度為25°~120°,平均(85.5±10.5)°;麻痹性斜視10例,共同性斜視20例。研究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8~42歲,平均(17.9±6.5)歲;斜視角度為25°~120°,平均(80.5±11.0)°;麻痹性斜視12例,共同性斜視18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角膜緣梯形結膜瓣切口手術治療,在距離角膜邊緣1 mm位置行1條弧形結膜切口7 mm,順著切口兩邊切開8 mm發(fā)現(xiàn)結膜放射狀,將節(jié)制韌帶、肌間膜分離,使肌肉充分暴露便于手術實施,術后將肌間膜間斷性縫合。研究組行改良Parks切口手術治療,在距角膜邊緣7 mm位置行1條5 mm切口與角鞏膜平行,將結膜、前Tenon’s剪開直至鞏膜。將帶彎頭大斜視鉤由切口處插入,將直肌勾住后由大斜視鉤下降小斜視鉤置入,滑動到肌腱位置并跨過大斜視鉤,重復幾次后將肌間膜、前Tenons之間聯(lián)系切斷。將節(jié)制韌帶、肌間膜分離,于肌止端套環(huán)縫線并截除。術畢自然對合結膜切口。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淚膜功能和治療效果。淚膜功能采用淚液分泌基礎實驗(Slt)、角膜熒光素染色積分(CFS)、淚膜破裂時間(BUT)方法進行評定。治療效果根據(jù)患者術后斜視度矯正情況進行評定,治愈:斜視度矯正低于10°;欠矯、過矯:斜視度矯正超過10°[5]。
2.1 淚膜功能 兩組患者術后7 d Slt與CFS升高、BUT降低,但對照組Slt與CFS高于研究組、BUT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個月兩組患者Slt、BUT、CFS均恢復至正常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效果 對照組患者治愈22例(73.3%),欠矯、過矯8例(26.7%);研究組治愈29例(96.7%),欠矯、過矯1例(3.3%)。對照組患者治愈率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方式與環(huán)境的改變,斜視患者發(fā)生率呈逐年增長趨勢,臨床表現(xiàn)為眼位向內(nèi)偏斜、中高度遠視、眼位向外偏斜、眼位上下偏斜等癥狀,導致患者出現(xiàn)自卑心理、社交障礙等不良情況,嚴重影響患者整體美觀及生活質量。斜視矯正手術是臨床治療斜視最常用的方法,能在促進患者視力恢復基礎上改善美觀,治療原理在于減弱或強化眼部肌肉組織作用,達到矯正斜視的效果[6]。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淚膜功能比較
斜視手術過程中切口類型較多,包括穹隆結膜切口、直肌止端弧形結膜切口、直肌止端大梯形切口、近穹隆結膜切口及角膜緣不全梯形切口等,均能改善患者矯正效果,但具有一定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7 d Slt與CFS升高、BUT降低,但對照組Slt與CFS高于研究組、BUT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個月兩組患者Slt、BUT、CFS均恢復至正常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愈率(73.3%)低于研究組(9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采用改良Parks切口斜視手術治療能降低淚膜功能影響,提高治療效果。分析原因為緣梯型切口能較好地暴露術野,但大面積分離球結膜易對前Tenons囊造成擾動,導致結膜長期充血并形成瘢痕,術后易發(fā)生肌肉、結膜粘連,從而降低矯正效果[7]。改良Parks切口斜視手術能有效彌補常規(guī)切口斜視手術的不足,在眼瞼后行切口,具有切口小、創(chuàng)傷少等優(yōu)勢,術后風險能自行脫落,減少術后拆線風險[8]。
綜上所述,采用改良Parks切口斜視手術能有效矯正患者斜視,減少淚膜功能影響,且切口較為隱蔽,能有效避免美觀影響,促進患者康復。
[1] 韓姬,王玲,劉偉仙,等.斜視患兒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纖維層厚度不同分區(qū)變化特點[J].眼科新進展,2015,35(4):355-358.
[2] 張煒.麻痹性斜視244例臨床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3,22(2):181-183.
[3] 樊頌雅.顯微鏡下斜視矯正手術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14):105-106.
[4] 鄔丹,陳琳琳.62例共同性外斜視手術治療效果臨床分析[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6,24(1):45,55.
[5] 徐穎,楊士強,趙堪興,等.改良Tenon囊下麻醉在水平斜視矯正術中的應用[J].中華眼科雜志,2015,51(10):778-780.
[6] 楊媛媛,張寶琴,毛羽佳,等.青少年共同性斜視改良術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22):63-66.
[7] 王琦,顧莉莉,王彥榮.改良Parks切口聯(lián)合直肌線狀折疊術治療共同性斜視[J].國際眼科雜志,2013,13(8):1741-1742.
[8] 楊建華,許淑平,盧雪梅.顯微Parks切口斜視矯正術32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6,34(3):295-297.
R 77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2.084
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