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虹
①甲骨文的“以”字,好似連在嬰孩肚臍上的臍帶。有的甲骨文將嬰兒與“人”字連寫,表示嬰兒出生時與母體的緊密相連。那時的造字先祖?zhèn)兯坪踹@樣理解:母親與孩子之所以有遺傳學(xué)上的高度相似,是因為連接母子的臍帶發(fā)揮了神秘的作用。
②金文中“以”字延續(xù)了甲骨文“以”的字形特點。
③篆書“以”承續(xù)了金文字形,但是有些篆書卻將甲骨文字形中相連接的兩部分分離了。
④隸書“以”字,原本連為一體的字形分成了左右兩部分?!耙浴弊值囊馑家灿兴兓灰隇樘撛~,表示“當(dāng)作”“認為”“憑著”等意思。最初“高度相像”的意思,則被再加“人”另造的“似”代替。
“以”字,左右均分,左低右稍高。左部好似嬰兒蜷縮著身體的樣子,依附著右側(cè)“母親”的懷抱,所以,左部收緊,豎畫短且直,末端左斜,提點右出;順勢寫右部的撇畫,略略左伸,筆斷意連,與左側(cè)的提點呼應(yīng),撇出鋒后,虛筆上挑,順勢點點。右部好似母親的懷抱,讓嬰兒有所依靠,因此也相對舒展。
“以”這個字,形態(tài)有趣,仔細品味歐陽詢、褚遂良、趙孟頫等書法家書寫的“以”字,有的結(jié)體謹嚴,有的運筆靈動,但也都特別注意筆斷意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