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丹心一片護國寶
        ——周恩來與文物

        2017-02-15 08:30:35秦九鳳
        中華魂 2017年1期
        關鍵詞:靈隱寺文物

        文/秦九鳳

        丹心一片護國寶
        ——周恩來與文物

        文/秦九鳳

        周恩來出生于書香之家,他對中國的古老文化,幾千年的歷史文明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因此,他畢生熱愛各類文物。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他作為開國總理,更是精心保護文物,使許多文物能夠得到搶救、修復和保護,從而才得以流傳給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

        一、愛不釋手賞漢瓦

        1911年年初,周恩來在沈陽(當時叫盛京)讀書期間,和他的同窗好友譚公弼、何天章結為異姓兄弟。當時,譚公弼家住在沈陽大東關水簸箕胡同,距他們讀書的東關模范學校很近,而譚家是個書香人家,家藏的古書、古玩非常多。因此,周恩來和他幾個要好的同學便經(jīng)常到譚家看書、學習、寫字。

        周恩來對譚家的古書古物十分喜愛,經(jīng)常閱讀和欣賞,有不懂的還向譚家人請教。據(jù)譚家人說,他家收藏有一塊漢瓦,是三國時代著名人物曹操修銅雀臺時用剩的一塊房瓦,極為珍貴難得。

        當時的周恩來還是翩翩少年,出于對文物的喜愛和少年的好奇,每次到譚家都要看一看這塊漢瓦。譚家人出于對周恩來的偏愛,就干脆將這塊漢瓦放置在書案上供研墨使用。而周恩來每次到他家總喜歡先把這塊漢瓦拿到手中,用手指輕輕敲打,聽它發(fā)出那清脆的聲音,然后左看看,右瞧瞧,一副愛不釋手的神情。周恩來到譚家寫字時(那時還都用毛筆)就使用這塊“瓦硯”。

        1976年1月周恩來逝世后,譚家將這塊有著特殊紀念價值的漢瓦敬獻給了沈陽市第六中學(東關模范學校是其前身,現(xiàn)在已修建為沈陽市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作為文物永久地收藏。

        二、烽火歲月游禹陵

        1939年3月29日,周恩來于抗日的烽火硝煙中由重慶來到自己祖籍紹興,在族曾祖周希農(nóng)太公帶領下,乘烏篷船前往紹興涂山鴨嘴橋和外凰獅子山等五個地方祭拜了周恩來十四世祖孟班公到十八世祖樵水公的墓地。

        祭掃完畢,周恩來等一行乘船去游覽大禹陵。一路上,周恩來對陪同他一起前往的一行人說,大禹姓姒,名叫文命,字高密,是鯀的兒子,也是夏氏部落的領袖。他的父親鯀奉舜之命治水,鯀就帶領人到處壘埂打壩,攔截洪水,結果是東塞西流,南堵北潰,洪水依舊肆虐無度,黎民百姓依然遭殃受苦。舜就憤怒地把鯀給殺了,再命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經(jīng)過長期調(diào)查觀察,采取了與父親相反的措施,帶領人們興修溝渠,疏通江河,讓洪水很快地宣泄下海,同時,他還注重發(fā)展農(nóng)業(yè),獎勵耕作,最后終于治服了洪水,使萬民衣食有余。在治水13年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傳為千古佳話。由于他治水有功,被推舉為舜的繼承人,在舜死后做了中華民族的部落領袖。后世人為緬懷禹的功勞,就在他的安葬地立碑建廟,世代享祭。

        說著,船已靠岸,周恩來等一行人來到會稽山下的大禹陵。

        沿著磚石甬道,踏上墓園,迎面是一塊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的高大石碑,碑由一個精巧的亭子覆蓋著。石碑由上到下豎刻著“大禹陵”三個大字,每字三尺見方,顯得古樸莊嚴,筆力渾厚。周恩來懷著崇敬的心情凝望著碑亭問:“這‘大禹陵’三個字是誰寫的?真是筆筆遒勁有力,字字穩(wěn)如泰山?!?/p>

        陪同他前來的“紹興通”宋山回答他:“是明代書法家南大吉的手筆?!?/p>

        “難怪非同凡響?!敝芏鱽碛芍缘刭潎@道。

        在與親友、隨行人員合影之后,周恩來又特意一個人在大禹陵碑前單獨留影,然后進禹王廟參觀。

        禹王殿畫棟雕梁,朱漆彩繪。殿正中亭臺上的大禹立像高約6米,儀態(tài)端莊,落落大方,令觀瞻者肅然起敬。周恩來不由詢問道:“這尊大禹像是舊有的還是新近塑的?”

        宋山回答說:“是新近塑造的?!?/p>

        “那么是誰最后定的稿?”

        “是章太炎先生最后審定的。”

        周恩來又仔細端詳良久,連聲稱贊:“塑得好,塑得好!”

        這時,他眉峰一揚,看到供壁彩繪上有九把斧頭的圖案,就問道:“這九把斧頭是什么意思?”

        “紹興通”宋山被問住了,無可奈何地搖搖頭:“不知道。”

        周恩來又以目示表弟王貺甫,貺甫也說不知道。這時,還在上初中的周恩來表侄王戍醒悟似地說:“大伯,你剛才不是說過大禹造過九個鼎嗎?這九把斧頭肯定跟九鼎是一個意思?!?/p>

        周恩來笑了。他夸贊說:“王戍說得對。九斧和九鼎都象征大禹疏鑿九州的豐功偉績。”

        周恩來仔細觀賞后,又諄諄對宋山和隨行人員說:“大禹陵和禹王廟,都是紹興最負盛名的古跡,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待抗戰(zhàn)勝利后,政府應撥??顚Υ笥砹旰陀硗鯊R進行維修,使之氣勢更加雄偉壯觀?!闭f得隨行人員連連點頭。

        解放后,紹興市人民政府專門撥款對大禹陵進行了多次修繕。

        三、批示蘇北修關祠

        周恩來童年時候,在隨嗣母陳氏去淮安東門內(nèi)東岳廟附近的龔蔭蓀表舅家串親時,多次踏覽位于縣東街北側的關忠節(jié)公祠,即關天培祠。那時祠內(nèi)建筑齊整,柱新瓦明。從大門進入后,便是道光皇帝御筆題寫的“忠節(jié)公”碑亭。碑亭兩側,分別為東廂房、西廂房,碑亭北邊就是五間高大的享殿,祭臺上是栩栩如生的關天培塑像,兩旁是他一文一武的兩名隨侍。據(jù)關家后代說,這尊塑像是根據(jù)“忠節(jié)公”最后遺容遺貌雕塑而成的,所以非常逼真。只是體格上稍微夸張了一點。

        周恩來聰穎過人,記憶超群,對關祠內(nèi)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留有很深刻的記憶,多少年后,他都記得關祠享殿抱柱上林則徐親筆題書的那副挽聯(lián),脫口就能背誦:

        六載固金湯,問何時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

        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jié)!歸魂相送面如生。

        因此,新中國成立后,他對關祠就多了一份關心。

        1996年夏季的一天,香港回歸在即,筆者騎上自行車到淮安城內(nèi)鍋鐵巷與百姓巷之間的廖家巷關家采訪。當時那里住著關天培的第六代嫡系裔孫關士成先生。在談了許多天培公的事跡之后,關士成先生也說起了修葺關祠的一些往事。他告訴我,先賢天培公虎門殉國后,清朝道光皇帝下旨在忠節(jié)公的殉難地建祠,世代享祭。同時,因忠節(jié)公的老母還在,都八十多歲了,所以,道光帝又下詔給關母發(fā)了一筆優(yōu)厚的撫恤金。深明大義的關母舍不得用掉這筆錢,就決定在他出生的淮城內(nèi)也建一座祠堂,好讓忠節(jié)公世代享祭。這樣,準確地說,建在廣東東莞虎門的忠節(jié)公祠是“國祠”,而建在淮安城內(nèi)的忠節(jié)公祠原本只是“家祠”。

        關士成先生說,經(jīng)多年圮毀,關祠已破敗不堪:道光御筆碑亭毀了,西殿倒了,正殿也已風雨飄搖,隨時可能危及塑像的安危。關天培的第五代裔孫關和甫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當時剛建立的人民政府,他們忙于救濟災民還忙不過來,哪有力量重修關祠呢?關家自己也是窮困潦倒,根本無力整修。這時,他們已想不到關祠的重修問題,而是想到一定要千方百計將塑像保存下來。于是,關和甫先生就提筆直接向北京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出,關天培的祠毀壞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危及到關天培塑像的安全,懇望毛主席看在關天培是為反抗外國侵略而犧牲的份上,將他的塑像能運去北京,一是可以將這尊塑像保存下來,二是以后可以在北京對外展覽。這是這封信的大概意思,時間是1950年的秋后。

        毛澤東主席收到這封信后,極為重視,就把它批給了政務院總理周恩來處理。周恩來當然十分關心此事,批交給時任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郭沫若辦理。并具體交待:塑像不要運來北京,以后北京萬一需要,可以由革命博物館向淮安借用,現(xiàn)在可撥糧款整修一下關祠。郭沫若同志在和文化部文博方面的負責人王冶秋同志商談此事時,王冶秋認為,新中國才剛剛誕生,前方還在打仗,抗美援朝又爆發(fā)了,國家哪有錢來修一個個人祠堂呢!周恩來得悉王冶秋的態(tài)度后,十分不悅,他讓郭沫若將有關毛主席和他批示的文件直接寄轉蘇北行署(當時江蘇尚未建省,分蘇南行署、蘇北行署和南京市三大塊),要求蘇北行署做好此事。于是蘇北行署在經(jīng)濟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撥付了小麥和錢款,將關祠已毀壞的正殿和尚完好的東偏殿一起拆卸,再以東偏殿的全部材料在正殿基礎上重新蓋起來。這就是現(xiàn)在人們看到的淮安關天培祠內(nèi)的正殿。這個正殿比原來的正殿要矮小一點,因為它只是移挪位置后的東偏殿。

        透過這件小事,反映出周恩來是十分關心全國各地文物的。

        四、撥付重金買國寶

        1950年年初,新中國剛剛從廢墟上誕生,周恩來就得悉原藏于北京故宮的一批書畫已流落海外,并由一個藏家將其帶至香港文物市場,希望遇到識者和買家。這批國寶中有唐代著名畫家韓滉繪的《五牛圖》,有王獻之書寫的《中秋帖》、王珣書寫的《伯遠帖》等。

        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兼文物事業(yè)管理局局長的鄭振鐸專門向周恩來作了匯報,并希望由我們國家出資將這批極為珍貴的文物全部購回,周恩來聽了鄭振鐸的匯報后,當即指示文化部組織專家赴港對有關文物進行真?zhèn)舞b定,并專門成立文化部文物收購小組同時赴港。收錄在由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的《周恩來書信選集》460頁的關于購買回這一批國寶的周恩來批示件寫道:

        同意購回王獻之《中秋帖》及王珣《伯遠帖》,惟須派負責人及識者前往鑒別真?zhèn)?,并須?jīng)過我方現(xiàn)在香港的可靠銀行,查明物主郭昭俊有無訛騙或高抬押價之事,以保證兩帖順利購回。所需價款確數(shù),可由我方在香港銀行與中南胡惠青及物主郭昭俊當面商定,并電京得批準后墊付,待中秋及伯遠帖入國境后撥還。

        以上處理手續(xù),請與薄、南兩同志接洽。周恩來 十一月五日

        由于有周恩來的批示,國家化了約20萬港幣才將《中秋帖》、《伯遠帖》購回,《五牛圖》也花了6萬港元。這些都是我國書畫界珍寶。此外,按周恩來指示成立的文物收購小組還在香港陸續(xù)購回了董源的《瀟湘圖》,宋徽宗(趙佶)的《祥龍石圖》,馬遠的《踏歌圖》、李唐的《采薇圖》、吳鎮(zhèn)的《漁父圖》、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等40余件書畫名作,這些都是我國古代書畫藝術珍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珍貴遺產(chǎn)。

        五、寧炸“相府”不拆城

        在北京中南海和故宮之間的北側是北京市有名的風景區(qū)——北海公園。當游人來到這里,卻見到北海公園前邊的東西大馬路向南拐了個大彎,而在這個大彎的“弓”背里,正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團城。

        團城,位于北海南門西側,元朝時這里是北海中的一個小島嶼,到明代時在四周筑了城墻,形成了現(xiàn)在的四周環(huán)境。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重建了團城內(nèi)的主體建筑——承光殿,至乾隆年間又進行了較大的修整,在承光殿前增建玉甕亭。打那以后,也就留下了現(xiàn)在人們見到的團城建筑格局。這座平面呈圓形的小城,四周砌有千仞壁立的城墻,城臺高出地面4.6米,城周長276米,整個團城面積4553平方米,在團城的東西兩側城墻下各建隨墻門一座,東邊的叫昭景門,西邊的叫衍祥門。游人入門后可登臺游覽。那金碧輝煌的承光殿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殿正中還供奉有清光緒年間安南王進貢慈禧的玉觀音一尊。像高達1.5米,且雕刻得慈眉善目,栩栩如生。

        建國初的1954年,北京市在改造舊城市面貌時,擬將金鰲玉橋拓寬。按照這一規(guī)劃,應將團城南半部拆除,使文津街平直向東。于是,有關人員將計劃報告給了國務院,周恩來知道后,因為緊靠中南海西花廳,他就放下手中工作,親自前往實地考察,最后果斷決定:保留團城,而將道路拐彎南移,情愿“擠壓”中南海內(nèi)國務院的辦公和活動場所,而不能將這一名勝古跡毀壞。同時,為了便于保護和開發(fā)利用,他還指示在團城北面修建了從左右都能上能下的行人臺階,但不得拆墻挖洞,使之與北海自然相連。這樣,團城既是一個獨立的文物風景實體,又與北海公園相連。

        六、地鐵讓道觀象臺

        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我們新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的高速發(fā)展時期。這給我們新政權的各級領導出了一個新問題——有關文物怎么保護?

        在北京修建地鐵的初步規(guī)劃中,一號線要經(jīng)過建國門元代所建的古觀象臺,施工指揮部提出了拆掉這座古觀象臺的建設方案。而北京古觀象臺是全世界最古老的觀象臺之一,保存著一批珍貴的古代天文、氣象觀測記錄和一大批數(shù)據(jù)資料等。其中就包括了從1742年到1902年近180年間完整的氣象記錄資料,是全球現(xiàn)存最早的氣象觀測記錄。如果這座觀象臺被拆毀,一個十分重要的文物遺跡就將永遠地在人間消失。文化部圖博文物事業(yè)管理局向國務院報告,要求地鐵改線,保留古觀象臺,以保護我國的這一珍貴文物遺跡。周恩來在看了這份報告后,作了如下批示:

        這個天文臺不要拆,看繞過成不成?有什么困難,寫個報告來。

        有了總理的上述批示,這座當今世界上保存天文儀器、氣象記錄年代最早的古天文臺,就這樣保留了下來。

        當時地鐵為文物讓線改道的還不止這一件,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口西北側路邊,有兩棵已逾700年的古銀杏樹。為保護古樹,經(jīng)周恩來批示,修建地鐵的單位修改了原先定下的建設方案,使這兩棵古樹得以成活至今?,F(xiàn)在,它倆的樹齡已超過了800年。

        七、撥款搶救莫高窟

        1956年在郭沫若的要求下,周恩來批準挖掘北京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隨后在定陵原址建了定陵博物館。但人們在發(fā)掘定陵的過程中,也損壞了一些文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絲織品:在定陵剛開掘打開時,人們最初見到的那些光鮮亮麗的絲綢服飾還五彩繽紛,轉瞬就在人們視野中消失了,成了一縷縷彩色的灰燼。周恩來聽說了后,十分心疼。他認為科技水平還沒發(fā)展到能保護好這些文物的程度。因此,當一次在中南海勤政殿開會結束,周恩來在車門打開即將上車時,郭沫若再次趕到他面前說:“總理,我們還打算把十三陵的首陵——明成祖的長陵打開來,你看可以嗎?”周恩來冷冷地回答說:“我對死人不感興趣了。”說完,他就上車走了。所以,長陵得以保存至今。

        1962年,甘肅敦煌文物研究所為了進一步推進文物保護工作,向文化部呈交了《關于加強保護莫高窟群的報告》,提出防止鳴沙山山體向前移動,以免造成石窟崖壁倒塌,使敦煌壁畫、彩塑毀于一旦的加固意見。

        報告呈送國務院之后,周恩來高度重視,派出十余名專家和學者,組成敦煌文物保護考察組前往莫高窟進行實地考察。專家們發(fā)現(xiàn)維修這座歷經(jīng)1600余年、規(guī)模宏大、屢遭人為嚴重破壞和歲月風雨侵蝕的石窟,耗資巨大。而當時處于我們國家內(nèi)憂外患的困難時期,財力十分拮據(jù)。為此,專家們制定了一個先搶救最危險地段,再分期分段實施全面保護的長遠計劃。于是,文化部根據(jù)專家組的調(diào)查,向周恩來提出25萬元費用的第一期搶救性的報告。接到這一報告后的周恩來第二天就作出如下批示:

        “請計委在一九六二年度計劃中加以安排,并于今年批準文化部在其經(jīng)費中預撥五萬元?!?/p>

        就這樣,新中國對敦煌莫高窟的第一次大搶修從1963年秋季開始,歷時3年,到1966年第一期工程按計劃全部竣工。從而使莫高窟成為我國四大石窟中保護得最好的石窟。

        此外,新中國成立初,周恩來還接受了文博專家鄭振鐸和建筑學家梁思成的建議,以政務院的名義向全國發(fā)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都要在重要的古代建筑上安裝避雷針。因為我國古代的文物建筑,多系木結構或磚木結構,一旦遭到雷擊就必然引發(fā)火災,而避雷針的安裝,就有效地保護了那些木結構的文物建筑,防范了雷擊,從而避免了火災。

        八、石獅重返新華門

        十年浩劫的“文革”時期,全國各地的許多文物古跡慘遭毀壞。1966年8月下旬的一天,當周恩來得知那些無法無天的造反小將們將要于第二天到故宮除“四舊”時,當晚他就下令部隊進駐故宮,將所有進出的大門關閉,從而保護下了這一世界級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

        造反派們想砸故宮不成,回返時望見了新華門前的一對石獅子,立即上前欲將其推倒砸毀。但被警衛(wèi)人員制止并立即報告給了周恩來。周恩來知道在這批無法無天的造反派背后有江青等中央文革小組的幕后支持,必須和他們斗智斗勇。于是,他一邊讓秘書給北京東郊的一個廠家打電話,要該廠趕快帶一批工人和草繩等,開一輛卡車到新華門;一面又布置北京市交警部門放行這輛卡車開過天安門廣場;一面又讓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同志趕到新華門現(xiàn)場。

        汪東興同志到新華門外時,造反派們還在和警衛(wèi)戰(zhàn)士們糾纏僵持著。汪東興按照周恩來的要求對造反派們說,總理說了,石獅子不能算是“四舊”。但是,既然紅衛(wèi)兵小將們認為這對石獅子放在這里不合適,那么它們的位置可以尊重你們的意見移動一下。他的話剛說完,卡車開到了,工人同志一下車就用帶來的草繩將石獅子包捆個嚴嚴實實,然后吊上卡車開走了。那些“小將”們一個個眼睜睜地看著載著石獅子的卡車從天安門前向東疾馳而去,沒有人敢出面阻攔。你道為何?因為“文革”時期,工人階級是領導一切的,讓工人同志們出動來保護這對石獅子,那些造反派們也就只能在一旁干瞪眼了。

        就這樣,行事縝密的周恩來保護下了這對石獅子。直到“文革”結束后,周恩來已經(jīng)作古,這對石獅子才又重返新華門,繼續(xù)傲視著每天經(jīng)過的千千萬萬游客。

        九、電話打到靈隱寺

        1966年8月,“文革”風起云涌,杭州城的名勝古跡也面臨紅衛(wèi)兵們的破壞。當時被“文革”新貴們控制下的《人民日報》面對北京紅衛(wèi)兵們搗爛“全聚德”老字號招牌、砸毀頤和園內(nèi)的釋迦牟尼像的罪惡做法卻發(fā)表煽動性的社論《好得很!》,杭州市的一些紅衛(wèi)兵們迅速行動起來,破壞的矛頭首先直指西子湖畔的岳王塑像和蘇小小墓。很快,他們就選定了久負盛名的杭州靈隱寺作為他們除“四舊”的重點目標。但是,當時的紅衛(wèi)兵小將們并非鐵板一塊,浙江大學的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后,馬上聚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靈隱寺,和寺內(nèi)僧人一起,將天王殿東西兩門牢牢關閉。待手拿鋤頭、鐵鍬、棍棒、繩索等趕到靈隱寺準備破“四舊”的砸寺派紅衛(wèi)兵也來到靈隱寺門前時,剛好和保寺派的浙大學生對峙起來。砸寺派學生說,靈隱寺是“四舊”,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應該砸毀;保寺派學生說,靈隱寺的整體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不能人為破壞。就這樣,雙方各執(zhí)一詞,一直僵持了三天。

        到1966年8月27日,浙江方面已經(jīng)將此事直接反映到北京中南海周恩來同志辦公室。當天下午,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周恩來總理“文革”期間的聯(lián)絡員童小鵬同志向浙江方面?zhèn)鬟_了周恩來的指示:靈隱寺要保護,省委要做好工作。于是,杭州市市長王子達帶著周恩來的上述指示趕到靈隱寺。盡管當時天已經(jīng)很晚了,王子達還在靈隱寺冷泉亭旁現(xiàn)場向大家宣讀了總理指示:靈隱寺是國家重點文物,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整個東南亞有很高的聲譽,應該保留下來。還囑大家要保持冷靜和克制,雙方不要發(fā)生沖突。

        然而,那些執(zhí)意要砸毀靈隱寺的部分紅衛(wèi)兵們卻堅持認為,砸掉靈隱寺完全是“破四舊”的革命行動,周總理只會支持,不會反對。剛才王子達傳達的是浙江省和杭州市的“走資派”們自己編造出來的,他們決不會輕信,也決不上當,除非親自聽到周總理的聲音,決不撤離現(xiàn)場。

        浙江省委在萬般無奈之下,當即請示周總理。周恩來一刻也未耽擱,指示浙江方面架設專線,在靈隱寺前安裝大喇叭。待一切做好后,日理萬機的周恩來通過電話線向大家作廣播講話,說靈隱寺不是“四舊”,是國家的一處重要文物,是世界聞名的宗教勝地,不能砸。直到這時,紅衛(wèi)兵們才信服真是周總理指示,對峙雙方隨即開始撤離靈隱寺。為防止萬一,周恩來隨后又從北京直接發(fā)一封電報給杭州市的紅衛(wèi)兵組織,要求大家團結起來,共同保護好靈隱寺。在周恩來的強力關心干預下,杭州的兩派紅衛(wèi)兵們把總理指示廣泛張貼在杭州的街頭巷尾,終于將這座名寺保護了下來。

        十、遺言家珍交故宮

        周恩來臨終前交代鄧穎超,將他六伯父原來收藏的、自己平常喜歡觀賞的那批國寶級文物在他去世后“全部交給國家,由故宮博物院全權處理”。

        周恩來的六伯父譜名周貽良,字嵩堯,號峋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生,光緒丁酉科(公元1897年)舉人。晚清時任過淮安府總文案、郵傳部三品侍郎掌路政司,民國初年又曾任袁世凱大帥府的秘書,江蘇督軍李純的秘書長等職務。周嵩堯在任期間,嚴以律己,政績斐然,深具民望。后因看不慣民國初年軍閥們的明爭暗斗,棄官歸隱于揚州。這時,他對收藏和鑒賞古董、字畫產(chǎn)生了興趣。最后竟傾畢生積蓄收藏到了一批周代玉圭、秦代詔版、漢代錢幣、宋代名家字畫等數(shù)十件國寶級文物。

        抗戰(zhàn)爆發(fā)后,日偽出于對周嵩堯聲望地位的器重,曾派出要員登門請其出山,許以高官厚祿,為所謂的“大東亞共榮”效力。周嵩堯堅持不允,最后避居到揚州鄉(xiāng)間躲避日偽方面的糾纏。

        周嵩堯只有一子,但孫子輩多到十人,抗戰(zhàn)期間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他一家坐吃山空,生活很困難。一次,家中實在揭不開禍,周嵩堯在無可奈何之下,將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清代畫家王云作的山水畫冊拿到舊貨市場上變賣了糴米下鍋。不料,這本畫冊流傳到上海古玩市場后被周嵩堯的一位好友發(fā)現(xiàn)了,好友知道這是周嵩堯的心愛之物,流進市場說明他的生活已到了難以為繼的程度。這位重義氣的朋友立即將其買下,親自送到揚州周嵩堯家中,還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度過困境。

        新中國成立初期,周嵩堯已年近八旬,但身板硬朗,思維敏捷。忙于新政府組建的周恩來想到這位在晚清、民國初年供職于政界的伯父,是個就近討教的好老師,因此就安排周嵩堯到中央文史館做首批館員。這是周恩來在擔任總理26年期間唯一以自己名義安排的親屬。他在安排周嵩堯為文史館館員時還對六伯父說:“這次安排你為中央文史館館員不是因為你是我的伯父,而是你在民國年間有兩件德政:一是袁世凱稱帝時,你作為他大帥府的秘書卻沒有跟他走,這是一個有膽有識,又益國利民的舉動;二是在江蘇督軍李純秘書長任上,你為平息江浙兩省軍閥的一場混戰(zhàn)作出了重要貢獻,使這兩省人民免遭了戰(zhàn)火涂炭?,F(xiàn)在人民當家作主了,應該考慮你為人民做點事。”

        1953年9月2日,周嵩堯在京病逝。去世前,遺言將自己收藏一生的最貴重的文物全部贈送給侄兒周恩來。周恩來臨終前又遺言鄧穎超:“將這批文物全部交給國家,由故宮博物院全權處理。”

        1995年,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孫覺回家鄉(xiāng)阜寧時,順道到淮安參觀周恩來紀念館。座談時,孫覺主動提出,周恩來遺贈故宮的這批文物,故宮方面一直沒有登記入庫,作臨時寄存處理,如果周恩來紀念館有意收藏,他可以幫忙聯(lián)系。我們當然是求之不得。后經(jīng)筆者六上北京,終于將這批20類24件珍貴文物全部由故宮提出轉為周恩來紀念館收藏。

        周恩來珍愛文物,一片丹心。他是我們中華民族愛護文物的榜樣!

        猜你喜歡
        靈隱寺文物
        文物的棲息之地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文物的逝去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文物超有料
        BURnIng In tHE NEw YEAR
        漢語世界(2017年1期)2017-03-07 18:01:05
        靈隱寺不遇
        詩林(2016年5期)2016-10-25 07:48:19
        文物失竊
        佛教文化的新媒體傳播——以杭州靈隱寺為例
        杭州靈隱寺
        文物掉包案
        文物鑒賞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日韩有码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二区|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午夜理论片yy44880影院|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9热视热频这里只有精品| avtt一区| 美腿丝袜网址亚洲av|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无|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性无码一区二区爱爱|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久久影院| 一个人的视频免费播放在线观看| 国产黑丝美女办公室激情啪啪| 欧美老肥妇做爰bbww| 少妇放荡的呻吟干柴烈火动漫|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 成年女人午夜特黄特色毛片免 | 国产精品九九热| 国产三级伦理视频在线 | 黄片视频免费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91熟女av一区二区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专区|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的|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尤物网址在线观看| 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日本岛国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