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寶 周玉剛 鐘 凱 肖 婭
(四川國豪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綿陽621023)
收獲期及多效唑?qū)ο阈碗s交稻制種芽率的影響
鄧元寶 周玉剛 鐘 凱 肖 婭
(四川國豪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綿陽621023)
對香型雜交水稻制種收獲期、乳熟末期噴施不同濃度多效唑?qū)χ品N芽率的影響展開研究,即于盛花期后18d、20d、22d、24d、26d共5個時間節(jié)點對香型雜交稻制種進行收獲、晾曬,分析其芽率,得出了其最適收獲期為盛花期后22~23d;在制種乳熟末期時,每667m2分別噴施多效唑0、60g、80g、100g、120g、140g,在種子收獲后,分別檢測芽率,得出噴施多效唑103g/667m2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制種芽率。
收獲期;多效唑;制種;芽率
雜交水稻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種子質(zhì)量是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發(fā)芽率是種子質(zhì)量的首要指標,發(fā)芽率高,種子出苗整齊,增產(chǎn)潛力大[1]。香型雜交水稻作為雜交水稻的佼佼者,以其米質(zhì)優(yōu)良、產(chǎn)量好的優(yōu)勢正在被大面積推廣。因此研究香型雜交稻種子芽率影響因素也是農(nóng)技工作者的方向之一[2]。前人研究認為,雜交水稻制種芽率受到收獲期[4]、種子休眠程度[5]、收獲晾曬情況等因素的影響。結合目前生產(chǎn)實際,我們對香型雜交水稻制種收獲期和噴施不同濃度多效唑后對其制種芽率的影響展開研究,以期為以后的香型雜交水稻制種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減輕制種風險。
1.1試驗材料 為了確保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排除品種間差異帶來的影響,本試驗使用2個組合進行試驗。試驗品種為四川國豪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自有品種德香優(yōu)146和宜香優(yōu)725。
1.2試驗方法 試驗地點選在綿陽市三臺縣立新鎮(zhèn)水稻制種基地,土質(zhì)中性沙壤土,地力中等偏上,水源排灌方便,試驗地四周無遮擋。試驗時間為2016年水稻制種正季3-8月。德香優(yōu)146的播種時間:3月28日播1期父本,4月27日播母本;宜香優(yōu)725播種時間:3月22日播父本,4月16日播母本?!?20”的噴施原則為母本不包頸,且父本較母本高15cm左右,秧田、大田管理措施與常規(guī)管理一致,期間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
1.2.1收獲期試驗 每個品種種植面積為667m2,在水稻母本進入盛花期(母本第3次噴施“920”結束后第3天)后開始計算時間,分別在18d、20d、22d、24d、26d這5個時間段對母本進行收獲,每個處理收獲面積為33.3m2,設置3個重復,收獲后在墊席上晾曬至水分降至12%,進行芽率檢測,芽率檢測方法根據(jù)GB/T 3543.4-1995中的紙上法進行,各處理3個重復的芽率求平均值。
1.2.2多效唑濃度試驗 每個品種種植667m2,在水稻母本進入乳熟末期時,對母本每667m2分別噴施多效唑0(CK,只噴施純水40kg/667m2)、60g、80g、100g、120g、140g,試驗設計3個重復,每個重復面積為33.3m2,在種子收獲后處理與收獲期試驗(1.2.1)相同。
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Excel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收獲期對制種芽率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2個組合的芽率均在盛花期后22d達到最高值,德香優(yōu)146最高芽率為84%,宜香725的最高芽率為81%;隨著收獲期的延長,2個組合種子的芽率均先增高后降低,可見收獲期對種子芽率有明顯影響。
進一步利用Excel對2個組合的芽率進行分析(圖1、圖2),得出收獲期與種子芽率存在明顯的二次函數(shù)關系,R2值都在0.85以上。同時計算得出由德香優(yōu)146的收獲期與芽率數(shù)據(jù)擬合的拋物線的理論最大值在收獲期為22.9d時取得,宜香優(yōu)725的芽率最大值在收獲期為22.3d時獲得,由此可知,排除組合特異性及其他人為因素的干擾,對香型雜交水稻制種來說,當收獲期在母本盛花期后22~23d時,可以獲得芽率最高的種子。
表1 不同收獲期的芽率比較 (%)
圖1 德香優(yōu)146收獲期與芽率的關系
圖2 宜香優(yōu)725收獲期與芽率的關系
2.2不同濃度多效唑?qū)χ品N芽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對照相比,2個組合的種子在乳熟末期噴施多效唑后的芽率都有一定的提高,芽率的變化趨勢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均在噴施多效唑100g/667m2時出現(xiàn)峰值,德香優(yōu)146的最高芽率為86%,宜香優(yōu)725的最高芽率為84%,說明噴施一定濃度的多效唑?qū)ο阈碗s交水稻制種芽率有一定的提升。
進一步利用Excel對2個組合的芽率進行分析(圖3、圖4),得出多效唑?qū)ο阈碗s交水稻芽率的影響呈明顯的二次函數(shù)關系,對照(未噴施多效唑)的試驗處理僅是為了排除溶劑水對試驗的影響,因此不將該數(shù)據(jù)納入作圖。從德香優(yōu)146擬合的拋物線方程得出,當多效唑濃度為103.6g/667m2時,可以獲得最大的芽率;宜香優(yōu)725在濃度102g/667m2時獲得最大芽率。因此,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香型雜交水稻制種母本在乳熟末期噴施103g/667m2的多效唑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種子芽率。
表2 不同濃度多效唑的芽率比較 (%)
圖3 德香優(yōu)146芽率與多效唑濃度的關系
圖4 宜香優(yōu)725芽率與多效唑濃度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收獲期芽率最大能相差12個百分點,說明收獲期的選擇對香型雜交稻制種芽率起到?jīng)Q定性作用,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在考慮天氣狀況、人力條件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在能使得制種芽率達到最大值的收獲期即盛花期后22~23d,這與付愛斌等[6]的結果一致,多效唑濃度與芽率關系的研究表明,一定濃度的多效唑可以提高種子芽率,2個試驗品種間對多效唑的響應差異較小,都在濃度103g/667m2左右時促進作用最大。
由于試驗時間較短,本研究未對2個試驗收獲的種子在存儲30d、60d、90d甚至更長時間的芽率進行檢測,有待進一步研究。以往研究表明,多效唑能有效拮抗或消除赤霉素等對種子萌發(fā)的誘導作用[7],噴施多效唑可以有效降低穗萌的發(fā)生[5],本試驗在實施時,收獲天氣良好并未發(fā)生穗萌,因此并未從對穗萌發(fā)生與否、發(fā)生比例方面進行研究。今后可設計人造高溫高濕環(huán)境來驗證其功能,以明確在收獲天氣不良的條件下,噴施一定濃度的多效唑能否提升種子芽率。此外,影響制種芽率的原因還有例如水肥條件、晾曬條件、品種特性等[8],在后續(xù)試驗中可以適當設計雙因素或多因素試驗來明確多種處理共同作用下對制種芽率的影響,以期找到獲得最高芽率的各影響因素的處理組合,為制種農(nóng)戶和制種企業(yè)減輕制種風險,保證種子安全。
[1] 江力,敬袁兵,古勇,等.雜交水稻種子發(fā)芽率偏低成因與對應措施[J].南方農(nóng)業(yè),2011,5(5):32-33
[2] 王蔚風,李珊,鐘許成,等.種子休眠與雜交稻穗發(fā)芽現(xiàn)象研究進展[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3(5):10-13
[3] 丁松,朱國邦,劉平.穗萌抑制劑在天協(xié)1號制種過程中的應用試驗初報[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8,14(14):34-35
[4] 侯文平,王成璦,趙磊,等.收獲時期對水稻種子發(fā)芽率的影響[J].種子世界,2014(12):35-37
[5] 羅瀟,莫德儀,田妍,等.雜交水稻穗發(fā)芽與穗萌動種子特征特性研究綜述[J].作物研究,2007,21(5):574-577
[6] 付愛斌,曹文亮,肖層林.雜交水稻陸兩優(yōu)996制種適宜收獲期研究[J].中國種業(yè),2009(10):50-52
[7] 胡偉民,何慈修,馬華升.雜交水稻種子穗萌遺傳效應的研究[J].中國水稻科學,2002,16(3):273-276
[8] 王桂平,李正金,郭錫平.2014年部分粳稻種子發(fā)芽率偏低的原因探討[J].中國種業(yè),2014(11):44-45
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