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桂蘭 張雪平 靳艷革 岳振平
(河南省濮陽市農業(yè)科學院,濮陽457000)
辣椒雜交1代新品種濮椒6號的選育
顧桂蘭 張雪平 靳艷革 岳振平
(河南省濮陽市農業(yè)科學院,濮陽457000)
濮椒6號是濮陽市農科院以0712自交系為母本、自交系A-96為父本雜交育成的辣椒1代雜種。該品種中早熟,連續(xù)坐果性好,辣味適中,商品性好,每hm2產量47.21t。高抗疫病、青枯病,一般適宜河南、山東、江蘇等生態(tài)環(huán)境相近的區(qū)域早春保護地栽培。
辣椒;濮椒6號;1代雜種;選育
辣椒(Capsicum annuumL .)為茄科辣椒屬植物,屬于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1]。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生產國與消費國,辣椒在我國蔬菜產業(yè)中為第一大產業(yè),我國辣椒年播種面積在150萬~200萬hm2,占全國蔬菜總播種面積的8%~10%,居蔬菜首位[2-3]。隨著辣椒市場的不斷發(fā)展,選育優(yōu)質、高產、適應性強的辣椒新品種已成為辣椒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濮椒6號是濮陽農業(yè)科學院選育的早熟雜交1代新品種,該品種優(yōu)質、高產、抗病性強,適宜早春保護地栽培,2016年5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鑒定,鑒定編號為國品鑒菜2016026。
1.1親本選育 母本0712是2007年河南地方品種經5代單株自交定向選育而成,該自交系遺傳性狀穩(wěn)定,植株生長勢強,抗病性、抗逆性強,中早熟,連續(xù)坐果能力強,果實綠色,味辣。父本A-96是2006年引進歐洲的大果長燈籠型甜椒,經6代定向自交純合選育而成的自交系,果實長燈籠型,青果綠色,生長勢強,開展度中等,坐果性好,配合力好,抗病毒病、炭疽病。
1.2品種選育 A-96自交系為父本進行雜交而成的一代雜種。2010年配制雜交組合32個,2011-2012年進行配合力測定和組合比較試驗,其中組合0712×A-96(編號1506)表現(xiàn)突出,具有生長勢強、早熟,果面光滑有亮澤,商品性好,豐產、抗病等優(yōu)點,推薦參加全國辣椒區(qū)域試驗。2013-2014年參加全國保護地辣椒新品種區(qū)域試驗,2015年參加全國保護地辣椒新品種生產試驗。2016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鑒定,定名為濮椒6號。
2.1農藝性狀 濮椒6號始花節(jié)位10.3節(jié),中早熟品種,長勢中等,株高59.8cm,株幅65.1cm,果實長牛角形,青果綠色,果實長19.0cm,果實橫徑5.1cm,果肉厚0.36cm,果實心室數(shù)2.9,平均單果重98.2g,果面光滑有光澤,皮薄肉質脆嫩,商品性好。田間表現(xiàn)耐低溫、耐弱光,連續(xù)坐果力強,綜合抗病性強,高抗炭疽病、疫病、青枯病、病毒病。早春保護地栽培每667m2產量約3500kg,適合在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適宜地區(qū)保護地種植。
2.2抗病性 經全國保護地生產試驗的田間抗病性調查可以看出,濮椒6號高抗病毒病、炭疽病、青枯病、疫病,其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4.7、1.7、0.3、3.9,其中青枯病的抗性明顯高于對照。
2.3品質 青熟期果實綠色,老熟期果實為深紅色,果實長牛角形,辣味中等,品質好。2015年經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楊凌)品質測定:濮椒6號商品成熟期維生素 C 含量96.94mg/100g鮮重,可溶性總糖含量1.82%,粗蛋白含量0.78%。
3.1品種比較試驗 2011-2012年在濮陽市農業(yè)科學院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試驗設計為隨機區(qū)組,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8m2,以辣椒301為對照。2011年每667m2的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分別為1436.7kg、4625.2kg,分別較對照301增產7.6%、8.7%;2012年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分別為1521.3kg、4568.5kg,分別較對照增產8.9%、12.6%。
3.2區(qū)域試驗 2013-2014年參加全國保護地辣椒區(qū)域試驗,在新疆、遼寧、江蘇、重慶、安徽、山東、湖北7點進行,隨機區(qū)組,小區(qū)面積6.0~18m2,3個重復,以江蔬1號為對照。試驗結果表明:2013年每667m2平均前期產量1565.9kg,比對照江蔬1號增產8.9%,平均總產量3781.2kg,比對照江蔬1號增產13.5%;2014年平均前期產量1138.2kg,比對照江蔬1號增產8.1%,平均總產量3116.6kg,比對照江蔬1號增產13.2%;2年平均前期產量和總產量比對照分別增產8.6%、13.4%。
3.3生產試驗 2015年參加全國保護地辣椒生產試驗,在新疆、遼寧、江蘇、重慶、安徽、山東、湖北7點進行,小區(qū)面積20.7~30.5m2,隨機排列,不設重復,以江蔬1號為對照。生產試驗結果表明,7點試驗中,濮椒6號前期產量表現(xiàn)為5增2減,每667m2平均前期產量為1455.5kg,比對照江蔬1號增產8.4%,參試品種中列第1位。7點試驗中,濮椒6號總產量均高于對照,平均總產量3147.2kg,比對照江蔬1號增產19.3%,增產效果顯著,居第1位。
4.1培育壯苗 黃淮海地區(qū)保護地栽培一般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種育苗,采用穴盤育苗,播前種子用10%磷酸三鈉溶液或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5~30min,然后置于恒溫30℃左右催芽,待80%的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播種時每穴播1粒,播后覆蓋蛭石,蓋上薄膜和小拱膜。出苗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夜間18~20℃。出苗后白天25~28℃,夜間15~18℃。幼苗生長期間根據(jù)墑情及時澆水。定植前1周加大通風,進行降溫煉苗。
4.2田間管理 黃淮海地區(qū)一般3月中下旬定植,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距70cm,小行距50cm,株距40~45cm。田間管理應重施基肥,及時追肥,加強溫、光、肥、水調控,促早發(fā)棵、早封行。春季生長前期注意保溫防凍,生長后期注意通風降溫[4]。定植前一般要求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6000kg、三元素硫酸鉀復合肥60kg。定植后澆1次緩苗水,并進行中耕除草,促進植株發(fā)棵。當門椒坐果后,結合澆水及時追肥,確保植株開花坐果。生長期間及時進行整枝打杈,前期輕整枝,后期根據(jù)植株長勢去除主干和側枝,以提高各期的產量。
4.3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一般采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辣椒主要害蟲為蚜蟲、白粉虱等。防治蚜蟲可用黃色板誘殺成蟲,或用吡蟲啉水分散顆粒、啶蟲脒乳油噴藥防治。白粉虱用吡蟲啉水分散顆粒、噻蟲嗪水分散顆粒噴霧防治。辣椒主要病害為病毒病、灰霉病、疫病等。病毒病可用病毒A可濕性粉劑、硫酸鋅交替噴霧防治;灰霉病可用多霉靈、灰霉克、撲海因等噴霧防治;疫病可用殺毒礬、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敵克松等藥劑噴霧防治。
4.4采收 辣椒達到商品果時應及時采收。門椒及時早采收,青椒在果實充分膨大、果色光澤度佳時采收。采收時注意防止折斷枝條,以免影響植株生長和產量。
[1] 周清華,張海斌,楊連勇,等.我國辣椒種質資源研究進展[J].中國種業(yè),2011(1):9-11
[2] 王立浩,張正海,曹亞從,等.“十二五”我國辣椒遺傳育種研究進展及其展望[J].中國蔬菜,2016(1):1-7
[3] 王立浩,劉偉,張寶璽.我國辣椒種業(yè)科技發(fā)展現(xiàn)狀、挑戰(zhàn)及其思考[J].辣椒雜志,2016(3):1-6
[4] 王述彬,劉金兵,潘寶貴,等.辣椒新品種‘蘇椒16號’[J].園藝學報,2011,38(6):1209-1210
2017-02-14)
濮陽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