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超
社團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尹超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社團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形式。本文將從校內社團建設的重要性出發(fā),對如何加強社團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做出初步探析,希望對校內社團工作的開展有一定幫助。
社團建設 校園文化 文化建設
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發(fā)展,學校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顯得尤為迫切。社團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繁榮校園文化、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等有重要影響,在學校對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不容小覷。校園社團活動是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以人為本”教育觀的重要實踐,使生活在學校中的每一個學生都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社團建設工作的開展,社團建設除了課堂實踐外,更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協(xié)調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舞臺。有效的社團建設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其一,社團活動是“以人為本”教育觀念的體現(xiàn),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成立的群眾性組織,學生自愿履行社團組織紀律,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社團實踐平臺開展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場所,同時也讓學生形成互相學習、互相合作的良好氛圍,提供一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其二,社團活動類型具有靈活多樣、活動自主的特點,對學習生活有一定的充實作用。學生只有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因此,社團建設對于豐富校園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意識、提高學生素質都有重要意義。
其三,社團活動是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實踐的重要平臺,通過參加社團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對社會有一定的了解,在提高個人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能提高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同時,根據(jù)相關的實踐,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更好的面對學習生活。
其四,社團活動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識。在社團組織內部,各成員之間可以平等地表明觀點、交換意見,社團負責人也由民主選舉產(chǎn)生,學生可以自由參加競選,發(fā)揮自己的個人優(yōu)勢,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此外,在開展社團活動時,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協(xié)作,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協(xié)作意識。
目前,在社團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學校對社團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社團管理缺少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運行體制,將社團局限在對學生管理的層面上,活動形式較為單一,難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因此,筆者認為要充分發(fā)揮社團建設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提高學校對社團建設的重視程度,進行適當?shù)囊龑Чぷ?。社團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學校開展文化工作的重要形式,其對學生的興趣特長培養(yǎng)、人文素質提高、優(yōu)化教育教學環(huán)境都有重要意義。學校領導應重視社團工作的開展,不斷提升社團建設水平,明確社團的發(fā)展方向,規(guī)范社團組織制度,堅持社團為學生服務、為校園服務的理念,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和諧校園的發(fā)展。
第二,完善社團管理體系,優(yōu)化校園文化建設。校園社團建設是一個長期性、系統(tǒng)性的工作,首先要建立社團管理制度,包括規(guī)劃、指導、培訓、考核等方面;其次要制定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成員如何管理、資金如何管理等內容;再次要整合校內外資源,為社團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加強指導教師對社團的指導工作以及社團骨干成員的培訓工作,充分調動社團成員的積極性。此外,還要堅持打造精品社團,加大對思想性強、特色鮮明的和團的扶持力度,提高社團活動質量,逐漸擴大社團知名度,帶動其他社團的發(fā)展,從而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社團氛圍。
第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團建設實踐活動。社團工作的中堅力量是學校學生,其中,社團干部隊伍和社團成員的素質、能力與社團的生命力密切相關,因此,要注重對社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習上勤奮刻苦,生活上健康向上,工作上認真負責,展示良好的自身形象。同時還要注重自身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組織成員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如社團進社區(qū)、社團進企業(yè)、社團進鄉(xiāng)村等,讓學生在了解社會的過程中提高適應能力,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意志品質。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應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全面發(fā)展。通過對校內社團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完善,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整體適應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優(yōu)勢,實現(xiàn)學生的個人價值。
總之,校園社團建設離不開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的多方支持,學校相關領導應重視社團建設工作,為學生提供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寶貴平臺,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教育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組織能力、協(xié)作能力、實踐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祝縣東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