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以課內(nèi)文言文為例,淺談議論文論據(jù)的兩種寫法
黑龍江于 帥
作文在高考語文試卷中分值比重大,是復習備考的重點,也是決定語文成績的一大關(guān)鍵。隨著任務驅(qū)動型作文題的廣泛采用,出現(xiàn)了大量兜售“任務驅(qū)動型作文寫作套路”的文販,借新題型之名,行新型宿構(gòu)之實。實際上,任務驅(qū)動型作文只是“情境具體,寫作任務明確”的作文,選擇議論文體寫作時依然要遵循“一篇好的議論文”的寫作要求。而要完成一篇好的議論文,寫好論據(jù)是重點。本文將就兩種論據(jù)寫作的方法逐一探討,以期對考生有所裨益。
當我們在作文開篇提出明確的中心論點后,便進入了論證的環(huán)節(jié)??忌M行議論時,常常喜歡引用事實論據(jù),尤以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跡、文學作品中的事件為首選。但筆者在多年評卷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不會寫論據(jù):或罔顧觀點,只管從頭到尾講述一個故事,所占篇幅甚巨;或東拉西扯,不能集中火力證明論點;或牽強附會,為了表明論據(jù)與觀點的一致性而生拉硬拽、表述絕對。事實上,我們的教材已經(jīng)提供了非常好的論據(jù)寫作范例。筆者認為議論文中的敘事可分為簡略敘事和復雜敘事兩類,下面以教材中《過秦論》《師說》兩文為例,簡要分析。
《過秦論》中有這樣一段話:“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p>
此段論據(jù)用以證明的觀點可以概括為:身份地位、個人才智、經(jīng)濟軍事實力都不是平定天下的核心要素,仁義所在、民心所向更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此段書寫論據(jù)的方式:圍繞著論點有選擇、有重點地概括性敘事,每句敘事都或正或反地突出論點。議論文中若要整段采用一個人物事例做論據(jù),便可依照此法。
仿照賈誼的寫法,我們可以針對“人要在逆境中奮起”這一論點寫一段論據(jù):
人要在逆境中奮起,因為挫折與失敗不是墮落的理由。遙想“褚橙”的創(chuàng)造者褚時健,承包哀牢山時不過是一個七十五歲的鶴發(fā)老人、喪女無友的孤獨者、體弱病重的保外就醫(yī)人員,無充裕資金,無種植經(jīng)驗,甚至人生還有幾年可活都是未知。逆境的苦痛,可以說他盡嘗了??伤麉s在荒山野嶺間二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化身“橙王”,身家億萬,福澤一方。世上年紀輕過他的人何其多,身體好過他的人何其多,機遇強過他的人何其多,而因一時不順而放棄、墮落的人又何其多啊。
這段既有用因果關(guān)系表述的分論點(人要在逆境中奮起,因為挫折與失敗不是墮落的理由),又有以排比形式進行的圍繞論點的概括性敘事,先突出論點中的“逆境”一詞(遙想“褚橙”的創(chuàng)造者褚時健,承包哀牢山時不過是一個七十五歲的鶴發(fā)老人、喪女無友的孤獨者、體弱病重的保外就醫(yī)人員,無充裕資金,無種植經(jīng)驗,甚至人生還有幾年可活都是未知。逆境的苦痛,可以說他盡嘗了),再突出論點中的“奮起”一詞(可他卻在荒山野嶺間二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化身“橙王”,身家億萬,福澤一方),最后引入正反對比,聯(lián)系現(xiàn)實,證明了論點的正確性。
再看《師說》這一段:“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瘑韬簦煹乐粡?,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此段論據(jù)分為三個層次,可以概括為:①今之眾人能力不及古之圣人,所以為求進步,應該從師學習;②成年人也會有惑,因此應該從師學習;③地位高低與學問高低無關(guān),地位高者同樣應該從師學習。三個層次的敘事都運用了對比以突出強調(diào),各層次之間穿插相應的議論、抒情句作為小結(jié),點明其與論點的關(guān)系。仿照這一段寫法,我們可以針對“人要寬容”這一論點寫一段論據(jù):
人人皆知寬容的意義,可舉目四望,卻是睚眥必報者盈城,寬以律己、嚴以待人者盈野?;厮輾v史,齊桓公、藺相如、李世民,無一不是才智出眾的人杰,而皆能做到心胸寬廣:任管仲促齊國富民強,與廉頗共保趙國平安,用魏征成就盛世皇朝。欲成大事者,豈可斤斤于方寸,被狹隘計較蒙蔽雙眼?今人平居之時,多自詡為心胸開闊之人,臨事之際,卻常常亂了方寸,囿于得失,計較于言語好惡,以致妨害心田。如此行事,而求無虞之快樂,豈不困難?人們在庸常瑣碎的生活渦流中,常常忘記寬容的意義,誤以為寬容只是強者專利,自居弱勢時便拼力爭斗,計較百端,問他,就會說:“我無錢無勢,再不斤斤計較,豈不處處失去?”可嘆??!寬厚從容的風尚一去不返,其原因也就大概可知了。斤斤計較,反對包容,唯以自身得失為念,卻因此失了格局,喪了友誼,困在寸光之見里,豈不可惜!
簡略敘事利于集中,以優(yōu)勢兵力攻敵之一點,因此必須扣住論點強力論證;復雜敘事利于從多層面、多角度闡明論點,因此必須層次清晰,議論性的小結(jié)、過渡簡潔有力。
論點、論據(jù)、論證是議論文的三要素,在審題立意這一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如何把適宜的材料運用好,寫出簡潔有力的論據(jù),便是考驗各位考生寫作功夫之處了。如能將上述兩種寫論據(jù)的方法運用熟練,直至寫出自己的風格,一定可以使作文上一新臺階。
黑龍江省大慶市大慶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