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林
過去一年,南亞地區(qū)國家經濟發(fā)展和政治安全形勢呈現不平衡的發(fā)展態(tài)勢。其中,多數國家經濟實現快速增長、政治局勢穩(wěn)定,但也有部分小國經濟發(fā)展并不樂觀、政治轉型進程艱難。作為南亞區(qū)域大國,印度不斷尋求擴大影響,印巴矛盾加劇。中國與南亞地區(qū)國家友好合作持續(xù)發(fā)展,但與印度關系深化受到多種負面因素干擾。
DOI: 10.19422/j.cnki.ddsj.2017.01.019
2016年,南亞地區(qū)大多數國家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大國政局相對穩(wěn)定,小國處于政治社會轉型的艱難磨合期。印巴矛盾加劇,反恐挑戰(zhàn)增大。中國同南亞國家合作繼續(xù)深入推進。
地區(qū)多數國家經濟快速增長
少數小國發(fā)展前景堪憂
地區(qū)大國印度經濟保持強勁增長,2016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超過7.5%,全年有望達7%左右。印度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并已取代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通脹率、財政赤字、外匯儲備等宏觀指標在合理區(qū)間,外資持續(xù)流入。莫迪總理繼續(xù)大力推進各項經濟改革。稅制改革年中取得突破,《商品與服務稅法》憲法修正案獲議會通過,如能最終實施,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和全國經濟融合度。2016年10月,莫迪政府突然采取“廢鈔”行動,替換占貨幣流通份額86%的大面額紙鈔,聲稱目的為打擊黑錢和增加稅收,但給日常交易和百姓生活帶來極大混亂和不便,零售業(yè)等損失慘重,印全年GDP可能因此被拉低兩個百分點。該政策最終成效尚待時間檢驗。同時,印服務業(yè)出口因外需不振受阻,制造業(yè)和私人投資增長遠不及預期,結構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受美國加息、發(fā)達國家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等不利因素影響,印可能面臨資金流出、通脹加大、出口下降等風險。
巴基斯坦經濟形勢處于謝里夫總理執(zhí)政以來最好時期,2015/16財年(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增長率達4.7%,為過去八年來最高,下一財年有望延續(xù)增長勢頭。謝里夫政府啟動國家電網改造、高速公路升級、大型國企重組等一批重點項目,電力短缺等短板逐漸得到彌補,外匯儲備創(chuàng)歷史新高,債務壓力緩解,民眾信心增強。孟加拉國經濟延續(xù)過去十年來年均7%左右的高速增長,從低收入國家行列進入中低收入國家行列。斯里蘭卡經濟活力進一步恢復,全年增速有望達5.5%—6%,除主權債務外,各項宏觀指標基本健康。
南亞小國尼泊爾和阿富汗等受各種因素影響,經濟發(fā)展較慢。尼2015年遭受嚴重地震災害,災后重建緩慢乏力,重建資金缺口達6000億盧比(約合600億美元),一度又遭印度經濟封鎖打擊,糧食出現短缺,2015/16財年經濟增速為0.77%,通脹率上升至10.5%,為南亞各國最高。阿富汗經歷連年戰(zhàn)亂,經濟嚴重依賴外援和“駐軍經濟”,自身動力匱乏,失業(yè)率高達40%,預計2015/16財年經濟增長0.5%。國際社會對阿富汗關注和投入呈下降之勢。
大國政府控局能力較強
小國仍處政治轉型磨合期
印度政壇繼續(xù)呈現人民黨(印人黨)一黨獨大態(tài)勢,莫迪政府施政掣肘因素增多。2016年5月印度舉行五邦地方選舉,印人黨一掃之前德里邦、比哈爾邦選舉失敗陰霾,在阿薩姆邦贏得半數議席與地方政黨聯合執(zhí)政,在泰米爾納德邦等地議席也有所增加,呈現沖出印度教核心地帶將勢力擴大到全國之勢。國大黨痛失傳統的阿薩姆邦和喀拉拉邦政權,目前僅在卡納塔克邦和東北部個別小邦執(zhí)政,影響進一步收縮。執(zhí)政過半的莫迪著眼下次大選,擬通過實施更多面向農村地區(qū)和特定群體的優(yōu)惠政策來擴大支持基礎,如農作物保險和農民直補計劃、提高公共教育人員薪酬等。反對黨和地方性政黨面對執(zhí)政黨的逼人氣勢,抱團取暖,在冬季議會上聯合起來叫板政府,力批莫迪“廢鈔”舉措,前總理曼莫漢·辛格稱其為里程碑式錯誤,聯手阻礙《商品與服務稅法》最后通過程序,該法恐難按計劃于2017年4月開始實施。莫迪力推的其他重大舉措如《勞工法》和《征地法》修訂等也未能落地實施。印人黨還面臨第一大邦北方邦2017年選舉考驗,其表現將直接影響未來力量消長。
巴基斯坦朝野斗爭忽明忽暗,謝里夫政府展現較強控局能力。2016年4月巴曝出包括謝里夫家族在內的社會名流隱瞞海外資產的丑聞,黨派博弈急劇升溫。反對黨人民黨、正義運動黨等要求謝里夫接受質詢并調查其家族涉案情況,共同抵制議會活動,連續(xù)發(fā)動抗議游行。正義運動黨領導人伊姆蘭·汗甚至要求罷免謝里夫。謝里夫及執(zhí)政黨穆盟(謝)保持克制,未采取高壓手段。謝里夫還表示愿配合司法機構進行調查,并加強與軍隊溝通交流。反對黨在抓不到把柄的情況下調整立場。陸軍參謀長拉希爾11月底任期屆滿退休,軍權平穩(wěn)過渡到謝里夫提名的新任陸軍參謀長巴杰瓦將軍手中。巴政壇風浪到年底趨于平靜。謝里夫及穆盟(謝)執(zhí)政以來,政策總體得當,力促經濟發(fā)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執(zhí)政能力和優(yōu)勢不斷增強。反對黨尚未構成實質性威脅。
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政局相對平穩(wěn)。孟執(zhí)政黨人民聯盟贏得地方選舉勝利,10月又召開黨代會選舉出新領導層,哈希娜總理黨內外領導地位進一步鞏固。但人民聯盟繼續(xù)強力打壓反對黨,民族主義黨及其支持者對政府怨恨日深,社會激進化、極端化思潮抬頭,未來政治發(fā)展存隱憂。斯執(zhí)政黨統一國民黨更加關注經濟發(fā)展,總理拉尼爾重啟因政治原因被擱置的一些大型發(fā)展項目,呼吁國際社會減輕斯債務負擔并增加投資。總統西里塞納領導的自由黨維持與統一國民黨聯合執(zhí)政關系,但忠于前總統拉賈帕克薩的部分自由黨成員成立新黨人民陣線,政治分野趨于復雜。
尼泊爾和阿富汗仍處于不穩(wěn)定的政治轉型期。尼共(聯)和尼共(毛中心)左翼聯合政府執(zhí)政不到一年即垮臺,該政府推出的新財年預算和一攬子經濟發(fā)展計劃無法落地。2016年8月新政府上臺后,遭遇修憲重劃行政區(qū)等棘手問題,步履維艱。阿富汗“雙頭體制”運轉不暢,總統加尼和首席執(zhí)行官阿卜杜拉不時爭權,政府經??辙D。世界銀行報告稱,對前途感到失望的阿民眾比例上升到十年來最高。
印巴矛盾和反恐挑戰(zhàn)同步上升 印度力求擴大國際影響
南亞2016年地緣和安全方面的突出特點是印巴矛盾上升,恐襲增多,反恐形勢嚴峻。印度和巴基斯坦矛盾因克什米爾問題和恐怖襲擊等再度升溫。2016年年中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民眾持續(xù)抗議政府高壓統治,未引起印中央政府和外界重視。2016年9月印控克區(qū)烏里軍營遭武裝分子襲擊,印稱襲擊受巴方指使,對實控線巴控一側施加小規(guī)模報復,實控線附近局勢持續(xù)緊張,印巴對立情緒迅速升溫。實際上,2016年年初印西北部帕坦果特空軍基地遭襲就已引發(fā)印巴爭吵。印巴矛盾表面由恐怖和極端活動引起,深層次反映的是兩國地緣政治較量,對矛盾的管控影響兩國關系走向。
地區(qū)恐怖襲擊范圍進一步擴大,除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原有熱點外,孟加拉國成為新熱點之一。過去兩年間,孟遭受50多起恐襲,2016年7月首都達卡使館區(qū)人質劫持事件造成20多名外國公民遇害,國際社會震動??植澜M織“伊斯蘭國”承認對襲擊事件負責?!耙了固m國”等恐怖組織向阿、巴、孟等南亞國家滲透,是近幾年國際恐怖主義活動新動向之一。盡管巴安全形勢總體有所好轉,政府和軍隊強力反恐舉措使巴塔等極端組織活動及恐襲死傷率明顯下降,仍難避免惡性事件發(fā)生,10月俾路支省奎達一所警察培訓學院遭襲,60多人遇害。
阿富汗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反政府組織阿富汗塔利班武裝人數上升至五萬左右,達到2001年阿塔政權垮臺后峰值,活動范圍從南部傳統戰(zhàn)場幾乎擴大到阿全境,不斷向重要市鎮(zhèn)發(fā)起進攻。國家安全部隊無力形成對阿塔的優(yōu)勢,警察部隊也不能有效維持治安。與此同時,“伊斯蘭國”勢力在阿西部、北部地區(qū)日趨活躍,如與阿塔合流,后果不堪設想。阿和解進程推進不順利。中美阿巴四方協調機制于2016年年初啟動并舉行多輪會議,由于阿塔缺席已陷停頓。阿塔堅持以拖待變,希望在戰(zhàn)場上取得更多優(yōu)勢。
印度繼續(xù)通過外交渠道提升國際影響力。2016年印積極參與多邊活動,力爭加入更多國際組織和機制。印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簽署上合組織義務備忘錄啟動加入該組織的司法程序;加入“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力圖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并繼續(xù)推動“入?!?。印同美、日等西方國家戰(zhàn)略協作更趨密切。莫迪總理再次訪美,美防長卡特訪印,雙方同意簽署《后勤保障協議》,美成為印主要防務合作伙伴,還支持印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和“入?!?,扶印抗中態(tài)勢明顯。印同美、日再度舉行“馬拉巴爾”聯合軍演,印日防務合作不斷推進。莫迪政府繼續(xù)重視經濟外交,與中東富油國沙特、伊朗等加強在能源和金融領域合作,與伊朗和阿富汗簽署共同開發(fā)查巴哈爾港協議,希打造繞過巴基斯坦連接中亞的戰(zhàn)略走廊。
南亞其他國家外交受印度因素影響較大。巴基斯坦努力改善自身面臨的不利國際處境。巴印矛盾激化后,原定在巴主辦的南盟峰會因印、孟、尼等國抵制被迫延期,同期巴美關系、巴阿關系走低,巴受到人為的“國際孤立”。巴加強同俄羅斯、中亞五國和伊朗等國關系,2016年巴俄首次舉行聯合軍演,尋求與印同步加入上合組織。謝里夫總理主動與特朗普溝通,希其就任美總統后巴美關系得到改善。尼泊爾自2015年年底遭受印度經濟封鎖后,一方面努力構建更多聯通外部的渠道,另一方面注意修復尼印關系,普拉昌達出任總理不久即訪印。孟加拉國、斯里蘭卡、不丹等國發(fā)展同其他國家關系時,常常會慎重考慮印度的感受。
中印關系發(fā)展受到負面問題干擾
中國南亞友好合作繼續(xù)深化
2016年中印關系受到四個負面問題干擾:一是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問題,二是聯合國安理會1267委員會就恐怖組織列名問題,三是印度抵制中國商品問題,四是印任由達賴赴敏感地區(qū)和參加有關政治活動問題。由于印未加入《核不擴散條約》,核供應國集團會議按規(guī)則未批準印加入該集團的申請,印媒體稱中國阻止印度加入,呼吁印政府采取報復行動。印度要求1267委員會將巴境內反印組織首領視為恐怖分子列入制裁名單,中方代表建議由當事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協商后決定,以避免當事國主權受侵害,印政府對此不滿。印部分地區(qū)2016年10月出現抵制中國產品的行為,不久前又同意達賴造訪中印爭議地區(qū)“阿魯納恰爾邦”。上述問題需要認真對待和處理,否則不利于中印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實際上,中印友好合作始終是兩國關系的主流。2016年兩國高層交往密切,習近平主席同莫迪總理三次會晤,莫迪總理出席G20杭州峰會,習近平主席出席果阿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印度總統穆克吉訪華。中印經貿合作蓬勃發(fā)展,中國已進入對印直接投資前十國之列,萬達集團和華夏幸?;鶚I(yè)等中資企業(yè)簽署在印投資興建大型產業(yè)城區(qū)的協議。中印貿易額不斷上升,中國已成為印第一大貿易伙伴,只要兩國民眾互有需求,一時的“抵制中國貨”行為不會對雙方貿易產生實質影響。中印地方務實合作方興未艾,地方政府代表團互訪頻繁并開展若干合作項目,相互已建立十幾對友好省/市關系。人文旅游交流持續(xù)推進,中方在印度舉辦“中國旅游年”活動。在美國特朗普上臺帶來新的不確定性、逆全球化潮流抬頭大背景下,中印雙方有必要著眼發(fā)展和民生,以友好合作大局為重,積極推動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fā)展。
中國與南亞其他各國合作繼續(xù)深入發(fā)展,“一帶一路”建設發(fā)揮重要推動作用。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30個早期收獲項目中17個在建,包括喀喇昆侖公路改擴建工程、瓜達爾港自由區(qū)建設等項目,對巴經濟社會發(fā)展帶動作用顯現。2016年11月中旬巴瓜達爾港舉行儀式,慶祝首批全程通過中巴經濟走廊的貨物由瓜港裝運出海。孟加拉國對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積極響應,在習近平主席訪孟時,同中方達成基礎設施、產能合作、能源電力、交通通信和農業(yè)等多個領域合作協議,雙方同意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加強在反恐等領域合作。斯里蘭卡、尼泊爾、阿富汗、馬爾代夫等國也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方承建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2015年被叫停,2016年斯總理訪華后復工,雙方在斯?jié)h班托塔港的合作獲重大推進。尼泊爾對加強中尼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寄予厚望,首趟粵藏中南亞班列12月由廣州發(fā)車,經鐵路抵拉薩后再陸運到尼泊爾,歷時一周左右。有理由相信,隨“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xù)推進,中國同南亞各國各領域合作將更加密切,友好關系將進一步發(fā)展。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亞洲一局)
(責任編輯: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