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敏劍
胰膽管梗阻性疾病根據(jù)致病原因的不同,分為良性梗阻性疾病和惡性梗阻性疾病。其中結石是引起胰膽管梗阻最常見的原因。目前臨床上應用于胰膽管梗阻性病變的常用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超聲、CT、MRI等。超聲簡便易行,但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較低。本研究嘗試將CT曲面重建(CPR)技術與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術聯(lián)合應用,得到CPRMinIP圖像,將其與常規(guī)CT后處理圖像進行對比研究,評價該技術在胰膽管梗阻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40例臨床擬診胰膽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行CT檢查,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35~82歲,平均年齡65.2歲。
1.2 CT檢查及后處理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層螺旋CT機。掃描采用平掃和雙期增強掃描。掃描參數(shù):120kV,層厚1mm,自動智能mA,球管轉速0.75s/周,F(xiàn)OV30cm。門脈期的掃描數(shù)據(jù)由1名不參與圖像分析并有豐富經(jīng)驗的放射醫(yī)師在工作站進行圖像后處理,分別獲得胰膽管及病變的多平面重建(MPR)、MinIP及CPR-MinIP圖像。
1.3 圖像評估及統(tǒng)計學分析 由2位高年資放射科醫(yī)師分別對MPR、MinIP 及CPR-MinIP 3組圖像顯示胰膽管及其病變的完整性及清晰度進行評價。采用3級評分制:胰膽管顯示完整且病變顯示清晰者評為圖像質量優(yōu);胰膽管顯示不完整或病變顯示不清晰者評價為圖像質量良;胰膽管顯示不完整且病變顯示不清晰者評價為圖像質量差。最終評價結果以2人取得一致意見為準。3組評分采用SPASS 16.0統(tǒng)計軟件作一致性檢驗,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診斷為膽管結石(BDS)21例、胰頭癌(PHC)11例、壺腹部癌(AC)6例、胰腺導管內乳頭狀粘液腺瘤(IPMN)1例、十二指腸癌(DC)1例。40例患者門脈期胰膽管圖像經(jīng)后處理分別獲得的MPR、MinIP 及CPR-MinIP 3組圖像評分結果見表1。在圖像評估中,2位閱片者的評價意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為0.786)。結果顯示,MPR組與MinIP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31,P>0.05)。CPR-MinIP組與 MPR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362,P<0.05)。CPRMinIP組與MinIP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390,P<0.05)。
表1 圖像評分結果(n)
以往研究報道顯示,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對結石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達89%~100%和83%~100%[1],但其對于胰膽管非結石性梗阻的良、惡性鑒別診斷價值仍有待提高[2]。且MR檢查并不適合所有患者。CT以其相對簡便而快速的檢查方式,多樣化的后處理手段以及圖像的細節(jié)顯示更為清晰等優(yōu)點,提高了對胰膽管疾病的診斷能力[3],在胰膽管梗阻性疾病的影像診斷中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CT是胰膽管梗阻性病變常用的檢查方法。平掃由于天然密度對比不佳,通常只能顯示胰膽管病變的間接征象。除較大的病灶外,難以直接顯示梗阻部位的病灶。所以,除有禁忌癥的患者外,CT增強掃描在通常情況下是必需的。增強掃描能增加正常組織與病變的密度對比,提高了對病變的檢出率。多層螺旋CT掃描速度快,在十幾秒鐘內即可完成腹部相應區(qū)域的薄層掃描,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高質量圖像。
常用的CT圖像后處理方式有MPR、MinIP和CPR等[4]。MPR技術是一項相對較為成熟的重建技術,能多方位的觀察胰膽管的二維結構。MinIP 是在MPR技術基礎之上發(fā)展出的一項簡便、易行的二維重建技術。因其層厚薄,圖像質量較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顯示胰膽管病變自身及周圍情況,MinIP技術對于胰膽管低密度病變的顯示具有一定的價值,該技術應用于胰膽管疾病的診斷,操作方法相對快捷、簡便[5-6]。但由于膽胰管周圍低密度干擾成分較多,在層塊選擇較厚的情況下,胃腸氣體或液體及肝門區(qū)脂肪組織等對MinIP圖像質量的影響較大,而層塊選擇較薄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胰膽管的顯示完整度。
胰膽管疾病的影像診斷中,清晰完整的顯示胰膽管病變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的意義[7]。CPR技術能以胰膽管中心線走向重組影像,是常規(guī)MPR技術的一種拓展,冠狀位、矢狀位的CPR重組圖像尤其適合于顯示大范圍、不規(guī)則的胰膽管組織結構,可以彌補MPR及MinIP技術的不足之處。
本研究將CPR技術與MinIP技術相結合,嘗試將其應用于胰膽管疾病的影像檢查。經(jīng)過簡便、易行的后處理方式,并通過研究選擇合理的CPR-MinIP層塊厚度,得到CPR-MinIP圖像,顯示胰膽管病變自身及周圍情況,獲得胰膽管全面、完整的影像資料。研究結果顯示CPR-MinIP技術,能對胰膽管疾病作出客觀、準確的定位、定性診斷。與MPR、MinIP圖像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CPR-MinIP圖像中大部分病例的病變顯示清晰,且胰膽管系統(tǒng)顯示完整,圖像質量多為優(yōu)良,無差者,與MPR及MinIP組比較,圖像質量有顯著提升。
采用CPR-MinIP技術并選擇合理的投影塊厚度,能夠為胰膽管病變的診斷和鑒別提供更清晰、有價值的影像學信息,該技術在胰膽管疾病的影像學檢查中具有其獨到的優(yōu)勢,為胰膽管疾病的影像檢查提供了一種方便、可靠、快捷的二維圖像后處理手段。為胰膽管病變定位、定性及其后患者的治療方案的選擇、確定手術的路徑等提供幫助,提升了CT檢查在胰膽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 Hekimoglu K,Ustundag Y,Dusak A,et al.MRCP vs.ERCP in the evaluation of biliary pathologies: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J Dig Dis,2008,9(3):162-169.
[2] Chung YE,Kim MJ,Kim HM,et al.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ampullary obstructions on MR imaging.Eur J Radiol,2011, 80(2):198-203.
[3] Park HS, Lee JM, Choi HK, et al.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comparison of gadolinium-enhanced dynamic MRI with 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versus CT. J Magn Reson Imaging, 2009,30(3):586-595.
[4] Wang FB, Ni JM, Zhang ZY, et 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eriampullary carcinomas:comparison of CT with negative-contrast CT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versus MRI with 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bdom Imaging,2014,39(3):506-517.
[5] 王東,張追陽,張雷,等.多層螺旋CT重組技術對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的診斷價值.臨床放射學雜志,2009,28:1639-1642.
[6] 張追陽,張雷,王東,等.陰性法CT胰膽管造影與磁共振胰膽管造影在膽系梗阻疾病中的初步比較.中華消化雜志,2009,29(18):731-736.
[7] Chen FM,Ni JM,Zhang ZY,et al.Presurgical evalu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A comprehensive imaging comparsion of CTversus MRI.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2016,206(4):52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