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亮
寫字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技能,是教師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的寫字能力應該是評價其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指標。教育部在《關于當前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重視寫字教學,教育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然而,現(xiàn)今的語文考試中并未把寫字能力作為評價學生素養(yǎng)的指標,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不夠重視寫字教學,學校書法課程尚未發(fā)揮明顯作用。尤其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更是受到了電腦、手機等新媒體的影響,青少年整體的寫字水平現(xiàn)狀愈發(fā)令人堪憂,亟待提升。因此,筆者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結合自身的寫字教學實踐,認為應從各方面、多角度、分層次多措并舉,以提高小學生的寫字能力。
一、提升教師自身的寫字能力,做到率先垂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想讓學生寫出整潔漂亮的字,教師首先自己必須能寫出一手好字。小學生最初級最基本的學習模式是模仿。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在作業(yè)本上的批注,都是學生寫字模仿的對象。學生在老師“一手好字”長時間的“目染”之下,一定會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自然而然地把漢字寫得認真好看。同時,只有教師具備良好的寫字能力,才能更好地向學生傳授自己的寫字技能方法。因此,提升教師自身的寫字技能是提高小學生漢字書寫水平的首要條件。筆者作為工作十年有余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公開課上和備課本上經(jīng)常見到很多老師甚至是語文老師的漢字書寫水平不容樂觀。試想,學生整天在黑板上看到是老師不工整的板書,又怎樣能寫出端正漂亮的作業(yè)來?所以,不管是哪門科目的教師都應當對自己的學生負責,用“一手好字”為學生樹立榜樣,做好學生寫字的示范。那么,怎樣才能提升教師自身的寫字能力呢?我認為應當將教師本身的努力、師范院校的要求及工作學校的培訓三者有效地結合起來。一是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寫好字是必備的職業(yè)操守,并理應為之勤奮練習;二是師范院校應為所有的“準教師”開設專門的“寫字課程”,為師范畢業(yè)生設置“寫字門檻”,為中華漢字文化的“承上啟下”作出應有貢獻;三是教師來到工作單位,也應接受定期的規(guī)范的“三字一話”培訓。筆者所在學校的做法是,每周二、四下午下班前半小時進行一次書法集中培訓練習,雙休日及寒暑假須完成指定的假期書法作業(yè),每學期開展一次教師書法比賽和優(yōu)秀作品展覽等等。我相信,在教師率先垂范的榜樣作用下,學生一定會在平常的學習和模仿中漸漸提升寫字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漢字的鑒賞水平,激發(fā)寫字樂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讓學生打心底里喜愛書寫漢字,具有濃厚的書寫興趣,那么逐漸練就一手好字便指日可待。如上所述,僅僅教師樹立良好的寫字榜樣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加強學生對漢字的深入了解,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獨特的鑒賞水平。漢字從古老的甲骨文演變而來,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明,具有豐厚的文化內涵。漢字外形精致美觀,筆畫少者,寥寥數(shù)筆,落落大方;筆畫多者,錯落有致,緊湊自然。漢字可謂內外兼修,是世界上使用最多且最美的文字。學生在認識到漢字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后,會對寫字多了一份獨有的情懷和樂趣。當然,教師除了需要講解漢字的文化淵源外,還要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直觀地欣賞優(yōu)秀的書法名家作品以感受漢字的魅力。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多媒體展示古代書法作品,比如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大書法名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的作品,再附述一些相關的書法小故事,則效果更佳。雖然古代書法皆為軟筆所寫,與現(xiàn)在普遍使用的硬筆書寫工具有所不同,但若長期欣賞書法大家的作品,必能提高學生對漢字之“美”的鑒賞水平,對學生書寫硬筆楷書有著重要的指引作用。再者,教師還可向學生展示當代楷書名家——龐中華、司馬彥等人的硬筆書法作品,肯定會對學生寫字能力的提升起到更直接的作用。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常將書法名家的印刷作品裱于班級墻壁,讓古今著名書法家成為學生的“書法偶像”,讓學生時時受到漢字書法藝術魅力的熏陶,讓學生樂于書寫,以致善于書寫。
三、注重書寫漢字的技能指導,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睗h字要想書寫得規(guī)范、美觀,就要掌握書寫漢字正確的姿勢、基本筆畫部首的寫法以及漢字結構合理的布局等等,教師要在指導學生寫字方法上多下功夫,嚴格要求學生學會上述寫字技能。正確的姿勢書寫,不僅有利于學生書寫規(guī)范,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指導寫字時,我首先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坐姿:頭正、肩平、腰直、足安。其次,學生必須做到 “三個一”,即“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本子一尺、指離筆尖一寸”。 在握筆姿式上,我讓學生學會“捏、按、壓、頂”四大要領?!澳蟆笔谴竽粗概c食指捏住筆桿;“按”是大拇指肚按住筆桿內側;“壓”是食指肚壓住筆桿外側;“頂”是中指自下向上用力頂住筆桿。學生書寫時須正確采用“三指”執(zhí)筆法,做到指實掌虛,切忌執(zhí)筆過緊。同時,讓學生掌握筆畫筆順的書寫,熟知間架結構的安排也至關重要。每個漢字都是由筆畫組成的,我們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橫、豎、撇、點、捺、鉤、挑、折”八種筆畫的筆畫形態(tài)及其變化變形,要讓學生每一筆都能做到“起、行、收”,只有把筆畫書寫漂亮了,整個字才有精神。在結構上,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可以要求學生借助田字格或米字格來練習寫字。在書寫前一定要看清漢字的形體特點,明確各構字部件在田字格或米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遵循各筆畫參差錯落、穿插避讓的規(guī)律,做到寫前“胸有成字”,下筆如有神助。
四、規(guī)范寫字教學的課堂模式,落實書法課程
如今的小學,即使是同一個班級里的學生,寫字水平也會呈現(xiàn)參差不齊的狀況。究其原因,教師忙于書本知識的教學和檢測,而學校的書法教學課程并未得到真正落實。書寫漢字的質量實際上是由學生自己的天賦和是否自覺練習來決定的。因此,教師落實學校書法寫字課程,依據(jù)規(guī)范的寫字教學模式,確保學生每天的課堂習字時間,便顯得尤為可貴。漢字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漢字書寫水平的提高,必須依靠教師在課堂一點一滴地傳授以及學生課堂內外一日日地訓練,來不得半點虛假,在經(jīng)歷長時間的“教與學”之后才能練就一手好字。我在平時的書寫課堂上,嚴格要求學生遵循“寫字四部曲”的規(guī)范流程,保證寫字訓練獲得實效。一是“看”:每次寫字前要仔細觀察教師范字的布局、結構及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筆畫長短等,促使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對寫字要領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是“寫”:臨摹仿寫教師板書的范字,做到手寫心記,要求注意力集中,看準田字格,下筆準確,每一筆畫一筆寫成,減少涂擦,杜絕反復涂改。三是“比”:學生寫字結束后,將自己寫的字與書本或者教師的范字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不足,及時修改,并避免在今后的書寫中重復犯錯。四是“評”:學生練習結束,在教師評價的引領下,學生開展互評,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方法,逐步養(yǎng)成動腦分析的習慣,共同提高漢字審美水平。當然,漢字書寫的課堂教學可以創(chuàng)新模式,不拘一格,只要能達到有效提升學生書寫水平的目的,都是可取的。
五、組織開展書寫的賽事活動,做到比學趕超
學生寫字水平的提高,光靠教師的技能指導和自己的勤學苦練,還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積極地參加各種書寫比賽,激發(fā)自身對書寫漢字全部的熱情,尋找書寫最純粹的樂趣。試想,一個孩子在書寫比賽中收獲獎項,他的內心一定充滿無比的自豪感與成就感,因為這是對他刻苦習字最大的肯定與褒獎。隨著學生參加的書寫比賽越來越多,獲得的榮譽越來越重,書寫的水平自然與日俱增、穩(wěn)步提升。另外,讓學生多多參加書寫賽事活動,還有很多的益處。比如:學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準備習慣,能獨立地管理好自己的書寫用品;學生可以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成為自己學習書法道路上的良師益友;學生在比賽中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書寫知識,樹立了自信心,讓自己更為開朗活潑,形成了良好的意志品質。筆者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組織開展班級、校內各類書寫比賽活動,同時鼓勵學生參加校外各級書寫賽事。在班級,我會定期開展全員漢字書寫比賽,在班級文化墻上開辟“書法欣賞”專欄,展示獲獎學生書法作品;在學校,我組織每年一次的規(guī)范字書寫大賽,即從每班選拔5-10位書法“精英”在校園操場上同臺競技,氛圍熱烈、效果斐然;我還推薦校內書寫比賽中的佼佼者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權威書法賽事,例如中華好書法比賽、全國規(guī)范字書寫大賽等,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此外,我將學生在各項書寫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集中起來進行展覽,我還會把這些作品拍成照片發(fā)布在校園網(wǎng)站、校園報刊、學校官方微信及CN正規(guī)刊物上,以此調動學生提高自身漢字書寫能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當然,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不僅需要學校教育多措并舉、教師指導面面俱到,還要獲得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合作。只有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者齊抓共管,形成以學校書法教育為核心,家庭個體監(jiān)管、社會氛圍營造為輔助的“學生書寫管理體系”,才能真正地將中華漢字的書寫藝術精髓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
(合肥市興華苑小學 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