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暉
淺談差異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任暉
從本質(zhì)上來講,差異教學的就是培優(yōu)補差,利用更加多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實現(xiàn)全面進步。在地理教學中,差異教學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有基礎(chǔ),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教學情境,合理組織小組合作教學,以小組合作為依托,帶動學生共同進步。差異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法的實質(zhì)是把學生的差異作為地理教學中的一種教學資源,有效地利用這種資源,促進學生地理知識的提高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差異教學 初中地理 學習效率
差異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個與學生互動的過程。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同,差異教學不再以教師為主體。它是師生互動的、有意義的課堂。在地理課上,老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課堂主體。但這種平等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因此地理教師和學生必須在課前做好準備。包括教學內(nèi)容的準備、地理教師的活動準備、學生預習準備等。
差異教學方法的內(nèi)涵有兩個基本屬性。首先,地理教學方法是一種工具。也就是說,地理教學法是完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wù)的工具。二是教學方法,即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行為體系。地理教學法不能超出這一范疇,而我們要應用于地理課堂的差異教學法是一種大方面的教學方法。那么,這種教學方法到底是如何應用的呢?可以將其分為以下五個層次。
1.1 教學對象學生主體層次化。傳統(tǒng)的教學條件是課堂教學。差異教學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chǔ)上,實現(xiàn)差異分組教學法。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是地理學習的必要形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對地理的態(tài)度、需要和能力對學生進行分類,然后分組。
1.2 有差異的學生學習目標層次化。根據(jù)《地理課程標準》,地理教師可將初中地理教材的知識結(jié)構(gòu)、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風格結(jié)合起來,為每個課堂制定三個層次的目標。基本目標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達到;第二個目標要求大多數(shù)學生完成,而基礎(chǔ)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不強制要求;綜合高層次目標要求有條件的學生達到目標。同時,學生也會根據(jù)自己目前的知識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特別是對于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積極激發(fā),注重方法指導,鼓勵學生走向更高層次的目標。
1.3 差異教學學習過程層次化。差異教學要對學生的共同要求充分重視,與此同時,要考慮到不同類型學生之間的差異。我們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設(shè)計教學方案。
1.4 課后鞏固作業(yè)布置層次化。地理教師還應把設(shè)計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chǔ)知識、能力拓展和全面提升。第一層次是基本,第二層次是以基本為主,略加些難度,第三層是基礎(chǔ)性題目、綜合性題目與難題的結(jié)合。最后,還可增加一些內(nèi)容,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基礎(chǔ)知識是基礎(chǔ)地理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的記憶和表現(xiàn),題型也相對簡單,在練習中可占大部分比例,可占約70%左右。能力拓展題目老師對有能力的學生提出的一個更高的要求。
1.5 差異教學評價層次化。在地理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從快樂的心情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心理上也會有前進的動力。無論哪個方面,只要學生有進步,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也要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但如果這個層次目標沒有實現(xiàn),也要適當?shù)呐u。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后進行差異評價,及時反映地理研究中的問題,為下一步復習、鞏固計劃打下基礎(chǔ)。
合作學習植根于不同的學生,讓有差異的學生能夠更多的相互交流。小組的任務(wù)對于有差異的學生來說不是個人的任務(wù),也就是說,差異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wù)。小組之間的合作教學利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生間不同的思維習慣的交流、碰撞,將有差異的學生的不同觀點和看法放在一個平臺上進行討論,讓差異之間更好的理解和交融。
新地理課程理念中,提倡促進群體合作與交流。這種模式的教學方法是實施差異教學的有效途徑。從理論上講,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都要注意學生的差異。筆者認為,在地理課堂教學實踐中,也應注意學生的差異,促進小組合作學習。差異教學體現(xiàn)在合作學習的兩個方面:
3.1 小組合作的規(guī)范上的差異。地理老師在進行小組分組時對組內(nèi)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說,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nèi),選擇與自己能力相符的地理題目。在題目的級別上還有三種不同層次的層次結(jié)構(gòu)。例如,有的學生在面對老師制定的教學活動時便會有很強的目標性,而有些學生則會感覺很茫然,在這一點上,地理教師必須向?qū)W生提供必要的幫助。還可以進行個別輔導,以指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2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方法上體現(xiàn)差異。對于地理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老師應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抽象思考,要求他們利用多樣化的形式來找到最優(yōu)化的方法。而對于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則掌握一種可以理解的簡單方法即可。
[1]王東方.差異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茍艷艷.淺談初中地理課堂中的差異教學[J].文化研究.2016(06):67-70.
(作者單位:陜西省富平縣老廟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