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飛
(杭州市下沙中學,浙江 杭州 310018)
讓音樂課堂變得有序、有禮、有趣、有樂
——談初中音樂課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陳燕飛
(杭州市下沙中學,浙江 杭州 310018)
音樂課是一門較為特殊的課,因為有別于一般的文化基礎課,所以音樂課的課堂管理也是不相同。由于音樂課在中學里屬于非考試科目;一周的課時量各班只有一節(jié)。有的家長認為考試科目很重要,跳跳唱唱的音樂課在中學就要停止學習,把大量的時間集中到考試科目上。也由于部分教材內容選擇不夠完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音樂教師缺乏學習、工作熱情,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不能受到學生的尊重,種種原因導致不少音樂課堂教學秩序較差,從而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音樂課堂的管理和整體教學就變得尤為重要。如何讓學生在音樂課中做到有序、有禮、有趣、有樂的學習?下面談談個人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商榷。
心理學家弗雷法克·瓊斯研究認為,無序的課堂會使教師失去大量的教學時間。隨著課程改革,音樂老師執(zhí)著研究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案例。于是在公開課上讓音樂課堂內容飽滿了,形式多樣了,氣氛濃厚了,效率提高了,學生變得充滿活力,教師變得包含激情。但值得擔憂的是:在平時常態(tài)課時,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不少音樂課堂上教師不上音樂課,播放視頻應付下,學生有“休息或放松”的,“無精打采”的,“嘰嘰喳喳”講話的,唱歌時“亂吼亂叫”的,做小動作的等等,課堂紀律難以控制,教師找不出任何原因,只能干著急,學生興趣降低,最后以不歡而結束這節(jié)課。
課堂管理是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教學能力之一,是實施課堂教學的重要基本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管理問題日益成為教學研究的熱門話題。它對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安定課堂秩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起著重要的作用。本人根據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形成獨特的音樂課堂管理。
1、凈:保持教室衛(wèi)生清潔,隨手清理垃圾,保護環(huán)境和公共財物
2、靜:在欣賞作品,教師講解時必須靜心聆聽
3、競:各班要從欣賞、演唱、識譜、表演、創(chuàng)作等進行比賽讓課堂活靈活現(xiàn),動靜結合
4、進:各班各小組通過能力的提升,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5、敬:尊重課堂、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心連心,手牽手
很多老師在平常聊天中說,學生怎么不喜歡我,上課無精打采,回答問題有氣無力,現(xiàn)在的孩子好難管?。∑鋵?,音樂老師也要反省自身,曾看到有老師一直以來不修邊幅,整個狀態(tài)看上去就是很想睡覺的樣子。老師的精神狀態(tài)直接影響學生的狀態(tài),老師的著裝打扮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審美,形象跟教學也有最直接的關系。比如∶我每次上課前,都要仔細打量自己,必須要求自己整潔大方,如果遇到上特色課,服裝應該跟上課的主題相符,然后適當的化點淡妝,保持整個精神狀態(tài)飽滿。這樣,我上課起來特別的興奮,學生注意力也特別集中,師生互動始終和諧。曾有一位科學老師說:學生的緊迫感來自老師的緊迫感。那么可以換句話說: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來自老師的精神狀態(tài)。
很多文化課老師設立小組合作,師徒結對方法。而音樂教師也可以借鑒,比如在創(chuàng)編《烏蘇里船歌》引子、尾聲、主題的情景中,我把全班分成三大組,引子組,尾聲組,主題表演唱組,引子組主要負責造型山川,綠樹,花樹倒影等背景,主題主要表演漁歌唱晚情景,學生邊深動的演唱主題旋律,邊配上肢體劃著槳。尾聲主要表現(xiàn)山谷回音,當領唱學生演唱“阿拉赫赫呢哪”集體學生演唱“阿拉赫赫呢哪”,聲音從強到弱,漸漸地回歸寧靜的港灣。再如:為了讓學生增強識譜能力,我運用了師徒結對,每一個小組按照優(yōu)、中、差組合,在每一節(jié)的不同時間點根據課的需要,進行識譜大比拼,小組勝出一等獎加5分,二等獎加3分,三等獎加1分。師傅教出徒弟,徒弟的識譜考試分數達到90分的,師傅加3分,80分以上的加2分。60分以上的加1分。在這過程中影響合作,有出現(xiàn)故意擾亂的扣除本人5分,師傅3分。有獎有罰,互幫互助,相互督促,學習氛圍甚是濃厚。
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寬松、自主、和諧、平等的師生互動關系,確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新型師生關系。在課堂管理中學生做到積極引導,變老師說教為學生自主學,多鼓勵孩子少批評,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用音樂魅力去感染學生,這樣漸漸形成“親其師而信其道”。
一堂成功的音樂課,“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滿足學生學習需要。而不是教學手段單一,方法死板,根本無法吸引孩子,長期就會對音樂課失去信心和興趣。老師只有巧設音樂課,先感染自己才能感染學生。
1.情景創(chuàng)設 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合乎實際的教學情境,通過語言描繪,圖畫再現(xiàn),音響渲染,扮演體會,等多種途徑,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2.肢體律動 采用多種手段與方法來幫助學生欣賞樂曲,在律動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紀律。比如:學習天鵝湖《場景音樂》時,我就要求全體同學跟我一起做芭蕾動作來體驗音樂,這時有些男同學羞羞答答,故意交頭接耳,左顧右盼,動作畏畏縮縮,我就借機說:“某某同學終于跳出了人生的第一支芭蕾,非常棒!我們大家都非專業(yè)人士,我們拼的是勇氣不是技能,此處可以有掌聲。”某同學聽了非常高興,完全放開手腳舞動起來!
3.巧設疑問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巧設問題,引起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比如:在欣賞《鱒魚》一課,變奏設問:主奏鋼琴使音樂情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是誰在和鋼琴對話?你看到了小鱒魚怎樣的形象怎樣的心情?變奏三設問:請你跟唱主題,別讓它溜走!主題的情緒變得怎樣?哪件樂器促成了這種氣氛?這一段使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理解音樂、感悟音樂。
總之,音樂課堂應該是音樂教師施展才華的陣地,是學生進行“美的體驗、美的探索、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成長”的樂園。音樂教師要根據教學對象與課堂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靈活的駕馭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保持愉快和諧的音樂課堂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音樂課堂變得有序、有禮、有趣、有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