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漢晉鄯善國社會經濟史研究述要

        2017-01-28 06:22:54劉源
        吐魯番學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鄯善西域文書

        劉源

        漢晉鄯善國社會經濟史研究述要

        劉源

        20世紀初塔里木盆地南緣尼雅、樓蘭等遺址相繼出土大批以佉盧文、漢文寫就的簡牘文書,其內容涉及古代鄯善國農牧業(yè)、紡織業(yè)、商品貿易、土地制度、階級關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為研究漢晉時期鄯善國社會歷史提供了廣泛而詳實的材料。隨著這些文獻資料研究的深入,圍繞樓蘭、鄯善與絲綢之路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諸多成果,通過對這些成果進行總結,鄯善國社會經濟史的面貌亦得以逐漸清晰。

        鄯善國絲綢之路經濟社會生活

        鄯善國為古代西域城邦國家之一,地處我國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緣,漢晉時期為中原王朝通西域南道之要沖,亦是古代東西方絲綢之路交通重要樞紐。隨著中原文化的西傳與西方文明的東漸,多地區(qū)民族文化于鄯善國交融,并深刻影響了鄯善國政治、經濟、文化方方面面。鄯善國史于傳統(tǒng)史籍文獻中所能尋覓之軌跡甚少,20世紀初期,西方探險家先后于我國新疆腹地樓蘭、尼雅、安迪爾等古城遺址發(fā)現(xiàn)數(shù)量龐大的來自中原與西方各類珍貴文物,同時樓蘭、尼雅等遺址出土大批以佉盧文、漢文寫就的簡牘文書,這批文書詳細記錄了公元3至5世紀鄯善國史事,尤其對古代鄯善國農牧業(yè)、紡織業(yè)、商品貿易、土地制度、階級關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均有詳實記載,成為研究漢晉時期鄯善國社會經濟的第一手資料。百年來,東西方學者結合考古發(fā)掘與出土文書就鄯善國社會經濟各方面問題進行的研究亦取得了頗為豐碩的成果,尤其近年國內學者對于記載鄯善國社會經濟簡牘文書的整理分析,結合考古與史籍文獻進行的對比研究,使?jié)h晉時期鄯善國社會經濟發(fā)展脈絡被不斷勾勒。

        一、鄯善國農牧業(yè)研究

        鄯善國自然環(huán)境相對特殊,其境內大部分地區(qū)為沙漠所覆蓋,但在西北部地區(qū)有兩條重要河流,即塔里木河與孔雀河。兩條河流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不斷改道,在羅布泊附近形成沖積平原,并不斷灌注羅布泊,塔里木盆地南緣的車爾臣河常年流經亦使鄯善國內自王城扜泥至且末地區(qū)形成部分綠洲。正是國內如此星羅棋布的大小綠洲,為鄯善國農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鄯善國農業(yè)在漢晉時期得到長足發(fā)展,論其要因在于中原王朝在鄯善國境內長期駐兵屯田,雖然該措施旨在實現(xiàn)對于這一地區(qū)的控制,但中原先進的耕作技術與生產工具的引進客觀上對鄯善國農業(yè)生產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王炳華在其論文《從考古資料看新疆古代的農業(yè)生產》①王炳華:《從考古資料看新疆古代的農業(yè)生產》,《新疆社會科學研究》1982年第10期(收入氏著《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1~284頁。)中較早公布并詳細介紹了今新疆若羌米蘭遺址、羅布泊地區(qū)的水利工程遺存,并對當?shù)赜跐h晉時期所開鑿的灌溉溝渠作了初步考證。陳躍則從水利灌溉、耕作技術、作物品種及絲路商貿推動等幾個方面重點論述了魏晉時期鄯善等國農業(yè)種植的新發(fā)展,作者指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西域各國農業(yè)整體穩(wěn)步發(fā)展之時,其地區(qū)發(fā)展差異已初顯端倪,經濟區(qū)域性特征日益顯著,這奠定了西域農業(yè)的分布格局②陳躍:《魏晉南北朝西域農業(yè)的新發(fā)展》,《中國經濟史研究》2012年第3期,第145頁。。

        鄯善國雖算作綠洲國家,但其北部大片地區(qū)為廣袤的沙漠地帶,當?shù)卣舭l(fā)量遠大于降水量,佉盧文文書常有精絕地區(qū)缺乏水源的記載,故而鄯善國農業(yè)種植帶有一定程度地方特征。王欣在《古代鄯善地區(qū)的農業(yè)與園藝業(yè)》中列舉了鄯善境內各遺址出土的作物如粟和糜子等源自中原的作物以及佉盧文書所載葡萄等作物,強調作物來源決定鄯善國農業(yè)與園藝業(yè)種植的基礎,并指出來自東西方各類作物造就了漢晉時期鄯善農業(yè)種植多元化的特性③王欣:《古代鄯善地區(qū)的農業(yè)與園藝業(y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年第3期,第77~90頁。。衛(wèi)斯著重分析鄯善國內各地葡萄種植與釀酒業(yè)的發(fā)展及管理狀況,認為精絕嚴格管理葡萄釀酒業(yè)的政治考量,系酒稅為當?shù)刂匾呢敹悂碓储苄l(wèi)斯:《從佉盧文簡牘看精絕國的葡萄種植業(yè)——兼論精絕國葡萄園土地所有制與酒業(yè)管理之形式》,《新疆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第66~70頁。。呂卓民、陳躍合作《兩漢南疆農牧業(yè)地理》結合考古資料重點對兩漢時期南疆各國主要農作物種植以及作物分布進行考察,據其研究認為彼時鄯善等國主要種植作物多仿中原五谷,但也因地制宜種植許多耐旱作物如黍、菽等⑤呂卓民、陳躍:《兩漢南疆農牧業(yè)地理》,《西域研究》2010年第2期,第53~62頁。。

        目前針對漢晉樓蘭鄯善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研究,學界普遍接受中原王朝在當?shù)卮罅ν蛪ㄒ约皾h地先進技術對當?shù)亻L足影響的觀點。如薛瑞澤以樓蘭、尼雅所出漢文文書為切入點論述漢晉中原王朝在鄯善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狀況,認為鄯善境內較為便利的灌溉條件以及中原王朝屯戍軍民的嚴格管理以及先進的技術是成就這一地區(qū)農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⑥薛瑞澤:《從〈樓蘭尼雅出土文書〉看漢魏晉在鄯善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中國農史》1993年第3期,第14~19頁。。同時亦有學者對于中原農耕技術在西域各地的傳播與影響提出質疑,殷晴便認為西域境內的農墾事業(yè)雖經中原王朝的大力開發(fā)經歷輝煌,但制約當?shù)剞r業(yè)發(fā)展一個因素便是生產工具落后,文獻與考古亦見各地農業(yè)耕作技術的先進與落后,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顯然未能在當?shù)氐玫狡毡橥茝V⑦殷晴:《漢晉時期新疆農墾事業(yè)的發(fā)展》,《西域研究》1991年第4期,第40頁。。

        可耕作之土地在鄯善國內十分珍貴,佉盧文文書中多有關于鄯善國土地制度的記載。錢伯泉曾就佉盧文書所載鄯善國內生產方式、土地制度及階級關系等問題予以探討,他認為鄯善國土地名義上皆屬國王所有,實則除王田外,多數(shù)肥美土地掌握在貴族、官吏手中,且其土地私有權受法律承認,并可以自由買賣,而鄯善國內自耕農的只占有小部分的土地,其需付高額地租去租種田園主的土地耕種①錢伯泉:《魏晉時期鄯善國的土地制度和階級關系》,《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92~97轉40頁。。李艷玲針對鄯善國私田的經營與管理問題指出鄯善國內私營農作物種植業(yè)生產以家庭和莊園、領地為經營單位,生產中存在雇傭、租佃等多種經營,且通過立法與調節(jié)以保障勞動力不足情況下國內農業(yè)種植的穩(wěn)定發(fā)展。但總體上,以鄯善王國為代表的西域綠洲國的農作物種植業(yè)生產依然實行粗放經營②李艷玲:《公元3、4世紀西域綠洲國農作物種植業(yè)生產探析——以佉盧文資料反映的鄯善王國為中心》,余太山、李錦繡主編:《歐亞學刊》第10輯,中華書局,2012年,第212~231頁.。

        鄯善國畜牧業(yè)研究以佉盧文文書為主要依托,王欣、常婧整理佉盧文文書并對鄯善國的畜牧經營,如王室專有畜群與平民蓄養(yǎng)的區(qū)分,御牧、廄吏等專管畜牧的職官設定,以及牲畜種類、來源與用途等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尤其指出鄯善國內牲畜雖實行分養(yǎng),但鄯善百姓所牧養(yǎng)和飼養(yǎng)的牲畜為皇家畜群的來源,牲畜和畜牧的征繳亦是整個王國畜牧業(yè)的基礎③王欣、常婧:《鄯善王國的畜牧業(y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7年第2期,第94~100頁。。駱駝在鄯善國內的蓄養(yǎng)與使用頗為特殊,不僅作為皇家運輸工具、坐騎,還作為各地稅源與貿易媒介使用,且就文書可見鄯善國內的駱駝亦行王室與平民分養(yǎng),據此張婧撰文就佉盧文文書中駱駝用途進行了專門分類,并指出駱駝于鄯善國內一方面是權力的標志,亦是擁有財富的象征,社會職能廣泛④張婧:《鄯善國駱駝用途歸類初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第137~140頁。。此外通過佉盧文文書的記載可見,相對于農業(yè)較為粗放的管理特征,鄯善國畜牧業(yè)擁有一整套完備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且國家頒布諸多法規(guī)針對牲畜之蓄養(yǎng)、牲畜類型及其用途,足見國家對畜牧業(yè)的重視。隨著絲路貿易的蓬勃發(fā)展與漢文化的傳入,東西方各農耕文明的確對鄯善國經濟影響甚深,但基于鄯善國境內環(huán)境之復雜,當?shù)剞r業(yè)自始至終并未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畜牧業(yè)仍為鄯善國經濟支柱。

        二、鄯善國紡織品及紡織技術研究

        鄯善國境內各遺址曾出土數(shù)量巨大且種類繁雜的紡織品,其中毛織品與絲織品為出土紡織品中數(shù)量最多且質地最為精美的織物,這反映出鄯善國紡織品生產工藝已發(fā)展至相當?shù)乃健[飞茋技徔椧悦徔椬顬橹饕?,至公?世紀以降絲織技術經由中原傳入鄯善國內。西域人民對于中原而來的絲綢十分癡迷,西域毛、絲紡織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工藝以及紡織品通過絲綢之路的引進與輸出。印度學者阿格華爾(R.Ch.Agrawala)于1953年發(fā)表《新疆出土佉盧文書中紡織品及服裝研究》⑤R.Ch.Agrawala,A Study of Textiles and Garments as Depicted in the Kharos?hi Documents from Chinese Turkestan,Bhāratīyā, Bombay,1953,pp.75-94.一文將佉盧文文書中所記載的絲、毛、棉、革等紡織品名目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類,并結合新疆各地考古資料對這些紡織品質地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考證。后來者集中對文書所記各類紡織品名稱進行專門研究,馬雍先生結合漢文史料對佉盧文文書所記名為“Ko?ava”的毛織物進行考證,指出該織物在古代漢語中應譯作“氍?”,其既指毛織物,亦可指代野蠶絲織物。馬先生還提出先秦時期西北有一名為“渠叟”的古代部落,其名亦可能來自“Ko?ava”一詞,足見該詞一名于先秦已出現(xiàn)①馬雍:《新疆佉盧文書中的ko?ava即“氍(毛)”考——兼論“渠搜”古地名》,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編《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第50~55頁(收入氏著《西域史地文物叢考》,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12~115頁)。。林梅村《公元3世紀的西域紡織物》重新釋譯并考證了佉盧文文書中各類絲、毛織物名稱與質地,這一研究十分重要,以往學者對佉盧文中的紡織品的釋譯總因其對紡織品認知之不足而出現(xiàn)理解偏差。林先生結合漢文史料與佉盧文、于闐塞語等語言資料對佉盧文書中的絲織品、毛、麻織物品名進行重新考釋,尤其文書中“varna?a”(波斯錦)與“nuta?na”(毛錦)兩個詞匯的破譯,使數(shù)件文書中提及應來自西方絲織品的品名得到合理解釋②林梅村:《公元3世紀的西域紡織物》,《西域研究》1998年第1期,第9~20頁(收入氏著《古道西風——考古新發(fā)現(xiàn)所見中西文化交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0年,第370~396頁)。。

        出土文物方面1959年至1960年在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以及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地出土一大批東漢至唐初的織錦、綺、絹、刺繡等絲織品,我國學者夏鼐③夏鼐:《新疆新發(fā)現(xiàn)的古代絲織品——綺、錦和刺繡》,《考古學報》1963年第1期,第45~76頁(收入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96~419頁)。與武敏④武敏:《新疆出土漢—唐絲織品初探》,《文物》1962年第7~8期合刊,第64~75頁(收入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66~469頁)。率先對這些絲織品的結構、質地、紡織工藝等問題作了分析研究,成為后來研究中原與西域絲綢貿易及我國漢唐時期絲綢工藝的重要參考。于志勇所作《樓蘭—尼雅地區(qū)出土漢晉文字織錦初探》對前人就樓蘭、尼雅等地遺址出土的文字織錦研究成果進行匯總,同時作者將1996年中日共同尼雅遺跡學術考察隊在尼雅遺址發(fā)現(xiàn)的多件文字織錦的制式與圖案結合以往在樓蘭、尼雅等遺址出土的文字織錦作了進一步探討⑤于志勇:《樓蘭—尼雅地區(qū)出土漢晉文字織錦初探》,《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6期,第38~55頁。。此文所列舉與對比的考古學、年代學及文字研究成果十分豐富,可看做是對20世紀以來樓蘭、尼雅等遺址所出文字織錦研究的階段性總結。李安寧對尼雅遺址一處東漢時期墓葬出土的藍印花布的質地、圖案紋飾結合當時的紡織技術、圖案風格進行了個案分析,指出該織物中女子形象以及馴獅等圖案為希臘、波斯藝術,且從印染繪制來看其有可能為波斯織造,并由粟特人傳入尼雅地區(qū)⑥李安寧:《民豐出土東漢時期藍印花布研究》,《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第27~30頁。。武敏則指出約從東漢起鄯善地區(qū)普遍存在毛紡織手工業(yè),但未必有專業(yè)作坊,依然屬于家庭副業(yè),且毛紡織技術與當時仍停留在原始水平,就出土所見絲、棉以及一些高檔毛織品武敏認為兩漢時期的西域尚無法生產,如當?shù)爻鐾恋臐h栽絨毯、毲織物多為經絲綢之路自內地與西亞傳入⑦武敏:《從出土文物看唐代以前新疆紡織業(yè)的發(fā)展》,《西域研究》1996年第2期,第6~8頁。。新疆地區(qū)在先秦時期已存在毛紡織,然其工藝的進一步發(fā)展一定程度而言是受來自東西方不同紡織技術的影響。據語言學研究釋譯,佉盧文文書中確有記載來自西方的各類紡織品,而這些織物品名的研究定義并結合出土文物進行分析亦使我們得以進一步探討漢晉時期東西方的紡織品貿易。

        關于中原絲綢以及養(yǎng)蠶技術在鄯善等國傳播的研究,季羨林先生在《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中曾就蠶絲傳入西域問題有所提及,他認為西域蠶絲由內地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域,通常以中原皇帝賜予絲織品給各國的方式傳入,并指出古代西域唯一養(yǎng)蠶的地方在和闐⑧季羨林:《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歷史研究》1955年第4期,第51~94頁。。林梅村先生對《大唐西域記》所載“嫁于闐東國公主把桑蠶種子藏在帽子里帶到于闐”的傳說故事進行了考證,并指出于闐所娶的東國公主應來自樓蘭,蠶種自中原傳入西域亦先至樓蘭,后傳入于闐并使其成為絲路養(yǎng)蠶植桑傳播中心①林梅村:《樓蘭公主與蠶種西傳于闐和羅馬》,《文物天地》1996年第4期,第12~15頁(香港《文匯報》1996年9月25日第8版轉載)。。劉文鎖、王磊則對絲織技術由絲路貿易傳入鄯善進行論證,并認為絲織品應于公元3世紀左右以中原王朝賞賜品等方式進入鄯善,而來自中亞粟特、大月氏等地的商人往來于中亞與中國內地之間途經鄯善從事絲綢貿易,技術或為此時傳入各地②劉文鎖、王磊:《論絲綢技術的傳播》,余太山主編《中亞學刊》第4輯,中華書局,2004年,第243~253頁。。張榮芳則指出漢代往來中原與西域的使者所攜帶絲綢已具貿易性質,鄯善與中原的絲綢貿易形式存在政府與專門機構主導、有政府官員參與的官方貿易以及民間胡漢商人往來販運的自由貿易③張榮芳:《論漢晉時期樓蘭(鄯善)王國的絲綢貿易》,《中國史研究》,1992年第1期,第23~25頁。。鄯善國作為絲綢之路交通要道,中西經貿皆匯集于此,從樓蘭、尼雅等遺址發(fā)掘出大量工藝來自東西方的絲、棉、毛織品以及玉器、玻璃制品等,顯示出鄯善國于絲綢之路貿易通道之樞紐地位。而往來于其間以絲綢、毛織品為主要販運對象的紡織品貿易,是成就此地商路繁盛的重要因素。

        三、鄯善國社會生活及相關問題研究

        佉盧文文書對于公元3至4世紀鄯善國內,尤其西境的精絕社會記錄相對完整。就文書所見精絕社會家庭、婚姻、婦女處境等問題均有較為清晰地呈現(xiàn)。薛澤瑞綜合鄯善故國境內出土的漢文、佉盧文簡牘文書針對漢晉時期鄯善國人的社會生活,如婚姻家庭、物產衣食、東西方文化于當?shù)氐膮R集等問題進行了相關探討,主張漢晉時期的鄯善國人實行大家庭制,而這種大家庭中重男輕女的情況亦較普遍④薛澤瑞:《漢晉間鄯善地區(qū)居民的社會生活》,《新疆地方志》1995年第1期,第49~50頁。。段晴則注意到佉盧文詞匯“kilme”(領地)中所包含的血緣聯(lián)系,并結合近年新出佉盧文文書內容,以“ogu”(奧古候)應為掌握部族人員脈絡之領袖而將其重譯作“家族長、部族長”,還指出鄯善國女子的婚姻亦可能嚴格受到部族長的安排⑤段晴:《薩迦牟云的家園——以尼雅29號遺址出土佉盧文書觀鄯善王國的家族與社會》,《西域研究》2016年第3期,第59~60頁。。關于鄯善國社會家族、部族問題以往之探討略有不足,雖然作者并未就此說作進一步論述,但其對家族與國家聯(lián)系的探討確為鄯善國基層鄉(xiāng)、戶聚落的構成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古代西域社會男女在家族、社會的地位以及法律、社會對女性問題的關注同中原地區(qū)一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隨著佉盧文文書研究的深入,亦陸續(xù)有學者對鄯善國女性生存狀況進行研究。阿格華爾最早著手對佉盧文文書所記鄯善國內婦女地位問題進行整理分析,通過對鄯善國內未出嫁女子、姊妹與母親、妻子、寡婦等數(shù)種身份的女性在鄯善國內社會生活的分類整理大致勾勒出魏晉時期鄯善國女性社會生活的部分面貌①R.Ch.Agrawala,Position of Women as depicted in the Kharo??hī documents from Chinese Turkestan,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Vol.28,no.4,1952,pp.327-341([印]阿格華爾著,徐燁、文俊紅譯:《新疆出土佉盧文簡牘所見婦女的處境》,達力扎布主編:《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8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29~238頁)。。張婧主要從記載鄯善國婚姻之事以及婦女問題的佉盧文文書出發(fā),針對婚姻聘禮、子女收養(yǎng)與過繼、土地、人口買賣、法律等幾個方面著重分析婦女在鄯善國社會所擁有的權利,進而指出魏晉時期西域南部地區(qū)的婦女在當?shù)厣鐣碛幸欢ǖ匚?,尤其在法律上,國家不但保障和維護其權利,甚至某種程度上給她們提供適當?shù)恼疹?,婦女們是當時一支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②張婧:《魏晉時期南疆婦女婚姻生活狀況研究——以佉盧文書為據》,《中華文化論壇》2014年第3期,第37~40頁。。此外文俊紅、楊富學近作《佉盧文書所見鄯善國婦女土地問題辨析》通過對一件記載鄯善國婦女買賣土地事宜文書的分析,進一步指出鄯善國婦女對土地享有一切權利,其可以將土地出租,并向耕種者收取地租,且婦女亦有可能成為戶主③文俊紅、楊富學:《佉盧文書所見鄯善國婦女土地問題辨析》,《石河子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第40~44頁。。同時亦需指出,雖然就文書所見鄯善國內女性地位相對而言有所提升,但鄯善國依然是一個父權治下的社會,女性依然為男尊女卑的觀念所支配。而通過對佉盧文文書記載的進一步引申,亦可管窺古代西域社會女性生存的總體環(huán)境。

        四、鄯善國社會性質研究

        自西漢元鳳四年(77年),樓蘭更名鄯善,至東漢時期,鄯善國逐步強大。鑒于東漢初年中原內政未修,對于西域之掌控不若往昔,地處西域南道的鄯善國不斷展開對周邊地區(qū)的征服,其逐步兼并了周邊戎盧、小宛、且末、精絕等國,并至曹魏時期同一并崛起的于闐國基本形成兩國稱雄西域南道的格局。魏晉時期的鄯善國作為雄踞西域南道之大國,其境內社會成分亦相對復雜,就佉盧文文書的記載來看,鄯善國內有著明顯的階級區(qū)分,以王室貴族與地方大員為主體的統(tǒng)治階級掌控著國內的行政、司法、經濟大權,同時鄯善國內亦存在大量奴隸、農奴,并伴隨著頻繁的人口買賣現(xiàn)象。趙儷生先生曾指出,受中原地區(qū)影響,魏晉時期鄯善國已進入封建社會,但當?shù)卮嬖谫I賣奴隸、買良為奴的情況④趙儷生:《新疆出土佉盧文簡書內容的考釋和分析》,《蘭州大學學報》1979年第1期,第62頁。。后亦有學者提出鄯善國在政治經濟結構、階級關系等問題上反映出其為奴隸制城邦的特征⑤吳平凡:《上古西域諸國也是奴隸制城邦》,《新疆大學學報》1984年第3期,第95頁。。關于鄯善國社會性質之爭亦成為魏晉鄯善國社會研究的重要議題。

        殷晴先生從人口買賣契約文書著手分析指出從公元2、3世紀開始塔里木南端綠洲國家社會經濟生活由奴隸制轉向封建農奴制,當?shù)厝丝谫I賣逐漸減少,同時通過市場貨物比價的變化,可見公元3世紀以后本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獲得發(fā)展⑥殷晴:《一件新發(fā)現(xiàn)的于闐語文書——兼析古代塔里木南端的社會經濟情況》,《民族研究》1987年第6期,第100頁。。錢伯泉通過多件佉盧文文書的分析指出魏晉時期的鄯善國奴隸的使用從王室官府到一般平民均十分普遍,而這一時期鄯善在進入封建社會的同時亦保留有奴隸社會的殘余⑦錢伯泉:《略談魏晉時期鄯善國的奴隸制度》,《西北史地》1986年第1期,第15~20頁。。殷雯亦從奴隸制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鄯善國的法律制度,認為鄯善國法律根本在于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維護私有財產。國王集行政、司法大權于一身者,其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同時亦結合本國具體情況立法,這亦使得奴隸的地位有所改善,如擁有財產,從事個體生產,此亦出現(xiàn)奴隸制向封建農奴制轉化的跡象①殷雯:《鄯善國法律初探》,《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87年第3期,第86~91頁。。

        與此同時一些學者亦堅持鄯善國仍為奴隸社會制度,如衛(wèi)斯從數(shù)件記載奴隸通過主人出賣自己土地之事的文書分析認為鄯善國內精絕地區(qū)普遍存在農奴社會制度,莊園奴隸雖擁有少量土地,但其出售時需經主人出面,以其不具備獨立人格,只有主人才能代表他們②衛(wèi)斯:《從佉盧文簡牘看精絕國的葡萄種植業(yè)——兼論精絕國葡萄園土地所有制與酒業(yè)管理之形式》,《新疆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第67~68頁。。陳國燦先生亦對佉盧文文書中數(shù)件涉及人口買賣的契約文書進行了整理,指出當時鄯善國內被販賣的人口主要集中于奴隸、非法劫掠之平民、俘虜以及逃亡者,陳先生以此認為鄯善國處于奴隸制社會發(fā)展階段③陳國燦:《略論佉盧文契約中的人口買賣》,《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第46~50頁。。

        對于上述兩類意見的爭論而言,事實上西域諸國于漢代以前便已進入奴隸社會,這一情況在目前各地遺址之中亦有所見,至漢晉時期隨著鄯善國同中原地區(qū)交往的不斷緊密,以先進生產技術為代表的漢文化不斷傳入西域,加之以佉盧文為代表的印度貴霜文明進入塔里木盆地,這兩種文明的傳入可以說從本質上改變了鄯善國本土文化,其社會結構與階級關系亦隨之復雜化。錢伯泉從鄯善國土地制度分析亦指出時鄯善國人中自耕農、佃農在進行耕作的同時需向國王繳納沉重的田稅和水費,負債之佃農雖往往淪為農奴,但其仍為國王子民,受法律保護,自身不盡受田園主支配④錢伯泉:《魏晉時期鄯善國的土地制度和階級關系》,《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95~97頁。。亦如楊富學、徐燁分析指出,佉盧文文書中所見被奴役和買賣的人并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奴隸,如“奴仆”、“私屬”、“佃戶”等,其身份相當復雜,不能簡單地與奴隸制社會中的奴隸相提并論。論者亦認為魏晉時期鄯善國社會制度之論較為認可的意見當是鄯善國所行系封建制度,但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奴隸制的殘余⑤楊富學、徐燁:《鄯善國社會性質再議》,《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第85頁。。

        五、結語

        傳統(tǒng)史籍文獻對鄯善國社會經濟發(fā)展之記載僅只言片語,20世紀初鄯善國境域諸遺址所出土大量漢文、佉盧文簡牘文書便成為研究漢晉鄯善國社會經濟發(fā)展與變遷之唯一文獻材料。對西域出土文書的研究與運用,濫觴于西方學術界,海外學者之研究主要集中于文獻資料方面。我國學者對出土文獻的研究與運用于上世紀80年代才陸續(xù)進行,通過三十余年的不斷深入探究,我們可見鄯善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內容得到了極大豐富,尤其關于農牧業(yè)、手工業(yè)、商品貿易、社會生活等內容研究的不斷深入,漢晉時期鄯善國社會發(fā)展之面貌得以逐漸清晰。

        此外應當指出的是,目前國內外關于鄯善國社會經濟之研究仍相對零散。出土文獻的運用,多集中于對佉盧文、漢文文書的整理與分類,仍缺乏對其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此亦造成一些文書訊息被忽略,而部分文書內容被廣泛引用,且存在被過度解讀的現(xiàn)象。樓蘭、尼雅等遺址所出佉盧文、漢文文書所記錄者多為當?shù)毓俜綑n案與民間賬目書信,這些文書所記錄之訊息雖龐雜而瑣碎,卻多相互關聯(lián),且集中反映漢晉時期當?shù)卣巍⒔洕?、法律、貿易及社會生活細枝末節(jié)。尤其隨著近年數(shù)件新出佉盧文文書得到釋讀并刊布,一定程度更新了以往對鄯善國社會歷史的認知。今后之研究亦當立足于對這些出土文獻內部關聯(lián)的不斷深入探索,結合考古與漢文史料進行對比與引申,在目前已大致勾勒出的鄯善國社會經濟發(fā)展框架下繼續(xù)拓展與細化,使鄯善國社會經濟史的構建成為可能。

        Summary of the studies on the Social economic history of Shan-shan kindom in han and jin dynasties

        Liu Yuan

        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a lot of Kharo??hī and Chinese inscriptions were ex?cavated in south margin of Tarim Basin such as Niya and Loulan site.Contents of these inscrip?tions involve many aspects of ancient Shan-shan Kingdom,including husbandry,textile indus?try,commodity trade,land system,hierarchy and social life.These inscriptions offering diverse and detailed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n social history of Shan-shan Kingdom in Han and Jin Dy?nasties.With in-depth study of these materials,many research achievements focusing on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Loulan,Shan-shan Kingdom and the Silk Road have been made.Sum?marizing these research achievements can mak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Shan-shan Kingdom clear.

        Shan-shan Kingdom;Silk Road;Economic;Social life

        (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猜你喜歡
        鄯善西域文書
        太行山文書精品選(17)
        《八月西域行印記》
        監(jiān)獄執(zhí)法文書規(guī)范探討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中“砲”類文書再討論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40
        從新疆鄯善縣洋海墓地出土木質火鉢探討火崇拜與拜火教的關係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散文詩(2017年15期)2018-01-19 03:07:52
        《西域圖志》纂修略論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
        漫話成語
        中國漫畫(2017年3期)2017-06-29 22:11:00
        祖逖聞雞起舞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av | 车上震动a级作爱视频|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久久久| 白白色青青草视频免费观看|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激情婷婷六月| 亚洲一级av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av一级片在线观看|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欧美| 熟女白浆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刺激的视频| 欧美狠狠入鲁的视频777色|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无码va在线观看| 激情丁香婷婷|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2018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片| 999精品全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大胆视频在线观看|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射死你天天日|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一区二区人妻乳中文字幕|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毛片| 91精品国产综合成人| 亚洲中国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男女猛烈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91一区二区| 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 大地资源中文第3页| 欧美自拍丝袜亚洲| 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