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來
(蘭考縣水產(chǎn)技術推廣站 河南開封 475300)
陳雨來
(蘭考縣水產(chǎn)技術推廣站 河南開封 475300)
斑點叉尾鮰是調整漁業(yè)養(yǎng)殖結構的優(yōu)良品種,本文介紹了斑點叉尾鮰生物學特性和池塘高產(chǎn)養(yǎng)殖主要技術,對斑點叉尾鮰養(yǎng)殖模式、投放密度、飼料喂養(yǎng)、水質調控進行了總結,為養(yǎng)殖戶提供參考。
斑點叉尾鮰;高產(chǎn);技術
斑點叉尾鮰,又稱溝鲇、河鲇,屬于硬骨魚綱鲇形目鮰科。分布于我國東部的遼河、淮河、長江、閩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鮮西部,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肌間刺,營養(yǎng)豐富,具有生長快、個體大、抗病力強、適應性強等特點,具有極高的養(yǎng)殖前景和經(jīng)濟價值。同時斑點叉尾鮰是人們喜歡垂釣的養(yǎng)殖品種,適宜開展休閑漁業(yè)。養(yǎng)殖斑點叉尾鮰是蘭考縣調整養(yǎng)殖品種,增加農漁民收入,帶領農漁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條新路子。
斑點叉尾鮰體型較長,頭部稍粗大,尾部稍細長,體表光滑無鱗,黏液豐富。鮮活時體色淡灰色或灰白色,體長6 cm開始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斑點,成魚到親魚時消失。
斑點叉尾鮰為底層魚類,喜歡在中下層活動,有拱泥、鉆洞穴的習慣,喜歡在光線暗淡的環(huán)境中活動。斑點叉尾鮰生存水溫0~35.6℃,水溫上升到13℃開始攝食,適宜生長溫度為26~30℃。
斑點叉尾鮰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強,對溶氧要求不高,在溶氧量3 g/m3水體中的能正常生活。但是對環(huán)境條件的劇烈變化適應力較差,表現(xiàn)為應激反應強烈。
在自然條件,斑點叉尾鮰為溫和肉食性魚類,以水生昆蟲、螺、蝦、蚌、小雜魚為食。經(jīng)人工馴化后,可轉變?yōu)殡s食性的魚類。斑點叉尾鮰魚苗以紅蟲作為開口餌料,以后逐步馴化到攝食顆粒飼料。人工飼養(yǎng)時,適當搭配一些動物性餌料,如動物內臟、屠宰下腳料等,對斑點叉尾鮰的生長有明顯促進作用。
選擇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水體pH值為7~8.2,周邊安靜的環(huán)境進行養(yǎng)殖。池塘面積一般為 3000~6670 m2為宜,水深 1.5~2 m,長方形,東西走向,池壁用磚石或水泥硬化,進排水系統(tǒng)齊全,池底淤泥不超過10 cm,每口塘配備3KW葉輪增氧機2~4臺。
選用人工馴化培育的一冬齡魚種,要求規(guī)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斑點叉尾鮰魚種規(guī)格為50~100 g,放養(yǎng)密度 1000~2000 尾/667m2,搭配規(guī)格為 100~200 g的白鰱 250~300尾/667m2、 鳙魚 75~100尾/667m2,另放5尾鱖魚或鱸魚控制池內野雜魚,不能放鯉魚、草魚、羅非魚等爭食性魚類。
魚種放養(yǎng)一般冬放為好。在魚種放養(yǎng)前10 d,用生石灰100~150 kg/667m2化漿全池潑灑,徹底消毒,7 d后放水至要求水位。
魚種放養(yǎng)前,用3%~4%的食鹽溶液或15~20 mg/L高錳酸鉀溶液浸洗魚體10~15 min進行魚體消毒,殺滅魚體寄生蟲和病菌同時有利于受傷魚體恢復。魚種下塘時保持池塘水深60~80 cm,以后隨魚體的長大逐漸加深水位至1.5~2 m。
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5%。斑點叉尾鮰在全長6 cm以前投喂粉狀餌料,6 cm以后養(yǎng)殖階段,根據(jù)魚體規(guī)格可選擇使用2~4.5 mm直徑的人工配合飼料。在全長超過13 cm后,使用蛋白質含量為34%~36%的配合飼料。
不同養(yǎng)殖階段,斑點叉尾鮰對飼料中蛋白質的需求量不同:
⑴魚苗階段:粉料或破碎料,蛋白質含量40%~42%,適用于全長小于13 cm階段。
⑵魚種階段:顆粒餌料,蛋白質含量34%~36%,適用于體重20~100 g、全長13~33 cm階段。
⑶成魚階段:顆粒餌料,蛋白質含量30%~32%,適用于體重100 g以上的成長階段。
放養(yǎng)斑點叉尾鮰魚種后第二天開始馴化投喂,一周后魚開始集群搶食。投喂堅持四定投餌:定時、定量、定質、定位。由于斑點叉尾鮰是喜歡弱光攝食底層魚類,所以投餌在每天上午 6:00、下午 17:00 后喂食,每次喂食30 min。每次投喂量根據(jù)當天水溫、氣候和魚的生長情況隨時調整,以每餐投喂魚食到八成飽為限,陰雨天投喂五成飽或停食。7~10月份每天晚上24:00用燈光照明再加投餌一次,即7~10月每天喂食3次。
斑點叉尾鮰喜愛水質清新、溶氧較高的水質,平時應加強水質管理,堅持經(jīng)常加注新水,及時開動增氧機,合理使用生物制劑調節(jié)水質。
6~9月是斑點叉尾鮰生長旺季,應每隔一天沖水一次,每月排污換水1~2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4。
盡量增加增氧設備,適時開動增氧機,開機時間為中午短、半夜長,涼爽短、悶熱長,負荷大、時間長,負荷小、時間短。
施用光合細菌用量為10~20 g/m3。始終保持池水溶氧不低于5 mg/L,pH值7.2~8.2,水體透明度30~40 cm為宜,但要根據(jù)季節(jié)和池塘水質肥度靈活掌握,水質不宜過于清瘦,應以中等肥度偏淡為好。如果水源充沛,溫度適宜,可用微流水輔以定時沖水。
斑點叉尾鮰常見魚病有水霉病、腸炎、爛鰓、暴發(fā)性出血病等。平時管理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無病早防,有病早治”。
斑點叉尾鮰疾病預防措施:每半月全池用生石灰潑灑一次,用量10 mg/667m2左右,預防疾病,調節(jié)水質;飼料內添加1.5%的大蒜素,每月制成藥餌投喂,連續(xù)7 d,預防腸炎;魚種下塘時及時浸泡消毒,下塘后一周用聚碘溶液500 ml稀釋全池潑灑一次,預防水霉病發(fā)生;高溫季節(jié),生長旺季,魚體攝食旺盛,應加強管理;養(yǎng)殖中后期池塘負載大,容易暴發(fā)出血病,應每隔10~15 d用生石灰或其它殺菌藥物(如聚碘溶液、二氧化氯等氯制劑)對水體進行消毒和餌料臺消毒,同時每月用1個療程的內服止血抗菌藥物拌餌料投喂,連用3 d。
防治斑點叉尾鮰病害的藥物使用方法必須嚴格按無公害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嚴格休藥期制度。
7.1 斑點叉尾鮰養(yǎng)殖可用鮰魚專用配合飼料投喂,一般4900元/t,飼料成本占總投資的80%左右,所以要科學投喂配合飼料。
7.2 斑點叉尾鮰養(yǎng)殖成本10元/kg左右,包括飼料、水電、藥物、塘租等,斑點叉尾鮰成魚(成魚規(guī)格1kg)售價14元/kg,養(yǎng)殖效益較好。
7.3 池塘條件較好,養(yǎng)殖經(jīng)驗豐富,投放密度可2000尾/667m2左右。如果池塘條件較差,養(yǎng)殖經(jīng)驗不豐富,可適當減少投放密度。
7.4 斑點叉尾鮰養(yǎng)殖也可以投放鯉魚配合飼料,但飼料系數(shù)較高,平時加強水質調控。
High-yielding breeding techniques of channel catfish(Letalurus punetaus)
Chen Yulai
(Lankao Aquatic Product Techniques Promotion Department,Kaifeng 475300,Henan,China)
Channel catfish is an improved variety of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quaculture.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yielding breeding techniques in pond of channel catfish,and concluded the aquaculture model,throw-in density,feedstuff feeding and water quality,which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farmers.
channel catfish;high-yielding;techniques
陳雨來(1963-),男,漢族,工程師,一直在基層從事水產(chǎn)技術推廣工作,進行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
201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