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全面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反腐建設常態(tài)化、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等,這一系列的“常態(tài)”將以往的專項變?yōu)殚L期、持續(xù)性任務?!俺B(tài)化”的管理機制對各級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形勢下首先要擺正“心態(tài)”,才能適應“常態(tài)”。
擺正“心態(tài)”,就是要提高思想認識、認清形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制定了相應的常態(tài)化管理機制。實施“常態(tài)化”管理機制,推動工作任務進入長期性、制度化管理,使老百姓看到了國家為人民做出實實在在的變化,使懷有僥幸心理“蒙混過關”的某些干部無處遁形。
擺正“心態(tài)”,就是要加強理論武裝、求真務實。面對當下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我們的黨員干部必須要不斷的學習,豐富知識,吃透政策,精通業(yè)務。特別是基層干部,只有沉下心來,以實干家的精神,腳踏實地,為人民謀福利,才不會出現(xiàn)“充當貧困戶兒子”的丑相,讀“回爐班”的尷尬。
擺正“心態(tài)”,就是要強化自我約束、廉政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提出了“作風建設一直在路上”。對此,我們更應自我約束,克己奉公,自覺形成一種“不想腐”思想,營造一種“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大環(huán)境,真正做到廉政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