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曉木
人可以窮,但不能糙
作者/李曉木
昨天一位打扮入時的客戶和我聊“精致”的話題,她最后說了一句話:“女人的精致是需要金錢堆砌的!”而我卻不認同。的確我們眼中的“精致”是藝術熏陶出的優(yōu)雅,美衣靚裙、珠光寶氣、玉盤珍饈、小資大調以及每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它都是需要錢的。只要擁有了足夠的金錢,“精致”仿若就是那信手拈來的副產(chǎn)品。但我覺得用金錢包裝出來的“精致”,就像一捧假花,看著精巧別致,但就是沒有動人的靈氣。
在大連上學的時候,我只記得室友D,從很遠的地方來。據(jù)說,她要是回一次家,得先坐火車,再坐汽車,還得背包步行幾公里,總而言之,他的家鄉(xiāng)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偏僻。一個靜謐的黃昏,她給我們講她母親的故事。D的母親常說的一句話:人可以窮,但不能糙。
她給D親手做白襯衣、碎花裙,讓穿著粗布衣服的D在艱辛中明白什么是整潔精致。D說,母親的態(tài)度讓她知道,只要展開褶皺的紙團,依然可以畫出美麗的山水風光。
而我的另一個室友S,是富裕家庭中的“寶貝”。她來上學的第一天,母親就一口氣給她買了很多時髦的衣裙。但她總是把衣服隨隨便便地一扔,想穿了就皺皺巴巴地套上,頭發(fā)給人的感覺總是油油膩膩。她最習慣說的一句話就是:哎呀,又亂了。
S總也弄不明白,住對床的室友D,怎么每一天都過得干干凈凈、游刃有余,聽音樂、練毛筆字、讀名著……S的床上,橫看豎看就是亂,而對面那張床,被疊得像豆腐塊,洗得發(fā)白的床單總是鋪得整整齊齊。
不知為什么時尚美麗的S和樸素大方的D站在一起,總是略輸一籌。也在那時,我才知道原來有一種叫“精致”的美好氣質。精致的氣質,它受的是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也最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在格局。
因為從小受教育的影響,我們會把過分注重外在的人定義為“膚淺”,把所有思想都聚焦于所謂的“內涵”。然而我們走到外面的世界,慢慢地認識了越來越多外有魅力、內有山水的姑娘,才發(fā)現(xiàn)精致是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是一份讓人散發(fā)優(yōu)雅的內在源泉。
為什么我們要堅持精致?
因為如果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筑,而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如果一面墻出現(xiàn)幾道涂鴉而不去清理,很快墻上就涂滿亂七八糟的東西;如果你的地臟了,你懶得去掃,那么別人就會毫不愧疚地在上面扔更多的垃圾。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破窗效應”。
為什么我們要堅持精致?
因為只有我們把生活過得精致,別人才不敢在我們的領域里造次;只有我們把生活過得精致,別人才會待我們以溫柔的尊重;只有我們越努力的精致,世界就越大力地配合我們精致。這就是這個世界的“滾雪球效應”。
我們只要堅持精致地做自己,我們就會擁有自己喜歡的安心樂意;我們只要堅持精致地做自己,世界就會給我們的錦上添滿喜歡的花朝月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