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何莊幼兒園 宗平霞
將乒乓融入游戲,促進幼兒個性發(fā)展
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何莊幼兒園 宗平霞
幼兒教育工作者應深刻認識到將乒乓融入游戲的價值所在,積極探尋在游戲化課程建設中有效發(fā)展乒乓活動的策略、途徑、方法等,科學合理有效地指導幼兒規(guī)范乒乓球運動的正確動作要領,引領、點撥、指導幼兒豐富多彩的乒乓游戲活動,以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發(fā)展。
乒乓球;游戲活動;融合;幼兒個性發(fā)展
乒乓球運動的歷史起源于十九世紀末期的英國。1926年,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正式成立,同時決定舉行首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而我國的乒乓球運動是在1904年從日本引進的,1959年,中國運動員容國團在第25屆世乒賽男單比賽中,為國家奪得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世乒賽冠軍,而中國隊攀上世界乒乓球賽的高峰是在1981年至1988年。中國乒乓球運動被世界公認為中國的“國球”。乒乓球運動在我國已形成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良性循環(huán)。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完全有責任、有義務將中國的“國球”引入幼兒園的游戲教育教學活動中,以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發(fā)展。
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融入乒乓有利于增強幼兒們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有利于使幼兒的身體與外界的變化保持相對的平衡性,以進一步增強幼兒身體的耐受力與對疾病的相對抵抗力,同時,能進一步促進幼兒的動作技能、智力、情感與個性的良好發(fā)展。
值得注意的是,幼兒個性存在著相對的獨特性、整體性與穩(wěn)定性。個性是一個復雜的動力結構系統(tǒng),幼兒個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氣質等方面。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對幼兒人生的發(fā)展有重大意義,是幼兒日后成長的“基石”。將乒乓球運動融入幼兒園的游戲化課程建設中,有利于訓練幼兒的心理素質,有利于提升幼兒在各種緊張的、復雜的、困難的情況下心理的協(xié)調性、適應性以及相對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幼兒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心理活動,從而以最好的狀態(tài)參與游戲活動。
幼兒園課程理應游戲化,幼兒的一日生活要游戲化,晨間活動要游戲化,教育活動要游戲化,區(qū)角活動要游戲化,戶外活動要游戲化,課間過渡環(huán)節(jié)要游戲化,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要游戲化(涉及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游戲是幼兒活動的基本形式與途徑,幼兒教育工作者應深刻地認識到游戲對幼兒個性發(fā)展的價值,同時應努力構建平臺,將乒乓球運動巧妙融入幼兒園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幼兒教育工作者應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3~6周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為指導,依據小、中、大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年齡發(fā)展階段特征,緊密結合小、中、大班幼兒生理機能的實際,從有利于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發(fā)展的視角出發(fā),在游戲化課程建設中引導幼兒有效地開展乒乓運動。
1.科學合理有效地指導幼兒規(guī)范乒乓運動的正確動作要領
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引導幼兒開展乒乓運動時,可以借助于精心選擇的朗朗上口的手指兒歌,讓幼兒自主觀察自己的雙手,能說出自己“五只”手指的名稱,同時借助于手指游戲,讓幼兒們能認識到肘關節(jié)、大小手臂、虎口等人體的有關部位。教師應讓幼兒學會乒乓運動的站立姿勢,耐心地指導幼兒,可以利用兒歌或口令等策略、方法引領、點撥、指導幼兒進行強化記憶。在幼兒掌握正確動作后,再引導幼兒練習“顛乒乓球”,當然,幼兒顛球的多與少,教師無需去介意,重點是及時糾正幼兒錯誤的姿勢,鍛煉幼兒正確的站位習慣。幼兒教育工作者宜依據小、中、大班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特征,明確不同的乒乓球訓練的要求。小班可以訓練幼兒用手去拋接乒乓球,中班可以訓練幼兒用乒乓球拍去顛球、去運球,大班可以訓練幼兒去擊球、去喂球、去接球。幼兒教育工作者宜激勵不同層次的幼兒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努力肯定、贊賞幼兒取得的進步,以進一步增強幼兒參與乒乓游戲的興趣與熱情。比如,讓小班幼兒練習乒乓球中“顛球”這一動作要領時,就可以進行游戲化的教學,將乒乓球裝飾成小白兔,將幼兒園內綠色的草坪當作乒乓球拍,以小白兔在綠色草坪上蹦蹦跳跳的形式來練習“顛球”這一動作,同時將這一動作要領創(chuàng)編成淺顯易懂的兒歌,以便于小班幼兒及時地理解與掌握,這樣有利于小班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及時地學會乒乓運動的動作要領。
2.引導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乒乓運動的興趣
幼兒天性愛游戲,在游戲活動中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等。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導幼兒觀看有關乒乓球運動的視頻或帶領幼兒們來到附近的體育館、奧體中心等場所,讓幼兒目睹乒乓賽事,以激發(fā)幼兒的乒乓興趣,并從中學習他人的本領,體驗頑強不息的乒乓精神。在幼兒園內,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為幼兒們努力構建乒乓運動的環(huán)境氛圍。比如,可以在幼兒園走廊、畫廊、宣傳櫥窗內布置乒乓球吊飾、乒乓球明星的圖片、乒乓球手工制作畫等。同時,鼓勵在教室內劃出一塊區(qū)域開辟乒乓專題展,可以展示幼兒關于乒乓方面的小制作,如特色乒乓球服飾、京劇臉譜等,讓幼兒們浸潤在濃郁的乒乓氛圍中,從而與乒乓產生親切感。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據小、中、大班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創(chuàng)設相適宜的不同特色的乒乓小游戲。比如,在美工區(qū)域可以運用廢棄的舊乒乓球蘸上三原色在廢棄的硬紙板上滾畫,一幅幅獨具創(chuàng)意的美術作品便會應運而生,令人驚嘆。
幼兒教育工作者應深刻認識到將乒乓融入游戲的價值所在,積極探尋在游戲化課程建設中有效發(fā)展乒乓活動的策略、途徑、方法等,科學合理有效地指導幼兒規(guī)范乒乓球運動的正確動作要領,引領、點撥、指導幼兒豐富多彩的乒乓游戲活動,以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發(fā)展。
[1]陳忠蘭.“乒乓游戲”提高幼兒運動能力[J].教育:周刊,2017(4).
[2]田勤萍,方麗莉.校園乒乓文化,促進兒童積極個性發(fā)展[J].江蘇教育,2015(23).
[3]沈玉妹.開展乒乓球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J].教師,2015(3).
[4]賈麗華.園本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乒乓游戲讓幼兒煥發(fā)生命異彩[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