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這些字眼的
食品要少吃
不管在超市還是餐館,食品的名字越來越五花八門,有些食品單看名字似乎很有營養(yǎng),其實卻暗藏隱患。本刊查閱相關資料,為您講解食品名字里的營養(yǎng)秘密,告訴大家?guī)男┳盅鄣氖称窢I養(yǎng)價值低,應該少吃。
榴蓮酥、蛋黃派、芒果味飲料、雞柳等食品常常出現(xiàn)在很多人的購物車里。專家提醒大家,這些食品營養(yǎng)價值并不高,尤其是帶以下字的食品應該少買。
帶“酥”或“派”字食品。榴蓮酥、芒果酥、鳳梨酥……此類食品一直深受消費者歡迎。然而,為了讓食品達到“酥”的口感,制造商需要在制作過程中加入大量油脂,因此這類食品的脂肪含量很高,一般達25%~40%,而水果肉的脂肪含量通常低于1%,即便榴蓮這種高脂肪水果,也僅占5.3%左右。同時,制作這類食品添加的一般為富含飽和脂肪的油脂,比如氫化植物油或棕櫚油,營養(yǎng)價值不理想。這類食品往往還含有大量糖分,糖和飽和脂肪的組合非常不利于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疾病。此外,蛋黃派、巧克力派、蘋果派等名字里帶“派”的食品,營養(yǎng)價值高的天然成分比例也較低,而糖、脂肪、香精和多種食品添加劑是它們迷人口感的主要原因。
帶“味”字食品。草莓味、香草味、芒果味……現(xiàn)在的食品口味越來越多了,一種食品往往有多種口味。殊不知,這不同的口味通常是利用食用香精來實現(xiàn)的。食用香精是參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經(jīng)精心調配而成。雖然在食品制作過程中,食用香精用量較小,一般對健康危害不大,但畢竟它們根本沒有天然果蔬的營養(yǎng)。這些帶“味”字的食品往往還含有很多糖分,容易讓人攝入過多的糖和熱量。
帶“脆”字食品?!按唷弊侄嘁娪趦和称?,這類食品要添加膨松劑和大量脂肪,才能實現(xiàn)香脆的口感。這類食品營養(yǎng)價值很低,水分極少,稍不小心,就容易攝入大量熱量,引發(fā)肥胖。
帶“柳”字食品。蟹柳、魚柳、牛柳、雞柳、豬柳……在很多人心目中,這些食品由“肉”制作而來,是營養(yǎng)健康的代名詞。然而,速凍后煎炸的牛柳、豬柳、雞柳等,外面裹了厚厚的面粉,一口下去可能半口以上都是吸了大量油的面粉,長期吃非但對人體沒有好處,反而可能增加肥胖的風險。為了獲得更好的口感,豬柳中一般會額外添加比較多的肥肉、淀粉,營養(yǎng)價值要遠遠低于純豬肉。蟹柳其實不是蟹肉做的,而是一種冷凍魚糜的仿生食品,其中含有淀粉和多種添加劑,它雖含有魚肉成分,脂肪含量并不高,也建議少吃。
在外就餐時,帶有“油炸”“香酥”“干煸”“干鍋”“水煮”等字眼的菜肴讓人胃口大開。專家表示,這些菜肴有的含有大量油脂,有的鹽量超標,長期食用對健康很不利。
油炸、香煎、香酥、干煸類菜肴。這幾類菜肴烹調方式的共同特點是制作過程中用油量非常大,常食用易引起“三高”等一系列疾病。而且食物經(jīng)過高溫過油,其營養(yǎng)素和抗氧化成分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重復煎炸產生的丙二醛,有潛在的致癌性,會損傷人體細胞的生物膜,對細胞有一定毒性。
干鍋類菜肴。干鍋菜在制作過程中,加熱時間較長,這會嚴重破壞蔬菜的營養(yǎng);長時間的加熱或因翻炒不慎導致煳鍋,易產生致癌物質;干鍋菜含鹽量較高,吃多了容易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水煮類菜肴。水煮類菜肴往往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是鹽超標,它們的含鹽量會比普通菜肴高出好幾倍,而長期過量攝入食鹽,容易導致血壓升高,情緒緊張,甚至影響血管彈性,傷害血管;其次是油的過量使用和反復加熱,容易讓人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致癌物質;最后是辣椒放得太多,易使人燥熱、上火,刺激消化道,影響腸胃功能。
(本刊綜合)
責編/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