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嵚
光緒十三年(1887年)八月,扼守渤海灣的“東亞第一要塞”旅順口(今遼寧大連的旅順港)正處在緊張施工的關鍵時刻。但在清朝官兵森嚴的戒備里躥出一個辣眼睛的日本青年:此人二十歲出頭,瘦弱的身板穿著中國服飾,拄著一根斑駁的拐杖穿梭其間,把這個未來鋼鐵要塞的一切建設機密看了個飽,并與清朝官兵們友好的寒暄后瀟瀟灑灑地離開。
一個鬼鬼祟祟的日本人為何能在清朝的國防要地如此輕松地來去?因為在當?shù)厍宄賳T眼里,這實在不算是個事。一來,此人有清朝總理衙門的公文“護身”,聲稱是在中國留學的日本學生,此行只是來學習外加做藥材生意,在軍事要塞如何亂看都是“合理合法”;二來,此人相當受歡迎,不但中國話利索,而且能說會道,小費更是送出不少,以至于他熱情地告別后,好多官員還念念叨叨地盼著這位化名“宗大亮”的日本朋友再次光顧。
這些清朝官員絕不會想到,八年后,中日甲午戰(zhàn)爭會以清朝的一敗涂地告終,他們嘔心瀝血營建的旅順要塞會淪陷在日軍的血腥屠戮下,而那位給他們留下美好印象的日本朋友會傲然站在日本廣島大本營的御殿前庭接受日本明治天皇的當面嘉獎。好多剛剛打完甲午戰(zhàn)爭的日本海陸軍官們隨后排著隊登門拜訪,比粉絲求見偶像還興奮,因為在其心中,此人才是日本贏得甲午戰(zhàn)爭的頭號功臣。
此人正是在甲午戰(zhàn)爭時給清朝致命一擊的日本間諜宗方小太郎。
洋務運動后,清朝看上去無比強大,為何區(qū)區(qū)一個間諜就能給清朝沉痛一擊?這得說到近代日本給中國帶來慘重打擊的一個行當:諜報業(yè)。
自1868年起,日本認定了“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于四方”的瘋狂目標后,妄圖吞并中國的日本“精英”們立刻緊鑼密鼓地啟動了諜報戰(zhàn):1872年起開始向中國滲透間諜,1886年在漢口成立打著賣藥招牌的諜報組織“樂善堂”……他們不停發(fā)力,誓要把清朝翻個底朝天。
其中破壞力最恐怖的當數(shù)“樂善堂”。由于它有日本政府的資金支持外加日本僑民的不斷輸血,其生意做到了北京、上海、福州等地,在生意掩護下的情報網絡更是瘋狂蔓延,成立僅僅四年就完成了著名的報告《清國通商總覽》,內容涵蓋了清朝朝廷、民間、軍隊的一切要害毛病。半世紀后某位抗日名將偶然讀到此報告,震驚得連抽冷氣。
這個諜報組織的成果如此強大,因為其麾下有眾多經過嚴格訓練的間諜。他們不但有著零容忍的紀律和縝密的行動方案,情報搜索能力更是超強。上至清朝的衙門廟堂,下至鄉(xiāng)間田野,沒有他們踩不到的地方。好多間諜晚上扮成富商與清朝官員喝酒,白天就變身農夫小販走街串巷,其狡猾和兇殘程度用清末史料的說法簡直是“倭夷無賴”。
這些間諜中的佼佼者正是宗方小太郎。
宗方小太郎是個自幼喜歡歷史的狂熱軍國主義分子,后來成了某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家的高徒,20歲就被老師帶到上海東洋學館接受嚴格的間諜培訓。當一道接受培訓的間諜同學們還只會在學館里高喊口號時,默不作聲的宗方小太郎已經用休息時間走遍北方各地,寫下點評精到的觀察報告,然后被某個大間諜看中,進入了“樂善堂”。
于是,23歲的宗方小太郎身穿中國商人的裝扮,腳穿草鞋,手拄拐杖,在八個月的時間里徒步走完了中國華北至東北的大片土地,深度考察了清朝的戰(zhàn)備水平和軍事潛力,尤其是重點考察了旅順口,然后在清朝官員們依依惜別的深情里返回日本,給原本摸不清清朝虛實的日本政要們送上了石破天驚的斷言:“今中國外形之進步,猶如老屋廢廈之粉飾……但一旦遇大風地震之災……指顧之間即將顛覆?!?/p>
在八個月風餐露宿的跋涉里,這個年輕的日本間諜不但看盡了清朝的民生百態(tài),更看清了藏在洋務運動輝煌表面下的虛弱實質。他的報告送回日本后立刻引起了轟動,日本高層甚至從此立下了規(guī)矩:但凡宗方小太郎的報告送來,必須第一時間送交軍令部。
宗方小太郎的地位也扶搖直上,先成為“樂善堂”的北京支部負責人,長期主持日本的北方諜報搜集,隨后在上海參與創(chuàng)辦了某間諜培訓組織。后來許多給近代中國造成巨大損失的日本間諜都出自他的門下。
到了1893年,日本發(fā)動對華戰(zhàn)爭已提上日程,但究竟該怎么打?一群日本政要還在吵得口水紛飛。關鍵時刻,又是宗方小太郎送來的報告令所有的吵鬧聲全數(shù)熄火:“今日之事,唯有突擊一法?!痹诩孜鐟?zhàn)爭中,日軍狂飆突進般把清軍打蒙圈的戰(zhàn)術思路正是來自宗方小太郎戰(zhàn)前的精準謀劃。
不過,日本間諜的猖狂雖然可恨,更可恨的還有清朝自己的“神助攻”。
在甲午戰(zhàn)爭之前的十多年里,日本間諜活動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為何清朝幾乎沒有什么應對措施呢?清朝的這個致命問題,宗方小太郎在報告里早已點明:庸官俗吏獻媚當?shù)?,真正的病根是不可救藥的腐敗?/p>
宗方小太郎那次揚名日本間諜業(yè)界的北方之行其實在行前就遭到了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的攔阻,但“樂善堂”以金錢開道,竟真把總理衙門的公文拿下了。隨后,宗方小太郎就是憑著這道“護身符”踏遍東北的,一路只花點兒小錢,不用套話就源源不斷地拿到了機密情報。后來在甲午戰(zhàn)場上造成旅順滿城軍民殉難的旅順戰(zhàn)役上,日軍軍官人手一冊的旅順要塞防御圖竟比旅順清軍自己手里的要塞圖還精確——這就是根據(jù)宗方小太郎套回來的情報繪制的。
而且,清朝官兵在防間諜這事上沒什么警覺性。早在中日雙方劍拔弩張時,很多中立國海員就發(fā)現(xiàn),在李鴻章重兵把守的塘沽口,竟有日本人每天早晨明目張膽地在岸邊繪制圖畫,把清軍船只的調度原原本本繪下來,甚至有日本人公然混入軍艦上查看虛實,而清朝有關的防衛(wèi)人員竟連來盤查的都沒有。甲午戰(zhàn)爭期間,日本某間諜落網,更牽出了李鴻章外甥勾結日寇的驚天丑聞。
如此低劣的戰(zhàn)備水平方便了宗方小太郎的間諜活動。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清朝開始嚴抓間諜,宗方小太郎遣散部下后,自己留在煙臺,竟又成功拿到了北洋艦隊主力出海的時間,令日軍在黃海以逸待勞,給了倉促應戰(zhàn)的北洋水師兇悍一擊。
在北洋艦隊苦守劉公島時,依然是宗方小太郎給日軍送上了包抄遼東半島和奇襲威海衛(wèi)軍港的戰(zhàn)略,終于令這支近代中國最強大的艦隊一步步陷入深坑,直至悲壯覆滅。
而在多次給清軍重大打擊后,宗方小太郎也終于暴露蹤跡,還在船上遭到了盤查。然而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清朝的“神助攻”又來了:某個清朝軍官被宗方小太郎買通,掩護其逃離煙臺。宗方小太郎順風順水地回到日本,得到了日本高層的熱烈褒獎。
因此,與其說是日本強大的情報戰(zhàn)在甲午戰(zhàn)爭中摧毀了清朝,不如說是清朝腐敗的統(tǒng)治與低劣的國家安全意識給了狼子野心的日本打擊清朝的機會。幸運的是,當中國日益強大起來的時候,這樣的案例絕不會重演,所有像宗方小太郎這樣的人都只有狼狽落網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