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易
除了張英、張廷玉這對父子宰相以外,張氏家族六代共出了12位翰林,進士、朝官更是指不勝屈。二張皆以公忠勤勉立朝,敦厚忠恕傳家?!段醭抡Z》卷八載有他主動讓出兒子探花一事,由此可見其肚量不凡。
張廷玉是雍正、乾隆兩朝的大學士和軍機大臣,極受皇帝的信賴和倚重,曾10多次擔任會試的主考官、同考官和殿試的讀卷官,但每逢有子弟參試,他都主動按規(guī)定回避。他擔任考官時也公正取士,絕不徇私??滴跛氖迥?,張廷玉任會試同考,有位同僚欲向他求人情,他作詩婉拒曰:“廉前月色明如晝,莫作人間暮夜看。”這位同僚斷愧而罷,詩句也被士流廣為傳誦。
張廷玉對自家人的要求就更嚴,文獻所載的抑子一事,便展示了他坦蕩的胸懷。雍正十一年,張廷玉之子張若靄參加殿試,讀卷大臣將選出的前十卷上呈御覽。當雍正看至第五本時,不僅書法可觀,對策的議論也頗有見識,陳辭切當懇摯,于是欽定為一甲第三名。等到拆去彌封,見是張廷玉之子,雍正十分欣慰,認為張廷玉輔佐多年,居心行事可比古人,其子高中實出至公,并非因大臣之子而有意甄拔。當雍正帝派人向張廷玉祝賀時,他卻再三懇辭說:“普天之下人才眾多,三年大比,莫不想望鼎甲。臣蒙恩現(xiàn)居政府,而子張若靄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實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為榮幸之極?!庇赫齽裰I說:“你家忠藎積德,有此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遜讓?!睆埻⒂裼止蜃嗟溃骸盎噬现凉T臣亦無私曲,以臣子一日之長,蒙恩拔取,但臣家何等恩榮未備,只算臣情愿讓與天下寒士,求皇上憐臣愚衷。若君恩祖德庇佑臣子,留其福分,以為將來上進之階,更為美事。”張廷玉這番話說得至誠懇切,雍正也只好勉從其請,把張若靄改為二甲一名,將原來的二甲一名沈文鎬升至一甲三名。雍正還將張廷玉的公忠謙退之舉曉諭天下,令普天下讀書人共知之。
由一甲三名的探花降為二甲頭名的傳臚,雖然僅只是一名之差,但榮耀與前途遠不可比。
張廷玉的大度坦蕩實屬難能可貴。再將此事與上述秦檜、張居正之所作所為加以對比,前二者為了讓自己的兒孫能考中狀元、高居鼎甲,不惜憑借威勢,耍盡手腕。相較之下,三位宰相的人品高低,肚量大小,豈不是判然分明嗎?
在處理兒子科名這件事上,的確顯示了宰相的胸懷氣度,即使是在今天,這也是不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