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樺
(常州市武進區(qū)洛陽高級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分析音樂課堂中的情感互動及學生體驗
王藝樺
(常州市武進區(qū)洛陽高級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針對音樂課堂中的情感互動及學生體驗進行分析,基于學生的實際音樂學習需求、音樂學習目標等予以教學設計,以期能夠不斷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在教師與學生情感互動的過程中,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
音樂課堂;情感互動;學生體驗
音樂課程教學中要善于關注學生的課堂情緒,靈活應變,從情感體驗的各個層面實現(xiàn)滲透,關注學生與音樂之間的交互,關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產(chǎn)生多種內在的情感互動活動,使學生能夠真正走進音樂的世界,體會音樂的無窮魅力。
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基于問題進行教學設計,將問題作為引導,使學生能夠跟隨著問題進行分析,步入音樂的世界中。
以高中音樂第六單元第十三節(jié)《拉丁美洲音樂》為例,如講墨西哥音樂“松”的歌舞曲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歌曲《美麗的小天使》,學生在聆聽的基礎上思考歌曲的情緒、歌詞的語言、歌舞曲伴奏樂器等問題;初步了解后教師再帶領學生看譜、唱譜,同樣給出歌曲的音階、演唱有何特點等問題讓學生思考,由此增加學生對這首歌曲的了解,深入體會具有墨西哥民族特色的“松”的歌舞曲的特點以及分析拉丁美洲音樂具有音樂文化融合的特點。
課堂溝通的過程,也是學生與教師交流的過程,而豐富多樣的課程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隨著教師的步伐,一同進行探究,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體會到音樂學習的快樂。音樂學習中能夠將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其他學科學習內容等融入到音樂課程學習中,真正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步入音樂的世界,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
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探析的過程[1]。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基于高中學生的實際性格特點、認知能力以及音樂學習需求等實施教學設計,構建互動型、生成性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模式[2]。傳統(tǒng)的高中音樂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僅僅組織學生自主欣賞、自主學習等,通過“灌輸式”的音樂課程教學模式,為學生介紹相關音樂理論等,學生的學習質量較差,學習興趣較低,不利于高中音樂課程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3]。
高中學生多比較喜歡各式各樣的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增加學生的話語量,實現(xiàn)音樂課程學習中的情感互動。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高中音樂《國之瑰寶——京劇》這一項內容中,教師則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組織開展小組探究活動。比如2名到4名學生可以劃分為1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相互做好分工工作,比如1名學生負責收集京劇的服飾,1名學生負責收集京劇的臉譜等等,學生可以借助計算機技術、雜志或者是圖書館等等,實現(xiàn)資料的搜集。
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所收集的內容予以展示,表示自己對京劇藝術的看法等。教師應注重學生體驗,強調京劇相關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在了解知識的基礎上模仿學唱京劇片段。另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競技活動,可以讓學生扮演角色來演唱,體會不同人物形象的不同演唱情緒唱腔特點等,讓所有同學打分,在競技中體會不足并獲得認同,從而實現(xiàn)對京劇的深入認識。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不同的臉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猜,最先回答正確的小組為優(yōu)勝小組等等。這些多種多樣的活動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chuàng)設生動的音樂課程學習氛圍。
音樂是一門情感類的藝術,音樂教學評價中,需要充分體現(xiàn)人文精神,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發(fā)展,在評價中使學生體驗成功,在評價中使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fā)展[4]。
首先,教師需要全面認識到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并且贊揚學生。比如教師可以在邀請學生演唱完成一個曲目后,以親切期待的目光注視他,面帶微笑,輕輕點頭,以示鼓勵;微微搖頭,暗示他糾偏補漏。
其次,教師需要適當應用積極的教學語言鼓勵學生,贊揚學生。比如可以通過“你掌握的知識真多!好棒!”“你在歌唱中節(jié)奏掌握得很好,再多注意一下情感的融入!”等話語進行評價。在鼓勵學生的同時,也不會挫傷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音樂課程教學評價中,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進行分層次評價,給予不同的評價內容。比如學習質量相對較差的學生,則以鼓勵與贊揚為主;學習質量相對較好的學生,則以促進進步與發(fā)展為主,使每一位學生均能夠在音樂課程學習中得到個人能力的提升。
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教育更是一門藝術。在高中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在明確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關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課程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通過以問題為引導,帶領學生步入音樂的世界;以活動為組織,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以及以評價促發(fā)展,彰顯音樂教育中人文精神等方式,使更多的高中學生能夠體會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在音樂課程中自由翱翔,感受音樂的豐富魅力,為音樂課程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以及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
[1]盛衛(wèi)紅.注重個性 立足過程 促進發(fā)展——新課程音樂課堂中的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研究[J].成才,2012,10(15):34.
[2]黃玲.互動,課堂的本質——小學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3(13):24.
G6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