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4)
質點系內外力做功的物理圖像分析
——以一道典型題目為例
雷 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44)
為了澄清質點系內外力做功分析中常見的錯誤,通過詳細分析一道典型的易錯題目,比較清晰地建立了類似物理情景下質點系內外力做功的物理圖像.
質點系 功 靜摩擦力 內力 外力
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功的概念在物理理論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質點系中力復雜多樣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和質點之間的相對運動會導致功的分析復雜化,同時力的功具有相對性,即功與參考系的選擇密切相關,因此質點系中功的分析、計算和建立清晰的物理圖像有一定難度.本文以一道典型題目為例探討質點系中內外力做功時的物理圖像.
圖1 題目附圖
這道題目不僅學生理解困難,即使在教師中也常常引起爭論[1,2],究其原因是其物理圖像比較難正確清晰地建立. 同時,很多現(xiàn)實問題的物理圖像,如人在地面行走、人騎自行車、汽車在地面上無滑行駛等,與該題非常相似. 這道題目反映出來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現(xiàn)實意義,值得深入分析探討.
上述對平板車的兩種分析都是正確的,但是對人的分析都是錯誤的.在該題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中,平板車可以簡化為質點,但不能把人簡化為質點.第一個分析錯誤地把人的運動方向當成靜摩擦力作用點位移方向.實際上人和接觸點的運動方向相反,F(xiàn)f由小車與腳之間的接觸產(chǎn)生,其接觸點隨小車一起向左運動,所以此時不能把人簡化為質點.第二個分析也同樣錯誤地把人視為質點,利用質點運動定理進行分析.若把人簡化為質點,則整個過程中只有靜摩擦力Ff做負功,那么將無法解釋人如何從靜止開始運動起來.因此,該物理情景中必須把人視為有內部相互作用的系統(tǒng),而非質點.人作為一個系統(tǒng),無論是內部結構還是內力做功過程都相當復雜,不僅僅超過了機械力學的范疇,也部分地超過了物理學的范疇.不過就這道題目所考慮的問題而言,將人視為一個有內部相互作用的質點系是一個合理的簡化.根據(jù)質點系動能定理,質點系動能的增量(∑Ek-∑Ek0)等于一切外力所做功∑A外與一切內力所做功的代數(shù)和∑A內,即
∑A外+∑A內=∑Ek-∑Ek0
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雖然作為外力的靜摩擦力Ff對人做負功,但是人的內力對人做正功,兩者之和為正,所以人可以獲得動能從而運動起來.通過上述討論可以得出結論:在題目所述的情景中,人不能視為質點,應簡化為質點系.
(1)
(2)
由此得證.由公式(2)可得
即二力所做的功等值反號,所以答案A和B都是錯誤的.
人受的靜摩擦力Ff和內力在整個過程中分別起到什么作用呢?為了建立清晰的物理圖像,需要對此進行分析.
(3)
∑A外+∑A內=∑Ek-∑Ek0
(4)
其中∑A外為外力做功之和,∑A內為內力做功之和,∑Ek0為質點系的初動能,∑Ek為質點系的末動能.
人無內力做功,如同汽車沒有引擎做功一樣,人體將無法獲得動能運動起來,也不會產(chǎn)生與地面之間的靜摩擦外力Ff.但內力不能改變質心運動狀態(tài),因此內力的功只能改變人體相對動能而無法改變質心動能,所以僅靠內力無法使人向右運動.根據(jù)質心運動定理,只有外力才能改變質點系質心的運動狀態(tài),因此盡管靜摩擦外力Ff不能對人做正功,但是可以將人體的相對動能轉化為質心動能.此外,靜摩擦力Ff負功,將人體的部分能量轉化為車的動能.
1 姜振環(huán). 對“關于一對靜摩擦力做功的討論”的討論.物理教學探討,2009,27(12):37~38
2 張惠作.對“一對靜摩擦力的總功是否為零”的再討論.物理教師,2010,31(6):37~38
3 漆安慎,杜嬋英.力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19,138
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