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智暉
摘 要:隨著公司成本壓力的增大,為了降低烏石嶺酸性廢水處理費用。選礦技術攻關小組用烏石嶺處理站未處理酸水(下文簡稱原水)進行磨礦浮選試驗,研究烏石嶺處理站原水對浮選過程的影響,并探索對浮選過程影響較小的利用途徑。
關鍵詞:酸性廢水;硫鐵礦;選礦系統(tǒng);試驗研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2.048
1 試驗用水及原礦介紹
試驗用的原水取自烏石嶺處理站A庫,pH值為2.56~2.68。試驗用回水取自磨浮車間回水管道,pH值約為6.42。原水同大量的回水混合后pH值依然較低。考慮到pH值低于5對回水管道以及浮選設備影響較大,于是考慮用原水當磨礦補加水或者加到尾礦濃密池溜槽。通過原水與礦石中的堿性物質反應來提高pH,同時沉降原水中一部分重金屬離子。
試驗原礦:原礦是用-3mm礦石和采場低品位粉礦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代表性較好),品位約28.6%,用實驗室小型棒磨機磨礦2.75min后入選,-200目含量約85.6%。
2 閉路試驗
磨礦浮選用水對比試驗。
閉路試驗采用兩粗四精二掃的浮選流程,分別用原水,自來水以及混水(原水同尾礦礦漿混合后取上清液)磨礦,在其他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閉路對比試驗。試驗結果如表2:
通過閉路試驗的結果看:用原水的尾礦品位、回收率都比用自來水的稍差,用原水的精礦品位略高于用自來水。試驗結果顯示直接用原水當磨礦浮選用水對浮選指標有一定影響。但通過后面原水和混水(原水同尾礦礦漿混合后取上清液)的對比試驗可以發(fā)現(xiàn),用原水同尾礦礦漿混合后再作為磨礦浮選用水對浮選指標的影響相對較小,試驗中精礦品位、尾礦品位及回收率和使用清水時都相差不大。
閉路對比試驗做完之后,取了閉路試驗的精礦水和尾礦水水樣送相關單位檢測分析,分析結果顯示使用原水后閉路試驗的精礦尾礦水鐵錳等金屬離子有所升高,cod指標變化不大。
3 結論
(1)用原水作為磨礦浮選用水的尾礦品位、回收率都比用自來水的稍差,用原水的精礦品位略高于用自來水。直接用原水當磨礦浮選用水對尾礦及回收率指標有一定影響,主要是由于使用原水當磨礦浮選用水會使礦漿pH值降低、礦漿中鐵錳等金屬離子濃度升高,這些變化加快了黃藥的分解,并最終導致使用原水當磨礦浮選用水尾礦及回收率指標有一定程度的變差;
(2)通過用原水同尾礦礦漿混合后再作為磨礦浮選用水對浮選指標的影響相對較小,試驗中精礦品位、尾礦品位及回收率和使用清水時都相差不大;
(3)后期將試驗結果應用于工業(yè)實踐,實現(xiàn)了硫鐵礦酸性廢水在選礦系統(tǒng)中的循環(huán)利用。同時原水進入選礦系統(tǒng)后現(xiàn)場硫精礦品位、理論與實際回收率正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4)原水應用于選礦系統(tǒng),節(jié)省了原水處理費用的同時也增加了回水用量,降低了浮選清水用量,為公司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