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米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案
玉米在飼料中使用比例占到百分之五六十以上,是名副其實的飼料之王。玉米質量好壞直接決定著飼料質量的好壞。今天,我們著重談一下新玉米的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每年新玉米上市時,由于青黃不接或資金短缺等原因,養(yǎng)殖戶沒有了陳玉米庫存,就迫不及待地使用新收未干的玉米配入飼料中進行飼喂,在豬上使用會引起大面積仔豬拉稀、部分大豬出現(xiàn)消化不良和淺黃色飼料樣糞便的情況。在蛋雞上使用,會引起蛋雞糞便稀甚至下痢、生長緩慢、死淘增加、產蛋量下降、蛋殼蛋黃顏色變淺、飼料轉化率降低等。研究表明新收獲玉米可以使畜禽腸道菌群失調,養(yǎng)分消化率和吸收率下降,生產性能降低。
抗性淀粉 抗性淀粉又稱抗酶解淀粉,難消化淀粉,在小腸中不能被酶解,難以消化。抗性淀粉由于消化難,所提供能量降低,造成飼料中蛋白質相對增高,當能量不足時,機體會將蛋白質分解作為能量來使用,而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主要是有毒的尿酸鹽,尿酸鹽會降低豬只體內的pH值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非淀粉多糖(NSP) 新玉米中非淀粉多糖的含量也處于較高水平,而非淀粉多糖會影響飼料的消化率。
水分含量較高 華北地區(qū)新收獲的玉米水分一般為15%~20%,東北及內蒙地區(qū)新玉米水分一般為20%~30%。用于飼料中降低飼料中能量比例,而蛋白質比例升高,打破了日糧中各營養(yǎng)素間的平衡關系,胃蛋白酶不能滿足突然提高蛋白質的消化,造成消化不良和營養(yǎng)性腹瀉。另外,仔豬消化系統(tǒng)還不完善,飼料成分的改變會產生應激反應,降低抵抗力,甚至誘發(fā)其它疾病。在蛋雞上,新玉米由于水分較高,代謝能值較低,使用過程中會導致采食量增加,然而采食量的增加并沒有提高生產性能,反而隨之出現(xiàn)產蛋率的下降問題,這是由于新玉米代謝能值低造成的。
新玉米霉變問題 多數(shù)養(yǎng)殖戶認為玉米霉變只發(fā)生在玉米貯存過程中,但實際上玉米霉菌分為倉儲霉菌和田間霉菌。谷物在采收前后約25%已受到霉菌的污染,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劑固然是個辦法,但關鍵還是要高度重視霉菌污染的問題,把生霉??刂圃?%范圍內。
適度陳化 新玉米收割后,有一個后熟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會逐漸減少,存放一個月再以上,問題就很少了。如果使用陳化2周的新玉米,一定要跟陳玉米混合飼喂,讓豬逐漸適應新玉米,防止應激。
減少用量 使用其他原料代替部分玉米,減少玉米用量來控制抗性淀粉的比例。
控制玉米水分,保持營養(yǎng)平衡 新玉米水分一般超標,我們要盡快曬干或烘干到14個水分以下,以防止存儲過程中的霉變問題。另外我們需要根據玉米的實際水分含量,計算能量缺乏情況,調整能蛋平衡,防止蛋白過量在后腸道發(fā)酵的危害。
(陶郅勇 山東安池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2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