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蘭
通過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策略研究
姚 蘭
根據(jù)作文教學和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結合本人教學實踐,對通過讀寫結合提高三年級學生習作能力策略研究,提出讀中仿寫、讀中擴寫、讀中補寫、讀中續(xù)寫、讀中創(chuàng)編,力求促進三年級學生習作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為三年級習作教學時間提供參考。
讀寫結合 三年級學生 習作能力策略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笨v觀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卻常常存在著“讀寫分離”的情況。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過于強調對文本本身的講解與研究,沒有和寫作方法結合起來。而在寫作教學課中,往往又忽視了對閱讀的滲透。而實際上讀與寫是相互影響與促進的,寫是讀的拓展與延伸,讀為寫奠定基礎。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要寫得清楚、明白、有條理,就要培養(yǎng)學生從學習中吸收并積累一定量的語言,在實踐中運用語言,才能提高習作水平。如何進行讀寫結合提高三年級學生習作能力呢?在教學研究中我總結出了以下方法。
仿寫,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xiàn)手法,進行習作的一種訓練方式。范文是仿寫的依據(jù),范文可以教給學生作文方法,這是作文教學中的"直觀"樣本。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表達方法,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仿寫是提高學生再造性思維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習作水平的一條有效之法。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就會得到同步提高。
1.點仿。點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習作方式。主要包括句式表達、開頭結尾、段落構成、過渡照應、抒情聯(lián)想等。教學中要精心指導學生學習、分析范文,找準和把握仿寫之“點”。讓學生理解句意、體會作者的用意,知道這樣寫的好處,并做相應的練習。在仿寫中進行讀寫結合思維訓練。
2.全仿。全仿是從整體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習作“寫一處家鄉(xiāng)景物”,很多同學想寫《校園的早晨》。這時,我們就讓學生全面模仿《小鎮(zhèn)的早晨》一文的寫法:以總——分——總的構段方式結構全文,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和描寫每一個觀察點的景物,在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同時展開聯(lián)想、抒發(fā)感情,在句式表達上要求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手法。學生通過觀察校園的早晨的不同地方,習作再修改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再仿照《小鎮(zhèn)的早晨》一文的寫法,習作后并進行修改。這次作文學生都能夠抓住校園早晨的特點,寫出校園早晨靜、熱鬧、忙碌的特點,表達出喜愛學習,喜歡校園的感情。又如,學習《翠鳥》后,安排學生以《我熟悉的鳥》和《我見到的鳥》、《我養(yǎng)過的鳥》等為題進行仿寫。要求按外形、活動、特點寫和介紹,并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這樣,便把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了,達到了篇與篇讀寫遷移的目的。
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想表達一個意思,但是寫出的內容簡單,空乏。這樣的句子意思表達不夠具體,生動。如果在主干的基礎上添枝加葉,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添加上定語,狀語,補語等連帶成分,使句子的意思更具體形象,充實豐滿。因此,在讀中要指導學生擴寫,在句子里加上形容詞、比喻等,使句子更加生動。如“紅旗升起來了?!笨砂础笆裁礃拥摹奔t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樣”升起來,可擴成:“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操場上的緩緩地升起來了。
教師在備課時仔細分析教材,教學中充分抓住文章的空白處、概括處、省略處、定格處等,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聯(lián)想,讓學生靈活地再造語言,用語言把閱讀中的感悟和體驗呈現(xiàn)出來。如課文有時省掉了對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有時省掉了人物對話,有時在事情情節(jié)之間出現(xiàn)跳躍,這些地方,都可以可啟發(fā)學生想象,從中質疑,并通過思考討論去補寫。這樣的“補寫”,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對于思想內容的感受融為了一體。如:學習《春天的雨點》一文,補寫達麗瑪?shù)男睦砘顒樱粚W習《何氏獻壁》,想像卞和在楚山腳下如何痛哭三天三夜,并寫下來。學習《一只小鳥》一文,引導學生寫一寫孩子們在樹下看著小鳥都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讀中巧妙恰當?shù)剡M行拓展練筆的訓練,既遷移了知識,又聯(lián)系學生實際,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能力。要注意的是續(xù)寫部分要保持與原文的同一性,從原文出發(fā),遵循著原文的思路,對原文進行延伸。 續(xù)寫的原文很多,到處都是題材,處處都能練筆。如《炮手》一文,若干年后,炮手回到了家鄉(xiāng),昔日的村莊怎么樣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學生在學習《炮手》一課時,對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續(xù)寫后面發(fā)生的故事,他們也就有話可寫。
創(chuàng)編是學生寫作能力的需要,是適應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教學的需要。在寫作指導中讓學生重溫課文內容,體會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分析別人怎樣開頭,怎樣結尾,中間寫人記事都有哪些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自己的寫作,有所創(chuàng)新,寫出自己的特色。如《小蝦》一課,寫出了小蝦的外形,吃食,脾氣。那么學生就可以寫一寫身邊的小動物,除了寫出外形,吃食,脾氣,還可以寫和人怎樣相處等。
通過讀寫結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寫興趣和良好的讀寫習慣,變被動讀書為主動讀書,變被動習作為主動習作;拓寬了學生的作文思路,讓學生善于組材,我們注重以課文為憑借,以某一讀寫結合點為契機,先對學生進行“由此及彼”的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同時,夯實了學生的文字功底,讓學生精于表達,從而解決了學生“有話不懂得寫”的缺憾。學生習作能力提高,培養(yǎng)了學生能運用準確地語言表達真情實感,我筆寫我心的習慣。
(作者單位:成都市天涯石小學逸景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